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正确的一项是(   )

书法作品要想达到“翰逸神飞”,必须做到“神融笔畅”,其中“神融”是关键。这要求书者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其早年与晚年的书法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书法虽然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书法不能导向“技”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是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但这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A.中国书法重视情性,是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

B.书法要达到神妙境界,书者要有非常大的气度。

C.书者要格外重视情性上的修养,不必在“技”上投入太多时间。

D.书者可以通过研习哲学、陶冶情操、深化思想认识等途径“练意”。

2、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率尔而对曰”,孔子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其言不让”。

B.对冉求的回答,孔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也是讲的治理国家的大事。

C.孔子对曾皙的回答,喟然长叹,欣喜、自慰、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D.对四个弟子的回答,孔子很是满意,但对子路的不“知方”大为不满。

3、从修辞的角度审视,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夏虫也为我沉默。

D.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于是我转念一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②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③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会化为美丽的风景

④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

⑤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啊

A.④①③⑤② B.④③①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⑤②④③①

5、对下列语段中必须删去的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苏轼一生为官①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通通②皆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④影响,与辛弃疾一起⑤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⑥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直接描绘了赤壁的壮美景象,为秀丽无比的江山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后引起了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的情景,展示了他们的人情美;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处在理想受挫时用以疗治心灵创作的精神家园。

8、声声慢

(1)《声声慢》中使用了一连串叠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把词人内心的悲哀、孤独、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描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3)《声声慢》中写晚风寒气逼人,淡酒难敌,含蓄地道出了词人想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心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面对花凋花谢的感慨。

(5)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词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声声慢》中词人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凄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坚定地表明自己的信念的同时,也明确表明先贤崇尚美德是自己有此决心的原因。

(2)引用神话传说能够丰富诗词的意蕴。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赞扬开路者的神力和勇力。

(3)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借用刘备与良马的典故,追忆自己的戎马生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船和树为喻,表明自己遭受挫折后仍然乐观看待未来。

(2)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如果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那么天地不到一瞬间就已不同,紧接着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浴乎沂,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先进》)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 。(《大学之道》)

(5)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反思历史以讽谏当朝。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相似的写作意图。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黄庭坚

修水浓青,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苹。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

堪听。微雨过,媻姗藻荇,琐碎浮萍。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沁,山露佛头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从水写到树,第三句再以“翠光交映”带出水上的亭子,视角转换自然。

B.塘中荷花香色俱全,“渡”字将荷香动态化,“红妆”则以美人比喻荷花之艳。

C.雨中水草缓缓飘动,浮萍散碎,雨后白云满天,青山掩映,诗句充满了画面感。

D.这首词通过描写夏夜景物,在恬淡的意境之中,表达了词人内心对归隐的渴望。

【2】过片是词特有的章法,指上下片衔接之处,是词意承转的关键地方。“堪听”是本词的过片,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其承转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以汝为洗马,何不择人?”纲曰:“臣非东宫得言者。”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平京师,纲上谒,授丞相府司录参军,封新昌县公,领选举。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腾状显言,王坐免。俄而复留,下危惴。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翼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于是释歆,然犹贷诞也。

纲在东宫,太子建成尤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后太子浸狎亡赖②,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太子为立碑。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二十四》,有删减)

[注]① 何潘仁:在隋炀帝时因犯法逃亡,纠集亡命之徒,众至数万,自称总管。大业末年,何潘仁胁迫在鄠县隐居的李纲为义军长史。②亡赖:不务正业;不务正业的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B.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C.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D.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倡优:指古代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当中的优秀人才。

B.洗马:古代官名,即太子冼马,为太子属官,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唐朝为太子掌管图籍。

C.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辞官回家。

D.印绶:印,印信,指古代各种印章;绶,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常借指官爵。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纲认为太子身边的臣子有所为也应有所不为。唐令则身为左庶子,在隋朝太子杨勇的宴会上又弹乐器又唱歌,李纲认为太子会因此受连累。

B.李纲善于抓住问题关键。面对隋文帝的痛斥,唯独李纲出来辩解,说过错不只在于太子。

C.李纲原则性很强。齐王李元吉身为并州总管纵容手下四处掠夺,百姓不堪其扰。李纲劝谏而不得,便向唐高祖李渊呈递奏表说明情况。

D.李纲因要辞去职务而被唐高祖斥骂。唐太子李建成接触不务正业的人后,开始猜疑朝廷。李纲多次劝谏无果,便提出辞职。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

(2)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时候,中山国人酿的酒享誉天下。有个鲁国的酒店老板想得到他们的酿酒秘方,始终未能如愿。后来,他想方设法弄了些中山国的酒糟,用自己的酒浸泡,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

慕名来喝酒的人很多,品尝后都说是地道的中山国酒。有几个曾经喝过中山国酒的人也说同原先喝过的没两样。酒店越开越兴旺,天天座无虚席。

一天,中山国的酿酒师傅来到鲁国,听说这里也有中山国酒卖,就买来喝,刚呷一口,便吐了出来,苦笑着说:“这哪里是中山国酒?与我们的泡糟水一个味啊。”客人知道受骗,一哄而散。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