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1650一1990年的各地区占世界人口比例变化表,结合表格与所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 欧洲 | 美国与加拿大 | 拉丁美洲 | 大洋洲 | 非洲 | 亚洲 | 总计(%) |
1650年 | 18.3 | 0.2 | 2.2 | 0.4 | 18.3 | 60.6 | 100 |
1750年 | 19.2 | 0.1 | 1.5 | 0.3 | 13.1 | 65.8 | 100 |
1850年 | 22.7 | 2.3 | 2.8 | 0.2 | 8.1 | 63.9 | 100 |
1900年 | 24.9 | 5.1 | 3.9 | 0.4 | 7.4 | 58.3 | 100 |
1950年 | 23.0 | 6.7 | 6.3 | 0.5 | 8.8 | 54.7 | 100 |
1990年 | 15.0 | 5.0 | 8.5 | 0.5 | 12.0 | 59.0 | 100 |
A.近代亚洲人口整体减少
B.欧洲医药科学发展迅速
C.大洋洲人口总量波动较小
D.拉丁美洲生产力进步显著
2、19世纪 60年代,因为社会的大破坏,国家税收的减少,大量人口的丧失,故清政府无力主持社会的重建工作,地方社会随即发挥了非凡的动力,诸如慈善、治安、防卫、宗教等工作,社会便在此种动力的推动下得以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
A.中央集权力量削弱
B.地方自治形成完整体系
C.清廷统治土崩瓦解
D.清廷积极推动地方自治
3、2023年3月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东周时期后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州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器风格独特,其中带耳陶罐(如图)等器物与内蒙古的东周墓葬出土器物相似。这( )
A.印证了东周文明起源于山西朔州文化
B.说明内蒙古文化领先于山西文化
C.表明中华文化起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D.体现出区域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
4、晚清政府制定《奖励章程》奖励留学生,其中规定:凡从外国正式高等学堂以上学堂毕业的留学生,回国后参加政府考试,考试列入最优等的给予进士出身,列人优等及中等的给予举人出身,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这一举措( )
A.一定程度上顺应近代化要求
B.反映了科举制的强大生命力
C.反映了国内新式教育的匮乏
D.说明清政府放弃了思想控制
5、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赐命礼等伦理定位与价值操演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精神信仰,进而凝聚成“一心辐揍”的价值思维,将王室与诸侯持为一个政治实体,建构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的政治结构。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
B.国家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增强
C.贵族统治秩序开始确立
D.原始民主制遗存依然发挥作用
6、据下图可知,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社会保障( )
A.推动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B.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覆盖面比较广而且日渐完备
D.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家纳税
7、1975年陕西岐山出土了西周中期裘卫家族的一批青铜器,其中《三年卫盉》铭文记载了裘卫用玉器和礼服,换回矩伯“十三田”土地之事。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的松动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
D.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8、《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决,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这表明《大宪章》( )
A.强调国王权力神圣不可侵犯
B.注重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C.使英国进入君主立宪制时期
D.为近代公民权观念奠定基础
9、对如表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
1913-1937年苏联(俄国)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 1913年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
工业生产总值 | 5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5 | 10 | 7 | 4 | 3 | 2 |
煤炭 | 6 | 6 | 4 | 3 | 4 | 3 |
钢 | 5 | 5 | 5 | 4 | 3 | 2 |
①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推进 ②合理工业结构的良性循环
③经济危机的历史机遇 ④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图1、图2可用于说明此时期美国的农业生产( )
图1 美国农场劳动力总数变化 图2 美国农业机械使用变化
A.率先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严重缺乏劳动力
C.推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D.技术领先于世界
11、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问题,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干部档案复原图册
B.北洋政府任命官员的逸闻趣事
C.有关清朝留学生选官制度的历史故事
D.《国民政府公报》关于文官考试的原件
12、周幽王宠爱褒姒,废掉了原配申后及其子宜臼的太子位,而以褒姒及其子取而代之。被废的宜白不得已出奔其母舅之国申国。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于骊山下。据此,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周幽王( )
A.实行内外服制
B.推行了分封制
C.破坏了宗法制
D.强化礼乐制度
13、“两税法之所以从唐朝开始延续使用八百年之久,是因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以下史实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取消了一切杂税和杂役
B.按照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C.以资产为主要征税标准
D.保证农民有充足劳动时间
14、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中央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
C.行省官员有名无实
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15、如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其中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这一变化年平均数( )
A.根源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过少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体现了中国商品强大的竞争力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16、下图所示为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陆续设立的九边重镇。据此可知,九边重镇( )
A.凸显明朝民族政策的灵活性
B.始终是维系边防安定的关键
C.与唐代的藩镇性质极为相似
D.在王朝治理体系中地位重要
17、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一方面没有屈服于外国列强的恫吓而承认《南京条约》,而是主张平等往来;另一方面又因宗教形式相同而把西方列强称为“洋兄弟”,表示外国侵略者可“自由出入”及“货税不征”。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B.幻想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对外政策进步与局限并存
18、抗战期间,漫画家丰子恺在长沙街头看到一群小孩在公众阅报处阅读“我军大捷”的消息,创作了《儿童与捷报》的漫画,右下角的落款是“廿七年儿童节”该漫画可用于研究
注:民国时期的儿童节为4月4日
A.局部抗战时期民众抗争
B.台儿庄战役产生的影响
C.敌后战场儿童关心国事
D.抗战胜利时民众的心态
19、居于浙江的白居易曾作诗:“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辅兴坊,以做胡麻饼闻名)无”。胡麻饼技艺的传播,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彻底完成
B.唐代饮食文化多样化
C.民族融合促进民间交往
D.南北饮食结构的趋同
20、公元7世纪中叶,日本效仿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打上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唐风时代”。此次改革是( )
A.倒幕运动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宗教改革
21、13世纪,北德意志地区出现著名的城市同盟——汉萨同盟,其鼎盛时期拥有160多个自治城市,且配备武装和金库。该同盟垄断了波罗的海地区的贸易,实力雄厚,但组织十分松散。这反映了( )
A.城市自治的潮流
B.德国王权的强化
C.封建割据的加剧
D.城市国家的出现
22、有学者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书体时说(它知道稍纵即敛,那样的克制与放纵--克制是放纵的克制,放纵是克制的放纵。亦有飒爽之姿,亦有缠绵之态,点染之余,只觉得生活是这样小桥流水、绿雪诗意。”该学者所述的书体是( )
A.篆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23、2021年,习近平宣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是( )
