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斗浆”,即“斗茶”,指以竞赛方式比较茶叶质量和品茶技艺高低的活动。《斗浆图》是南宋时期画作,作者所绘六位提瓶支茶者,皆身着宋装,每人各持一套茶器,有提瓶注茶者,有擎碗品茶者,动态造型各异。茶瓶均为敞口,长嘴,大提把式,置竹篾提器中,另有竹篾编制的精巧碳篓和碗盒。该图反映出(     

            斗浆图

A.宋代商业空前繁荣

B.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C.作者关注市井生活

D.文人画具史料价值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3、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文中认为文化发达、科学普及“必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多为歌谣”,“多为俗语”。他主张用民间俗语写文著书,用民间俗语介绍西方科学。梁启超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民众的思想启蒙

B.倡导进行文学革命

C.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

D.宣扬民主革命思想

4、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 “雁塔题名”(如图)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上述现象的出现源于(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如图为发表于1917年的漫画《快把害虫一个一个捉出来》。此画将“民国”比喻为一棵大树,将“义军”画成一只啄木鸟,正在将隐藏在大树中的身着军装和清朝服饰的“害虫”一个个捉出来,以让“民国”成长壮大。作者意在表达(     

A.抨击封建旧礼教的态度

B.拥护民主共和制的立场

C.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决心

D.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景

6、下图为唐代进士籍贯分布图,这反映了,当时(     

注:本图以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总章二年(669)唐时期全图为底图;进士籍贯所属州县行政区划以总章二年(669)谭图所标为准。

A.黄河流域经济略占优势

B.科举制推动各阶层流动

C.北方单独分配录取名额

D.地理环境决定进士分布

7、北魏鲜卑八大贵族之一的陆俟后代都与汉族士大夫交好,喜爱读书。他的第四代陆恭写文章诗赋一千多篇,第七代陆又“于五经最精熟。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对,有陆又”,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东魏权臣高欢的部下包括鲜卑、汉人和其他各族人,他对军士讲话,时而用鲜卑语,时而用汉语。这些事例说明(     

A.政治改革推动习俗变迁

B.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

C.人口流动加快区域开发

D.文化习俗胡化成为主流

8、周恩来在《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我们进行着和平的劳动,我们要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和平的世界。”为此,我国(     

A.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着力寻求同西方欧美国家建交

C.努力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D.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9、英国撒切尔政府于1985年6月发表的《社会保障改革计划》指出,社会保障并不单单是国家的责任,它应该是个人与国家共同的责任。为了平衡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逐渐减少国家在养老领域的责任,政府进一步鼓励私人养老金的发展,还给予新加入私人养老金计划的雇员奖励。这一政策旨在(     

A.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B.减缓老龄化进程

C.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D.缩小贫富间差距

10、1937年之前,中国各地军阀割据、各自为战现象十分严重。七七事变后,特别是淞沪会战三个月后,除蒋介石的主力军队悉数出击日军外,川军20军、滇军60军、桂军第7军等地方武装也积极参战。这反映了七七事变后(     

A.民族国家意识得到提升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C.国共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D.抗日民主联合政府的指导正确

11、在1979-2019年的40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达到9.4%,远超世界2.9%的平均增速,GDP占世界比重也从1.8%提高至16%左右。2019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296倍,同时,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0.9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完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D.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

12、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6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A.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践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

D.扎实稳妥地推进少数民族工作

13、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为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地名也大有内涵。如今天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有孔村和孟村,但是全村却没有孔姓和孟姓;今西安市灞桥区有狄村、骞村等村名。出现这类现象有可能是因为(     

A.政权的并立与更迭

B.战争的延续与破坏

C.民族的迁徙与交融

D.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4、在古汉语中,“封”表示的是人工堆筑的土堆。在西周金文中,“封”的含义是沿着道路设置,用以表示其地域之归属的土堆。在秦国木牍中,“封”则表示置立于田畔或阡道上,用以标志田地归属的土堆。“封”字含义的演变(     

A.源于铁犁牛耕的出现

B.推动了宗法制的瓦解

C.说明小农经济的形成

D.标志书写工具的变化

15、1951年,山西省长治地区的10个试点农业合作社通过集资或贷款购置了农具177件,改良了土壤341亩,粮食亩产和社员收入都大大超过了1950年的水平。这表明(     

A.人民政府通过土改满足农民需求

B.农业合作社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C.推广新式生产组织形式势在必行

D.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

16、汉朝以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书面契约,规定各自的责权利和行为后果;唐宋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这表明契约(     

A.解决了地区间贸易的汇兑问题

B.规范交易行为、维护商业秩序

C.便于资金调度、拓宽信贷渠道

D.形成商业文化、统筹商业贸易

17、有学者在梳理关于清代边缺官员档案资料时,发现其政绩考语主要体现在文教风化、基础生产建设、基层组织架构、地方稳定等四个方面,其中文教风化、生产建设排名居前。由此可知清代(     

