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646年(大化二年)1月1日,日本颁布了《改新之诏》,其主要内容是在日本仿效施行中国唐朝的经济政治制度,即全面的“唐化”,奠定了“大和文化的基石”。该项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树立了幕府的绝对权威

C.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

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从“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到“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的变化,表明晚清时期(     

A.中英鸦片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B.推行洋务新政成功挽救了中国落后挨打局面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行得通

3、1895年清政府发出了“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的上谕,鼓励民族资本参与开矿、か厂、修路等实业: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同时鼓励各地设立商会,并制定了奖励工商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

A.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便于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C.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D.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4、有学者指出,因为农业造成定居,一旦定居,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就需要有一种社会机制,也就是社会组织,因此国家就一定会出现。该学者旨在说明(       

A.农业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性

B.复杂的社会关系是国家出现的前提

C.必须有农业才能产生国家政权

D.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定居提供了条件

5、如图为1953年徐甫堡创作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当时人们(     

A.艰苦奋斗加快恢复国民经济

B.勇于创新推动国家工业发展

C.自力更生摆脱外国技术封锁

D.群策群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

6、两河流域著名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由苏美尔人创作,在大约公元前12世纪由巴比伦人整理汇编成册,相继产生了史诗的赫梯语版本和胡里安语版本。其中,史诗中所记载的大洪水故事,后来被犹太人和希腊人所借用,演变成为著名的“诺亚方舟”和“丢卡利翁”的故事。这(     

A.说明西亚是世界文明最早起源地

B.表明古代西亚文化传播推动文明发展

C.体现出古西亚文明发展程度最高

D.反映出战争削弱了区域文明间的联系

7、张海鹏在《洋务活动及其现代的解释》一文中列举了关于“洋务”一词的较早出处

1866年

曾国藩

目下中外之患,自以洋务为最巨 。

1867年

奕䜣

溯自洋务之兴,迄今二三十年矣。

1874年

李鸿章

自有洋务以来,叠次办结之案,无非委曲将就。

1880年

左宗棠

自洋务兴,中国为岛族所轻侮。

这表明,部分开明官僚(     

A.积极探求富国强兵之道

B.认识到官办工业的弊端

C.力图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D.重新审视中国的外交处境

8、“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皇帝为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这表明;与英国相比,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A.存在缺陷并亟需完善

B.继承了普鲁士的历史传统

C.符合本国的现实国情

D.带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

9、处于红山文化晚期的辽宁牛河梁遗址发现了用石块修筑的40多个方形积石墓。其中,大型积石墓随葬玉龙、玉龟、玉鸟等动物形玉器和玉璧、玉玦、玉镯等装饰品,个别墓葬还随葬玉人,而中小型积石墓几乎没有随葬品。据此可知,红山文化晚期(     

A.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B.具有早期国家特征

C.手工制作技术先进

D.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10、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应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地契上要有卖方、中人的签章;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到官府验证、盖印。由此可知,宋代(     

A.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土地经营权日益商品化

C.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

D.通过立法规范地权转移

11、下表所示为新加坡法定节假日安排。据此可知,新加坡现代节日文化反映了其(       

节日

备注

元旦

世界通用的公历新年

春节

中华民族传统历法的新年

耶稣受难日

基督教节日

国际劳动节

-

卫塞节

佛诞,又称“浴佛节”

开斋节

伊斯兰教节日

新加坡国庆节

-

哈芝节

伊斯兰教节日

屠妖节

印度教节日

圣诞节

基督教节日

A.开放的经济体系

B.儒家文化的传承

C.移民社会的结构

D.城市国家的规模

12、17世纪时,全球各地的有钱人开始饮用、食用来自遥远异地的珍奇植物。咖啡、茶叶、可可豆、烟草、糖也在这一时期成为广受欢迎的东西。欧洲人将这些食物普及于各地,也从中改变了它们的意义、用途、生产地点。欧洲人“普及”这些食物主要借助于(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美洲大陆的发现

