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广开言路

C.轻赋省刑

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2、下面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

年份

1988年

1992年

1996年

1997年

个体工商户(万户)

1452.7

1533.9

2703.7

2850.9

从业人员(万人)

2304.9

2467.7

5107.1

5441.9

——根据《中国经济史》整理

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     

A.城乡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强

B.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C.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

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3、据宋濂《元史》记载“国家疆理之大,东渐西被。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通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这一现象反映了元朝(     

A.中央集权的日渐衰微

B.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C.驿路交通网较为发达

D.行政区划有重大的创新

4、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     

①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深        ②使生产过程成为一个各国联系的整体

③助推各国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为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为集中力量对德作战以取得战争胜利,苏联将自己布置在远东地区原用于防范日本的数十万兵力调回西线,日本在此时没有趁机进攻东线防守松弛的苏联,最主要的原因是(       

A.日本陷入中国战场巨大泥潭无力抽身

B.日本对苏联心存畏惧感不愿此时进攻

C.日本担心受到反法西斯同盟军事阻挠

D.日本在中国正面战场遭受到沉重打击

6、隆庆元年,月港开禁,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向政府提起申请,申请书上要注明商人的姓名、年貌、户籍、住址、贩运货物的种类、数量、船只大小以及将要前往的国家和回销日期等,核对备案无误之后,商人交纳引税,由官员发给商引。这一制度

A.规范了民间外贸行为

B.强化了传统抑商观念

C.冲击了朝贡贸易体系

D.提高了中外贸易效率

7、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五月开始大兴土木改建新宫。新建的天国皇宫分内外城、苑囿,外城叫太阳城,内城叫金龙殿,苑囿叫后林苑。这说明太平天国(     

A.领导集团封建思想浓厚

B.在军事上达到鼎盛

C.缺乏科学思想理论指导

D.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虎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形。其产生的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难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9、秦朝前期,每有大政,必下群臣廷议。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由此可见,秦朝的廷议制度(     

A.有利于提高国家决策的合理性

B.提高了儒生的政治待遇

C.反映出中枢权力实现相互制衡

D.强化了秦中央集权体制

10、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等十个曲目组成的大型音乐作品是(       

A.《梁祝》

B.《黄河大合唱》

C.《长征组歌》

D.《红旗颂》

11、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思想。这一研究成果(     

A.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B.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变化规律

12、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发展,掀起了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涌现出了《朔方备乘》《康輶纪行》等一大批代表作。这一时期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反映出(     

A.清中叶以来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

B.中西间史学观念的融合加深

C.康雍乾年间边疆危机的不断加深

D.近代史学家强烈的忧患意识

13、春秋战国时期,“夷夏之防”已不再被强调,这一时期有关夷夏关系的记述也逐渐侧重言语、饮食、风俗等民族差异问题。这一现象反映出(     

A.华夏认同观念日渐增强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中华文化显现多元特色

D.华夷间政治联系日益密切

14、1933年6月,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总指挥、方振武为总司令,率部北上抗击日军、伪军。连克康保等县,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这支抗日军队应为(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抗日同盟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国民革命军

15、南宋都城临安万物汇集,各行各业热闹非凡。相同的行业,往往集中于一条街巷之中,以致于这些街巷有了类似今天的“珠宝巷”“米市巷”等称谓。这反映了(     

A.门第观念淡化

B.小农经济瓦解

C.人身控制加强

D.城市商业繁荣

16、新石器晚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一个由许多石块和陶片组成的S形动物,头部的位置摆放着一个野猪的头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的“玉猪龙”;仰韶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一个墓室中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放的龙虎图案。这反映出该时期(     

A.礼文化开始形成

B.宗教色彩浓厚

C.中华文明的特点

D.手工业的产生

17、1878年,李鸿章筹建上海织布局。1880年,织布局进行改组,由龚寿图专管官务,郑观应专管商务,订立章程,并广募股金。1891年,织布局在免纳税厘的优惠政策下,连年获利。这段材料反映出(     

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   ②近代中国已经出现股份制企业

③政府政策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④洋务新政实现了“求富”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以下为一位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中枢机构演变示意图,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9、一条鞭法施行后,明神宗始设矿监税使,征收矿税和其他杂税,但在皇帝的直接授命下,其税收“袛充皇上私藏,而未曾镏铢佐国”,由此可知,该官职的设置(     

A.延续和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

B.具有近代资本主义色彩

C.冲击了国家财政的常规收入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A.扩大巡视御史权力

B.提升监察制度效能

C.形成独立监察体系

D.实现地方吏治清明

21、1983年,农村开始出现许多新经济现象,如承包大户、雇工、长途贩运、个人购置农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机具、私人开办工商业、农民外出打工等。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择业观念的变化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22、西周和春秋时期,“相”为礼宾之官。战国时期,“(相)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相”的变化反映出(     

A.贵族政治的确立

B.君主集权的增强

C.选官标准的提高

D.等级制度的消亡

23、如表鸦片战争前后民夷冲突统计表(部分),表中所述现象(     

 

夷人肇事

国人肇事

中英冲突

群体性冲突

战争前

9

2

6

0

占比

81.8%

18.2%

54%

 

战争后

2

14

16

8

占比

12.5%

87.5%

100%

50%

A.充分说明民众固守传统的华夷观念

B.凸显了民众的国家认知与民族情感

C.反映了晚清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

D.揭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24、汉代以来儒法互补、霸王杂之的治理思想,奠定了传统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下列主张与之相符的是(     

A.“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B.“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

C.“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

D.“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意义

(1)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2)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有助于解决未来⑩__________

26、影响

(1)触犯了资产阶级和___________的利益,引起英国国内关于“王在法上”还是“___________”的争论,引起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

(2)查理一世继位后,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___________的爆发。

27、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揭露了________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出“________”的民主思想。

28、怎样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立足于________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______的优秀传统,汲取________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_________,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即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29、中国

(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______统治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______是主要生产方式。

(3)科技:非常落后。

(4)军事:作战能力低下,武器主要是______

(5)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激化,各地______此起彼伏。

30、 西方文官制度的作用:弊端:没能触碰________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________习气和________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31、在这种背景下,_______年8月,_______接连三次电邀______________举行和平谈判。

32、聚焦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在下列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A.辽阳行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驻藏大臣E.修筑长城

F.西域都护府G.雅克萨之战H.台湾府I.伊犁将军J.安西都护府

33、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与11国侵略者签订《________》。

34、________高僧________在贞观初年西行天竺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国际关系又称国际政治格局受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应怎样认识冷战?

(2)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今天,分析中国奉行不结盟外交的意义

(3)分析导致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6、简答题

请列举出近代资产阶级受罗马法影响而制定的维护自己利益的几部法律。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

 

38、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和意义是什么?

39、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