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又记载冒顿单于:“行猎鸟兽,有不射鸣镝所射者,辄斩之。”《汉书》记载:呼韩邪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后汉书》记载十六国时期,“南单于既内附,兼祠汉帝”。材料说明( )
A.匈奴政权日益封建化
B.匈奴贵族生活奢靡
C.边疆地区逐渐被开发
D.游牧民族南下频繁
2、据史书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河(今西辽河上游)而东,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 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 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史书描写的民族建立的制度为( )
A.猛安谋克制
B.南、北面官
C.行省制
D.四等人制
3、1963年8月 28日,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跟这个梦想有关的社会运动是( )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妇女运动
C.学生运动
D.黑人民权运动
4、严复认为洋务运动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虽“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实收其效”,其根本原因是“民力已尔,民智已卑,民德已薄”。据此可知,严复旨在
A.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进行政治变革以求救亡图存
C.指出洋务运动阻碍中国近代化
D.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5、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上山遗址最早距今1万年左右。考古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的文物有约80件陶器,大多数器型为大口盆。考古学家发现了几片夹碳陶片,并在陶片表面和胎土中,发现了许多稻壳和稻壳的印痕。遗址还出土了石磨盘和石磨棒组合、石锛和石斧。下列关于上山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 ②有大量的粮食剩余
③已经培植水稻 ④处于定居阶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又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著作是( )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社会契约论》
7、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苏区发行不同面值的纸币、银币和铜币,即“苏币”。折价收兑国民党区域银行货币,私人钱庄、商铺土杂钞一律取缔。“苏币”发行旨在( )
A.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打击地主商人的封建剥削
C.遏制经济危机波及到苏区
D.反击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接收了之前存在的各类国、私立中小学和大学,转为公办学校,统一教材、教案并建立考试制度。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动教育在全国的普及
B.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C.回应教育现代化的诉求
D.巩固近代教育发展的成果
9、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名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
A.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10、1273年8月,元朝政府规定:“凡买卖头匹、房屋一切物货,须要牙保人(行铺交易中的经纪人)等与卖主买主明白书写籍贯住坐去处,仍召知买卖主人或正牙保人等保管,画完押字,许令成交,然后赴务投税。”材料可用于说明元朝( )
A.积极推动各民族交流交融
B.重视经济行为的契约规范
C.市场经济行为逐渐秩序化
D.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占主导
11、清朝奏折制度,拥有具奏权的地方督抚,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大事,整个过程是单线联系。某个大事决定前,其实皇帝已经有了主意,所以,中央部臣讨论往往流于形式,部臣的反对意见也基本无效。由此可见,奏折制度的运行( )
A.制度异化,容易任用奸佞
B.加强君权,削弱部臣权力
C.制度规范,政务运行通畅
D.提高效率,中枢决策快捷
12、1793年雅各宾派颁布了三项土地法令,规定出售小块土地,分10年付款,扩大了土地出售的规模,使小农购买土地成为现实,从而巩固了小农经济。正因如此,至19世纪上半期,法国农业的发展并没有任何改善,农民的生活仍然举步维艰,农业近代化进程也因此受阻。这说明( )
A.土地法令的目的与效果产生差异
B.按照农民的愿望来解决土地问题
C.雅各宾派的做法违背了历史潮流
D.法国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13、明初只有两京乡试派翰林官任主考,各省聘明经公正的儒官、儒士担任,万历后,始定以翰林或科、部官派充。清初乡试主考官继承了明代选用京官的办法,一律由京官出任,每省任命正副考官各一人,后来改为一正三副,一直沿用到清末。主考官制度的变革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
C.促进科举考试公平公正
D.体现了君主专制权力加强
14、图片承载着大量信息,也可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下图反映的是( )
A.太平天国起义
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根据地军民抗日斗争
15、夏商西周时期,礼与刑一起有效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春秋战国时期,由刑到法,由法到律,适应了统一的需要;到唐朝时期,出现律、令、格、式的严格区分,构成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典体系。这 —反映
A.礼主刑辅是古代法律存在的形式
B.法律是强化社会治理的工具
C.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法律发展历程
D.法律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16、福州闵县人樊仁远于高宗绍兴三十年考中武状元,三年后,复登文举进士第二甲;孝宗淳熙八年,福州永福县人江南强考中武状元,御笔改名“伯虎”,孝宗淳熙十一年,再应文举,登进士第三甲。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边境战争压力减弱
B.宋初政治设计方向
C.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D.南方商品经济发展
17、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却暴露了一些问题,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注重市场竞争和大投入背景下的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的获得和维持,而不是公民的医疗福利与公平。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美国( )
A.医疗技术的创新受政治体制的影响
B.医疗体系具有明显的霸权国家特征
C.“自由、平等、人权”思想的虚伪性
D.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与疫情防治脱钩