C.贸易和武力手段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3、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第一试为国文、党义占总分的2/5。第二试是分科考试,占总分的2/5,分刑法、经济学、财政学等八科试题,注重考查具体情形,如国际公法科设置“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海峡及内河中航行时所受之限制如何”等问题。第三试为面试,占总分的1/5。由此可知,当时的文官考试(       

A.注重选拔通才之人

B.具有一定的现代性特点

C.体现了开放性特征

D.以维护一党专政为核心

14、20世纪初,以德国杜里舒(1867—1941)、法国柏格森(1859—1941)等为代表的哲学家,从生物科学实践立场,反对唯物主义所提倡的理性,进而提倡用意志、情感充实理性的作用。这一思想在当时流传甚广。这表明(     

A.理性主义遭到全面批判

B.战乱与危机引发人文反思

C.自然科学出现理论创新

D.唯心主义有着强大生命力

15、1956—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曾发生过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样的“左”倾错误。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概括为(       

A.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D.社会主义建设在创新中引领潮流

16、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域“路”虽建立在唐代“道”的基础上,但其划分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路”的划分(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凸显了君主专制

D.奠定了省制基础

17、1949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人民政府的前身)明确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这些做法(       

A.反映出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势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借鉴

18、明内阁建立后在大部分时间里与六部尚书相互制约,“尚书不入阁”成为惯例,但由于正德以降政局混乱及士大夫改革呼声高涨,“尚书人阁”逐渐成为常态,到张居正时期内阁完全压制六部,万历以后再次恢复两者制衡。材料表明明朝

A.君主专制受到部权的严重挑战

B.内阁侵夺六部职权较严重

C.中枢决策机制因时而自我调适

D.废宰相导致明代格局混乱

19、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时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据此推论,1720年以后图示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与哪项赋税改革有关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摊丁入亩

D.一条鞭法

20、2006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总则规定:“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这表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历程开启

B.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D.干部管理制度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

2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变化(       

A.表明中国古代文字走向成熟

B.消除了各地商品流通语言障碍

C.标志着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22、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断来华传教。他们自己以儒家教条为标准处世,由此吸引了徐光启等一批儒家知识分子接受天主教;同时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被译介到中国。他们的活动客观上(       

A.获得了士大夫阶层普遍支持

B.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

C.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D.拓宽了部分知识分子的视野

23、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其主要内容有: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乡约的特点有

①受儒家思想影响   ②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

③强调乡里的自治   ④乡约替代政府的基层治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2022年,面对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趋势,IMF总裁呼吁降低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及各国不应向分裂地缘经济的力量妥协。这表明(       

A.应坚持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遭到普遍抵制

C.要建立经济新秩序

D.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发展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________年,我国第一部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26、古代西亚文化:地位: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____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27、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________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_______独裁。

 

28、___________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9、填图题:

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图,在横线上填出这四次战役的名称。

30、护法运动

(1)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________”的姿态,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他公然破坏《________》,拒绝恢复国会。

(2)1917年,南下的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________,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却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

31、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32、_________区的设置 :解放区的日益扩大,在________区设置行政区,巩固人民政权。行政区设________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基础。

33、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2)领导周恩来、贺龙等。

(3)意义:打响了________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________的开始。

34、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________”的旗号,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36、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是怎样的?

37、近代欧美各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了解其利弊得失,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西方民主的客观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17世纪英国议会通过的哪部法律文件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18世纪上半期,这一政体发展的典型表现是什么?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了资产阶级哪一阶层的需求?

(2)英国君主立宪政治体制有哪些特点?

(3)作为近代民主政治创新试验的一个部分,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和国家结构形式分别是什么?该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违背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主张?

(4)综上所述,概括近代西方国家确立代议制的共同手段,指出这些国家代议制的本质。

38、重要商路的概况如何?

39、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