A.推行民族羁縻政策

B.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

C.忽略基础设施建设

D.采取因俗而治的措施

18、下侧是一本隋唐史著作的目录(部分),下列该书其他章节的标题中,最适宜第七章的是(     

A.三百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

B.经营西域和安抚吐蕃

C.宽容而灿烂的精神世界

D.玄宗改革与中古贵族政治的终结

19、宋末元初,江南地区使用单锭手摇纺车。黄道婆吸收海南黎族妇女纺车优势,制造出三锭脚踏纺车,后来被江南地区工匠改进为四锭脚踏纺车。这表明宋元时期棉纺织业的发明创造

A.依赖于生产动力的突破

B.取决于民族文化交流

C.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D.源自于劳动人民实践

20、阅读下图,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I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II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III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A.中原文化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B.甘青文化区完全属于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

C.考古工作者在江浙文化区发现了大量的粟

D.中华文化星罗棋布奠定多元一体发展基础

21、古风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城市的基本轮廓已具雏形,随着城市防御工事的扩展,一度作为居民最后的避难所的山巅城区,成为祭祀中心;广场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地区,公共建筑物环绕其四周,居民区和商业活动区则位于其附近地区。这说明古希腊(     

A.城市功能具有多样性

B.公民主张抑制工商业经济

C.城市结构缺乏整体性

D.城市发展受地理环境限制

22、下表为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类别

项目

进士

举人

贡生

荫生

监生

生员

文童

行伍

新式学生

不明

合计

人数(人)

54

16

12

7

10

7

3

3

6

1

119

比例(%)

45.4

13.4

10.1

5.9

8.4

5.9

2.5

2.5

5.0

0.8

 

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了破坏

B.新政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显著

C.清廷的权力结构受到冲击

D.科举选官制度处于主导地位

23、有学者指出:“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世界各主要地区从区域时代进入全球时代,近代国家主权思想和运动以及国际法的.些原则也一定程度影响中俄两国,并在尼布楚谈判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尊重和应用。”该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

A.确定了中俄西段边界

B.引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C.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

D.改变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24、邮票蕴含着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某纪念邮票选取了一面党旗、一艘红船和一座住宅建筑作为邮票的主要图案。该邮票所纪念的历史事件其意义是(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2)内容:加强_______,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_______”“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3)影响:保留了大量_______,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26、原因:“________”结束后,世界多个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27、

角度

发展历程

纺织工具

 

(1)3万年前,山顶洞人用_________缝制兽皮。

(2)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使用_______作为纺线的工具。

(3)汉朝使用纺车纺纱,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__________________织布。

(4)元朝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农耕家庭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

陶瓷业

工具

主要工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等。

金属冶

炼工具

(1)锻打工具: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_____、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等。

(2)铸造工具:把金属熔化成液体的______、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

28、战国时期

(1)背景: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政治上,_____________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2)统治者支持: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

(3)表现

①魏国李悝变法,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②楚国吴起变法,主要内容包括: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变相没收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削减官吏俸禄,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

③齐国、赵国和韩国也陆续进行了变法。

(4)作用:各国变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各国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29、“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________”。

30、忻口会战1937年9月,日军逼近山西太原。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________大捷,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

31、影响

(1)对法国:实际上宣告了___________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

①猛烈批判了法国___________和专制王权。

②揭示了___________、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___________的要求。

③后来成为___________的前言,表明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封建特权。

(2)对世界: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___________的进程。

①对欧美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推动了其他国家___________的发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革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这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______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______,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33、文史常识检测。

(1)以下是中国古代年龄的称谓,请按从幼到长的顺序将其重新排列一下。

不惑之年、豆蔻、而立之年、弱冠、知命之年、总角、花甲之年、孩提、古稀之年、及笄、耄耋之年、襁褓、期颐之年。

从幼到长的正确顺序应是:襁褓、孩提、   、豆蔻、   、弱冠、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   、古稀之年、   、期颐之年。

(2)将以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补充完整。

天干:“甲、乙、   、丁、戊、己、庚、辛、   、癸”。

地支:“子、丑、   、卯、辰、巳、   、未、申、酉、戌、   ”。

 

34、与吐蕃(和亲会盟)

(1)唐太宗把________嫁给吐蕃赞普________,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2)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民族纷争基本停止。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36、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支柱,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17世纪,哪一部文献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在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中,英国开创或完善了哪些政治制度?

(2)作为近代民主政治创新试验的一个部分,美国1787年宪法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权力结构方面的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19世纪晚期,德国也通过制定宪法确立了代议制。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名称并说出其局限性。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各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7、土地政策

17—19世纪英、美、俄、日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前后、期间极为重视发挥土地的功效。

问题:请你写出四国当时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38、请思考明清时期农业雇工与佃农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

39、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