2025年辽宁省营口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C.玉雕作品翠玉白菜因其材质上乘,惟妙惟肖,富有创意而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D.看着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湿润了。

 

2、下列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迁(xí)          萦绕        而至(zhǒng)       垂珠联笼

B.涡(xuán)       枷琐       风雪途(zǎi)            轻歌曼舞

C.撺(duo)        帷幕       犬牙互(cī)             目眩神迷

D.诚(qián)       穹顶        雨腥风(xiě)          振耳欲聋

3、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侯(jiàng)       军士吏甲(bèi)     ##dot## 尉(dū)

B.门(jí)            可得而犯(yé)       ##dot## 驰(qū)

C.按(pèi)        ##dot## 者(náng)             (zhòu)

D.彀弓(nǔ)       持兵(yī)            ##dot## 乎(jiē)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经因为三打白骨精被师父赶回花果山。

B.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的《狗·猫·鼠》一文中,借小隐鼠的故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

C.“他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但是外表上仍然不脱孩子气。讲英语有点迟缓,但是相当准确”,这是《红星照耀中国》中对周恩来的描写和介绍。

D.《昆虫记》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丰富的生物知识:萤火虫常吃的食物是蚂蚁,它会像外科医生注射麻醉剂那样,把毒汁注射到蚂蚁身上……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词鉴赏。阅读《饮酒(其五)》,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说说“此中有真意”中“真意”的含义。

(2)本诗中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表现的颇为相似,请结合他们这两首作品说说其相似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兴尽晚回舟,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

(2)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大江流。 (朱敦儒《相见欢》)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_不觉船移。 (欧阳修《采桑子》)

(5)柴门何萧条,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6)________,终岁常端正。  (刘祯《赠从弟》)

(7)此物何足贵?________。  (《庭中有奇树》)

(8)________,可得永年。  (曹操《龟虽寿》)

(9)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 (高鼎《村居》)

(10)________,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已亥杂诗》)

(11)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以“________________”将景物与人事联系在一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伤别怀旧之情。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查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12分)

植物的意识

200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小城附近的树林里,一个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的树砸死。警察找不到这棵树倒下的原因,因为伐木尚未开始。有一位植物学家指出,这是树林在反击,树林里的树木不愿再受到砍伐,它们形成了一个警报链。伐木队一开进树林,这一报警链便活跃起来,最后有一棵树会以一种自杀行为对伐木工实行报复。这样的解释尽管让人费解,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每10万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伐木这一行当已经成为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植物还能感觉到温度的波动、重力、紫外线、地磁场和电磁场。植物根尖的某些细胞能分析土壤的质量、侦查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必要时还会给别的植物发一个信号,让它们往别处长。据报道,植物最多可“测出”22种参数。

植物也有脑,长在根部,称“根脑”。一棵黑麦有600千米长的根系和140亿条根须,根脑处理来自感觉器官和根尖细胞的数据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如果玉米的根发现土壤中有毒,在几秒钟内便会改变生长方向。

有意思的是,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诊断出”病毒感染,会分泌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原料——水杨酸。

植物的信号是溶于水的物质,它们随着植物汁水一起从下往上输送(比如从地下14米的根尖一直送到40米高的树冠)。作为个体,每一棵植株的智能不会很高,但植物善于发挥群体智能,也就是说,它们习惯于互相沟通。沙漠地区的植物在非常干旱的时候会发出人类听不到的超声波进行植株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研究者认为,植株根系间的信息传递受到土壤中真菌丝的支持和牵系,如果没有海洋的话,植株间的通讯网就像一个万维网。

植物是有意识的,但它们的意识没有人类的意识那么明显,所以被称为MC(微意识)。某些玉米品种用一种有意识的杀灭方法对付它们的第一号敌人玉米螟。只要有第一条玉米螟的幼虫啃咬某一植株,该植株便会进行唾液分析,确定敌人的种类,然后释放一种气味,向整片玉米地发出警报。其他植株纷纷响应,玉米地于是笼罩着这种气体,引来大群马蜂。马蜂在螯刺玉米螟虫茧时同时送进一枚卵,接着从茧内长出一只马蜂,关起门来吃掉玉米螟。最多两个星期,玉米地里所有的玉米螟幼虫便死于这场“血洗”。

种种研究和结果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伐木工被树木压死的原因正是树木的反击。

【1】依据文章第内容,用四字短语完成填空。(4分)

某一植株玉米被咬→   →其他植株引来大群马蜂→  

【2】说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如果玉米的根发现土壤中有毒,在几秒钟内便会改变生长方向。

【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明了植物意识?(分点概括,2分)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落红作泥,我读懂了生命的无私奉献;鲲鹏九万里而南飞,我读懂了舞台的广阔;力尽不知热的刈麦者,我读懂了生活的不易;南斯拉夫老妇礼葬烈士的义举,我读懂了生命的尊严、和平的珍贵……。

请以“我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准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④书写正确、规范,卷面整洁;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