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C.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D.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认进来 “将”:助词,无义  ②我自有伴当烫酒  “伴当”:仆役

B.但有衣服 “但有”:只要有  ②出一两银子 “将”:拿出

C.团团寻了一日   “团团”:到处  ②彤云密布 “彤云”:浓云

D.①神明庇祐 “庇祐”:保佑 ②搠倒差拨 “搠倒”:推倒

4、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

风雨兴焉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④弃甲曳兵而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④⑤⑧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横峨眉巅   绝:断开

B.参历井仰胁息   扪:摸

C.上有六龙日之高标   回:回转

D.以手抚坐长叹   膺.:胸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梨花箱

李德霞

【一】

奶奶上山挖野菜,回来时滚了坡,两条腿就不能动了。

父亲把奶奶背到金先生家,金先生看过后说:人上了岁数不经摔,回家慢慢调养吧。调养得好,兴许能送个屎尿。

奶奶的腿,被金先生判了死刑。

父亲又把奶奶背回家。奶奶原来住西屋,父亲的腿还没迈上台阶,背上的奶奶就喊:雷劈的,西屋照不了多少日头,你想让我早点死啊!我住北屋!

父亲看看母亲,母亲说:就依娘。

北屋是倒炕,离窗户远。奶奶说:给我弄张床,我睡窗口那边。父亲和母亲吭哧吭哧从下房挪来那张老式木头床,摆在窗口前,铺好被褥,扶奶奶躺下去。奶奶很满足,很惬意的样子。奶奶似乎把支使父亲做这做那当成了乐趣,刚躺一会儿,奶奶又说:去,把我西屋那边的梨花箱搬过来。

梨花箱是奶奶的陪嫁品,梨木做的,上面画着一朵朵梨花,煞是好看。梨花箱里没啥值钱的东西,全是奶奶打了补丁、磨成毛边的旧衣裳。破归破,旧归旧,可一件件洗得干净,叠得齐整。父亲搬来梨花箱,放到奶奶够得着的地方。奶奶闭上眼安静地睡了。

吃饭了,父亲端来玉米糁子糊糊。奶奶爱吃煮烂了的土豆块,父亲就多捞几块沉在碗底。奶奶一看父亲手里的稀饭,脸一板叫:雷劈的,你要饿死我吗?我不喝稀的,吃稠的,我吃玉米饽饽!

父亲不敢还嘴,陪着笑端走稀饭。回到西屋,父亲一脸疑惑地对母亲说:咱娘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咋就不讲理了?

母亲边做玉米饽饽边说:昨天咱娘还活蹦乱跳的,一下子不能动了,换你,心里能好受?她不拿捏你拿捏谁?

母亲做好了玉米饽饽,父亲趁热给奶奶端过去。父亲搁下碗,扶奶奶起来,拉条板凳坐在奶奶床边。父亲想和奶奶好好说会儿话。

奶奶并不领情,瞪一眼父亲,凶巴巴地嚷:我吃饭,你看着,你让我怎么往下咽?几年的私塾白念啦?

父亲灰了脸,急急地走开。从此,父亲再给奶奶送玉米饽饽,搁下碗就走,他怕惹奶奶不高兴。

【二】

转眼,几天过去。父亲发现了新问题,回来对母亲说:咱娘一顿两个玉米饽饽,一天吃两顿,咋越吃越没精神头了?

母亲说:你快去请金先生来,可别憋出别的病来。

金先生来了,进去得快,出来得也快。金先生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眼神怪怪的。金先生说:老人是不能干活了,可不能亏了老人的肚子啊。

父亲一把掀开锅盖,锅里是照见人影的玉米稀饭。父亲涨红了脸说:我娘不喝稀的,吃稠的,我们匀出玉米面给她做饽饽,一天两顿饭,一顿两个饽饽,够壮劳力的伙食了,咋就亏了肚子?

那就好,那就好。算我没说。金先生讪笑着,走出门去。

父亲瞅着金先生远去的背影,啐口唾沫说:呸,医术不行,毛病不少。母亲说:要不,你后天跟队长请个假,送咱娘去镇里看看,千万别耽搁了。

【三】

第七天一早,父亲借来毛驴车,拴在大门口。母亲刚好蒸出了玉米饽饽,父亲端着热气腾腾的饽饽走进北屋,进门就说:娘,吃饭了,吃完饭我们带你去镇里瞧瞧。

没人应。

父亲往里一看,手一抖,碗啪地碎在地上,两个玉米饽饽滚到地上……

奶奶死了。

村里人都说,奶奶活着刚强,死也刚强,硬是没拖累父亲母亲几天。

出丧回来,父亲和母亲收拾北屋。挪开奶奶睡过的那张木头床,父亲一眼看见藏在床头下的梨花箱。父亲很懊悔,懊悔没把梨花箱随奶奶葬进坟里。

梨花箱打开,父亲和母亲惊呆了。里面没一件奶奶的旧衣裳,全是掰开晒干的玉米饽饽!

母亲含泪把饽饽拼了又拼,数了又数,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二十四个。母亲低声啜泣:咱娘,她是饿死的呀!

父亲抱着梨花箱,泪雨滂沱,长跪不起……

(选自2012年11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奶奶上山挖野菜,摔伤了两条腿,金先生看过后认为,如果调养得好,可以保命,但两条腿是治不好了。

B.父亲把奶奶背回家,奶奶要求住北屋,因为北屋的阳光好,奶奶怕死,所以想多晒一下太阳。

C.奶奶喜欢支使父亲,躺下来不久,就让父亲去搬梨花箱。梨花箱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奶奶看得很重。

D.第二部分三个划线句分别描写了金先生的动作、神态、语言,都含有“不尽之意”,给小说增添了悬念,使情节更曲折。

【2】第一部分中“奶奶”有哪些“不讲理”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要写“奶奶”的“不讲理”?

【3】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父亲抱着梨花箱,泪雨滂沱,长跪不起,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内容,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文中,作者荀子强调学习应当心思专一,否则就会像螃蟹一样,拥有很好条件,却最终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颇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诗人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他对大海的感受?诗人描写大海的顺序是什么?

2诗人描写大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B.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C.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D.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文中指楚、魏二国国君。

B.相国: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也称宰相、丞相。

C.金:指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后来为货币的代称。文中指钱财。

D.斗:中国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也指盛粮食的器具,酒器。文中指一斗米做的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赵括在被困之时,贪生怕死,只派出精兵锐卒作战,但最后还是被秦军射死了。

B.长平之战后,秦军又包围了邯郸一年多,几乎就要攻陷城池,等到楚国和魏国的救兵来了,秦军才离去。

C.廉颇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他。等到他被重新任用为将军,门客们又回来了。廉颇就生气地把这些趋炎附势之徒赶跑了。

D.赵使者因为接受了郭开的贿赂,所以在见过廉颇之后,回报赵王时说的话完全不符合其见到的实际情况。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2)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生活中,短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日常叮咛、短信投票、节日祝福、天气预报、保健信息、新闻广告、赈灾捐款、垃圾笑料……

请自选角度,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短信现象的看法。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