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侯:爵位,又称封爵、世爵,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C.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D.旋:不久,文言文中有大量表示很短时间的词如:顷刻、倏尔、无何、未几、期年、少顷。

2、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尝见全牛也 B.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C.因其固然 D.视为止,行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B.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C.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D.我们主张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贡献与索取一致的观点,并不是主张把人生的价值仅仅归结到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向社会的索取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今我国高考移民现象依然严重,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方参加高考的人数、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严重差异造成的。

B.近年来,在台州市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服务效能提升,把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通借通还,举办读书会等活动引导全民阅读。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抖音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三年前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孩子是很熟悉的。

5、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去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

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

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大不了小伙子下一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

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

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

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气了。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可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妖精似的!”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

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走不了啊!烦不烦啊!”

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受不了了,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

声音很快平息下来,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

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

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瓜,和她计较什么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设计了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等人物,很充分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在短小的篇幅里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B. “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可是“我”自己也说出了不冷静不得体的最后一句话,并因此而受了伤,说明“我”也是个道德素质水平不高的人。

C. 小说以沉重的语调叙述,文字间饱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担忧。使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不自觉地思考原因和反思自我。

D. 小说段落短小,这种写法不仅可使叙事节奏加快,而且有利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适应不同人物的描写需要。

2小说中“我”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多余一句话”是指什么样的话?请简要说说出现“多余一句话”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7、依据原文填空。

(1)《荷塘月色》中从整体写荷叶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________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是诗人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

(4)苏轼在《赤壁赋》中以“白露横江,_________”两句描写月出后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5)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名句表达万物看似流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_________,而未尝往也”。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人生如梦,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于是会情不自禁的洒酒祭奠。

(7)杜甫《登高》集中表现夔州秋天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①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②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初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间,后官至礼部尚书。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割据时期。②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和他的表弟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虽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但两人感情深厚,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彼此。

B.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相逢时的神情变化,细腻传神。

C.“语罢暮天钟”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顾不上天色的变化,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

D.本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以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再现了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仆固怀恩纵兵掠并、汾属县,帝患之,以郭子仪兼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镇河中。怀恩诱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入寇,朝廷大恐。帝问计所出,对曰:“无能为也。怀恩本臣偏将,虽剽果,然素失士心。今能为乱者,诱思归之人,劫与俱来,且皆臣故部曲,素恩信结之,彼忍以刃相向乎?”帝曰:“善。”虏寇邠州,先驱至奉天,诸将请击之。子仪曰:“客深入,利速战。彼下素我,吾缓之,当自携贰。”因下令:“敢言战者斩!”坚壁待之,贼果遁。

永泰元年,怀恩尽说吐蕃、回纥、党项等三十万,掠泾、邠,京师大震。于是帝急召子仪屯泾阳,军才万人。比到,虏骑围已合,乃使李国臣、高升、魏楚玉各当一面,身自率铠骑二千出入阵中。回纥怪问:“是谓谁?”报曰:“郭令公。”惊曰:“令公存乎?怀恩言天可汗弃天下,令公即世,中国无主,故我从以来。公今存,天可汗存乎?”报曰:“天子万寿。”回纥悟曰:“彼欺我乎!”子仪使谕虏曰:“昔回纥涉万里,戡大憝,助复二京,我与若等休戚同之。今弃旧好,助叛臣,一何愚!彼背主弃亲,于回纥何有?”回纥曰:“本谓公云亡,不然,何以至此。今存,我得见乎?”子仪将出,左右谏:“戎狄野心不可信。”子仪曰:“虏众数十倍,今力不敌,吾将示以至诚。”左右请以骑五百从,又不听。即传呼曰:“令公来!”虏皆持满待。子仪以数十骑出,免冑见其大酋曰:“诸君同艰难久矣,何忽亡忠谊而至是邪?”回纥舍兵下马拜曰:“果吾父也。”子仪即召与饮,锦彩结欢,誓好如初。因曰:“吐蕃本吾舅甥国,无负而来,弃亲也。马牛被数百里,公等若倒戈之,若俯取一芥,是谓天赐,不可失。逐戎得利,与我继好,不两善乎?”会怀恩暴死,群虏无所统一,遂许诺。吐蕃疑之,夜引去。子仪遣将白元光合回纥众追蹑,大军继之,破吐蕃十万灵台西原。

(节选自《新唐书·郭子仪传》)

1下列句子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下素我,吾缓之  惧怕 B.存,我得见乎  确实

C.锦彩结欢,誓好如初  赠送 D.公等若倒戈之,若俯取一芥  攻击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皆臣故部曲,素恩信结之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弃旧好,助叛臣,一何愚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C.逐戎得利,与我继好,不两善乎   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D.破吐蕃十万灵台西原   架梁之椽,多机上之工女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子仪沉着冷静。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威胁,郭子仪指出敌方首领是叛将,不得军心,作乱的多是自己原来的部下,自己曾经与他们有恩信,他们不会锋刃相向。

B.郭子仪声望极高。回纥人得知郭子仪在军中,极为吃惊,他们因为听信仆固怀恩的话,以为皇帝和郭子仪已死、中国无主才出兵的,不然的话不会参与这场叛乱。

C.郭子仪胆识过人。为示以诚意,让回纥人相信自己还活着,郭子仪不顾左右劝说,孤身深入敌营,与之痛饮叙谈,又派人送来罗锦,得到了回纥人的信任,欢好如初。

D.郭子仪审时度势。他指出吐蕃背信弃义,回纥军队如果倒戈一击,既能得到极大的利益,又能与唐朝续结盟好。回纥军队听信他的建议,与郭子仪军一起大破吐蕃军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0、请以“风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的见闻和感受。

要求:主题积极健康,有文化内涵;写现实生活,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