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世界的博物馆仍然认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唐代陶器与明代青铜器属于人类文明经久不衰的成就行列。
②与做人一样,他对待实验同样谨小慎微。他说:“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是要用来指导生产的,不能有‘差不多’等情况出现。”
③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婉然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④成长就是价值底线,成功只是锦上添花,然而一些人却得鱼忘筌。先有成长再有成功,这才是正常的顺序,而不是一味强调成功却忽视了成长的重要性。
⑤这个新建的小区,高楼林立,环境优雅,地上草坪泛着绿意,可是一些人贪图方便,行不由径,常常踩着草坪横穿而过,实在辜负了植草者的美意。
⑥他的这篇文章不落言筌,在不知不觉之中,将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与表面意义组合起来,极富艺术感染力和启发性。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 B.輮以为轮 C.假舆马者 D.君子生非异也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1)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3)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4)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
(5)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A. (2)(4)(1)(5)(3) B. (3)(4)(1)(2)(5)
C. (2)(5)(3)(4)(1) D. (3)(2)(5)(4)(1)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苛政猛于虎也
C.而刀刃者无厚 吾尝终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常以身翼蔽沛公
5、对白居易的《琵琶行》描摹琵琶曲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6、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白日梦”
①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做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②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③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做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④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⑥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
【1】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 “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 “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D. 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2】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 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 “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 “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B. 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C. 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D. 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8、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舟
揭傒斯
汀洲春草遍,风雨独归时。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鸦啼木郎庙,人祭水神祠。波浪争掀舞,艰难久自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中诗人乘坐大船在中流乘风破浪而下,感觉两岸青山快速后移;诗中景物化静为动,使静态的青山具有了动态美。
B.颈联写舟中所见所闻,在快速行驶的舟中,诗人观察细致入微,详细描写了岸上格外醒目的两个建筑。
C.尾联中的“艰难”既指乘船行路之难,也暗含着人生道路的不易,充分写出了诗人归途中的人生感悟。
D.这首诗前六句在诗人笔下处处是景,句句写景;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蕴含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2】整首诗围绕“归”字展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知道
B.不耻相师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代别人。
C.君子不齿 齿:次列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作《师说》以贻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得复见将军于此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其皆出于此乎 吾其还也
【3】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从全文看,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当前的教育实际来看,有何现实意义?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度过了特殊的春节,见证了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的全民动员。其中的思考、感悟、故事都值得我们好好珍藏、好好回味。同学们,想象一下十年后,你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爱人,甚至有了自己的孩子。回顾这段经历,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或者十年后作为一个成熟的公民的你,想对正在经历今天这一切的现在的自己说些什么。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