A.科学技术不断突破
B.经济体制改革
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D.社会主义制度
24、1688年8月,在巴黎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对牛顿的匿名书评,它语带讥诮,夹杂以夸张的赞扬,认为万有引力定律带有随意性,牛顿力学不能够作为建构真正物理学的基础。此文颇为粗糙,却发表在与法国皇家科学院关系密切的刊物上,不免令人诧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理性精神催生科学革命
B.自然科学受到重视
C.“光荣革命”影响法国
D.思想启蒙任重道远
25、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①第一阶段:5月4日开始,中心在________,主力为________
②第二阶段:6月初开始,中心在________,主力为________
(3)口号。
(4)结果:取得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性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________的革命运动。
(6)各阶层的作用学生——先锋,________——主力军
(7)意义:
①标志着________开端。(依据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②促进了________的传播,为________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________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6、亚洲的觉醒:
(1)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国大党”。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发了孟买10多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这次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2)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伊朗为___________________。
(3)1911年,中国爆发的___________________,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
27、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环境污染 | 城市____遭严重污染,还出现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 |
贫富分化 | 巨大的社会财富聚集在____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
交通拥堵 | 随着城市的发展,私人汽车的普及,____成为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普遍问题 |
发展中国 家的城市 化问题 |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同样经历了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____、交通拥堵、____等问题,且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
28、由于________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的指导,没有________的领导,不可能冲破________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29、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______”
30、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各异
(1)原因: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2)表现
①在美国和_______,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所谓的保留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②在_______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没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_______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只有在________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的半数。
31、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1)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______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______迈进。
(3)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划设东海______,执行钓鱼岛维权斗争、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有效进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______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3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小麦和水稻
小麦后来在美洲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18世纪中期,____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33、东南:
(1)________年________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2)日本早就想占领中国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因________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通过________壮大了国力的日本,趁机出兵朝鲜,且在牙山口外________偷袭清朝运兵船。
(3)________年8月,________战争爆发。
(4)9月,清军在________大败。
(5)同月,在________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致远舰管带________、经远舰管带________率部英勇奋战,最终与舰同沉。此次海战中,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战后,李鸿章发出“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了________。
(6)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________军港,________舰队覆灭。
(7)清政府派________到日本________与日本政府议和,被迫签订《________》,承认________独立,割让________、________全岛及________附属各岛屿、________给日本,赔款________白银,增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________。
(8)《________》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________的深渊。
(9)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________的破产。
(10)________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抗争
A.从1895年5至10月,台湾________与以________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B.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________
34、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古典希腊文化
(1)古典时代: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____”,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2)成就
类型 | 代表 | 内容影响 |
哲学 | 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____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
____ | 他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 |
亚里士多德 | 柏亚里士多德是一位“____”,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和诸多科学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 |
文学 | 《____》 | 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
戏剧 | 悲剧和喜剧 | 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
雕塑 | 《掷铁饼者》 | 雕刻家米隆的作品,此作品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
建筑 | 帕特农神庙 |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
史学 | 《____》 | 希罗多德的这部作品,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
35、秦朝时期管理少数民族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6、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整体和发展中国家是如何发展的?
37、进入21世纪的中国外交政策和成就是什么?
38、工厂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39、民族语言地位上升的表现和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