18、下图是西亚著名城邦尼普尔(今伊拉克南部)的城市规划图泥板,绘于公元前1500年。据图可知,当时的尼普尔( )
A.农业灌溉系统发达
B.神权影响不断弱化
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19、1844年2月,美国派往中国的第一个外交使团抵达澳门后,公使顾圣提出北上赴京向中国皇帝面呈国书和订立和约的请求。并抄送《南京条约》等中文本以供美国使团参考。而两广总督程矞采在回复顾圣时坚持美使团应该在粤候旨,而不宜赴京面圣,且认为中美两国无须缔结条约。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官员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美国追随英国在远东站稳脚跟
C.清政府的举措受限于传统思维
D.中美相互妥协实现利益最大化
20、东汉政论家仲长统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这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专制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防止宦官弄权
21、下面是克里福德·贝里(美)于1934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中苹果树上挂着“农业调整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等字样的苹果。该漫画印证了当时美国( )
A.新政只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总统权力深受利益集团的掣肘
C.经济危机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
D.民众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满
2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除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外,还有若干军事征伐型行省的设置,如征交趾行省、征缅行省等,但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行省就被废除了。这说明元朝行省( )
A.兼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功能
B.设置灵活且适应元朝统治需求
C.有利于元朝加强中央集权
D.废立与否取决于战争是否需要
23、西周统治者克服了殷代“多邦并存”的分散倾向,由周邦统领庶邦,将周邦与天下多邦“合为一家”。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央集权体制
B.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
C.王位世袭特权
D.实行分封、宗法制度
24、据学者研究,禹在整个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治水范围遍及豫东、鲁西、淮北、河北等广大区域,参与的氏族、部族众多,著名的有涂山氏、皋陶氏、伯益氏、横革氏、直成氏、共工之从孙四岳等,因此文献说“执玉帛者万国”。这可用于说明,大禹治水( )
A.根源于统治疆域扩大
B.得益于集权政治发展
C.归功于部族矛盾缓和
D.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
25、原因
(1)根本原因(内因):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4)个人因素:洪秀全创立________,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26、敌后战场——共产党
(1)表现:①制定________路线:1937年8月。②百团大战:(________阶段)________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________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________日军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2)对敌后战场的评价:
在抗战的________阶段,________有力地配合了________的作战,在抗战进入________阶段后,________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27、社会主义的建立: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____、手工业和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____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8、(1)职权________明确,又彼此________,有利于提高工作________。
(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29、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23日,____、____嘉兴南湖游船【知识点164】
(1)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____。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0、影响
①许多将领拥兵自重,独立性强,中央集权被削弱。
②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
③形成________的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3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________和________的起点。
32、19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____________”和世界贸易中心。
3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71年10月25日,第________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4、华工与美洲的开发
(1)大量华工到美洲的原因
①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_______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②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_______出国。
③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2)华工开发美洲的表现
①在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________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华工人数已有十几万。
②加勒比群岛、_______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35、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已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36、农业庄园式劳作的特点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37、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8、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政权的尝试是什么?
39、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的具体有哪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