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
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天地之化日新”
2、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谈及帝国东部地主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普鲁士容克阶层时说“他们自己负担劳动,如今陷入经济上的殊死搏斗,没有任何国家经济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并将其带回到旧日的社会角色当中。”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
A.工业化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B.普鲁士贵族阶层丧失了政治权力
C.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D.社会福利改革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3、18世纪后半期,拉美的科学家们意识到,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欧洲的拉美研究存在许多谬误及偏见。在这种背景下,拉美的科学家们提出“美洲的科学”以区别于欧洲的科学研究。这( )
A.促使欧洲中心论退出历史舞台
B.有利于增强拉美民族意识
C.说明科学发展是民族独立前提
D.推动拉美反殖民斗争胜利
4、黄宗羲认为,全国各级学校都应该通过“公议”的方式推选名儒担任老师,在特定的日子,天子和各级官员还要亲临学校,就弟子之列听讲,师儒可以就其行政失误提出批评。地方官员如果倚势欺凌老儒,学校的士子可以群起而驱逐之。该观点( )
A.突破了封建纲常伦理的束缚
B.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C.蕴含着一些朴素的民主色彩
D.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5、某中学学生收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数据(见表)。该数据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经济部门 | 年份 | 美国 | 联邦德国 | 日本 |
农业 | 1950年 | 12.2% | 23.2% | 50.7% |
1990年 | 2.8% | 5.1% | 7.2% | |
工业 | 1950年 | 34.7% | 42.2% | 22.2% |
1990年 | 25.8% | 40.5% | 33.6% | |
服务业 | 1950年 | 48.9% | 32.4% | 26.6% |
1990年 | 71.4% | 54.4% | 59.2% |
A.产业结构的失衡
B.福利国家的建立
C.工业农业的衰退
D.社会结构的变化
6、下图为张文元的漫画,刊登在1949年的《上海新闻日报》上,漫画中有“蒋家店台湾分店”的文字。此漫画揭示了( )
A.美国放弃扶蒋反共政策
B.国民党借台湾负隅顽抗
C.国民政府最终众叛亲离
D.美国对蒋彻底失去信心
7、唐德宗时期的宰相李泌认为“回纥和,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而云南“苦于吐蕃赋役重,未尝一日不思复为唐臣”,“大食在西域为最强⋯⋯与天竺皆慕中国”,于是提出了招抚建议。李泌此举意在( )
A.确立唐朝国际中心地位
B.帮助南诏摆脱吐蕃统治
C.加强与少数民族的交往
D.联合周边势力抵御吐蕃
8、如表是小英同学所写的历史学习笔记,她当时学习的主题应为( )
| 美国 | 苏联 |
政治 | 杜鲁门主义 | 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
经济 | 马歇尔计划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军事 | 北约组织 | 华约组织 |
A.“大萧条”下的大国角逐
B.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9、作为联合国的司法裁决机构,国际法院成立之初便饱受质疑,批评者指责它为发达国家霸权地位的合法化提供了法律保障。20世纪70年代,国际法院进行诉讼程序改革,强调法官背景的多元化,尽可能减少大国政治对于司法的影响。国际法院的改革( )
A.完善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B.推进了国际关系法治化
C.保证了国际争端的平息
D.终结了美国的强权政治
10、北京地区出土了大量辽、金时代的农具,计有犁、桦、耘锄、镰、手铲、秭、铡刀、草叉等,门类齐全,其中多种农具与今天北方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这说明辽、金时期( )
A.精耕细作模式传承发展
B.金属农具得到全面推广
C.手工业与农业联系紧密
D.北京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11、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战争与和平法》
C.《拿破仑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1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金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彭湖列岛;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推断,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 )
比重年份 | 货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1871~1873 | 2.8 | 30.2 | 0.9 | 0.9 | |
1881~1883 | 5.8 | 22.8 | 0.3 | 1.1 | |
1891~1893 | 14.6 | 20.5 | 5.9 | 1.8 | |
1901~1903 | 18.6 | 19.7 | 4.2 | 1.7 | |
1909~1911 | 12.8 | 16.7 | 4.8 | 3.0 | |
1919~1921 | 9.6 | 18.4 | 2.4 | 5.0 |
A.钢铁
B.棉纱
C.米
D.棉布
14、近代城市夜生活主要以酒馆、咖啡馆、音乐厅、剧院、俱乐部等为载体和平台。在17世纪的欧洲,夜生活只出现在上层贵族社会中;到18、19世纪,夜生活开始成为从贵族圈子扩展至普通民众的社会时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势力的日益衰落
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照明技术的不断改进
D.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15、郑州大河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从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色,而且还有东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岭文化的元素。这表明当时( )
A.大河村处于旧石器时代
B.区域文化存在着交流交融
C.手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D.社会活动呈现较强组织力
16、辛弃疾认为, “夫会子之所以轻者,良以印造之数多而行使之地不广”;宋孝宗在总结会子发行的经验时也说: “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这说明当时( )
A.已经关注通货膨胀问题
B.认为应该增加纸币发行
C.更看重金属货币的流通
D.主张政府推广使用纸币
17、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康熙时朝廷在湖南苗族聚居区开始设立义学,到清末已经达到139所;在甘青川滇藏地区,清代共设义学和社学104所。这一做法( )
A.扩大了政府选拔官员的途径
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D.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18、1972年和1982年,重庆市涪陵小田溪墓地先后发现了7座墓葬,尤其是1、2号墓葬,规模巨大,随葬品数量众多。这些生产或生活物品大多与《山海经·海内经》《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相同。这表明( )
A.先秦政权重视民众的生产与生活
B.巴国文化的记载并不可靠
C.考古文物与历史文献可相互印证
D.重庆是长江古文明发源地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地区流行一句谚语“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 )
A.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
B.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C.促进集约型规模经营
D.实现农业集体化生产
20、隋唐时期,医药学成就斐然。下列著作中,产生于该时期的是( )
①《黄帝内经》 ②《千金方》 ③《唐本草》 ④《本草纲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如图是1945年毛泽东和蒋介石在一次谈判期间的合影,这次谈判的地点是
A.上海
B.北平
C.南京
D.重庆
22、隋平陈第二年(590年),陈地大小豪强,有的自称“天子”,有的自称“大都督”,叛乱虽然平定,但是朝廷对江南的控制力亟待加强。同时,面对突厥对北部边境的威胁,朝廷需要调运中原和江淮地区的粮饷供应大量的北方驻军。该材料可用于研究隋朝( )
A.设立乡间义仓的重大意义
B.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C.完成南北统一的时代背景
D.开通大运河的重要作用
23、德意志君主已夺取罗马帝国的权力,但缺乏维持官僚机构、法院和军队所需的资金。当时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就是将地产作为服务的报酬。这可以用来研究( )
A.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B.欧洲统一局面的再次形成
C.中古欧洲的阶层划分
D.欧洲封建制度出现的背景
24、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在于实行(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
25、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1)对法国社会的初步改造
①制定了一系列废除___________的法令。
②通过《___________》,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用人权和法治取而代之。
③颁布《___________》,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保留君主制。
(2)统治结束
①原因:面对国内外旧势力的猖狂进攻,___________显得软弱无力,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②概况:1792年8月,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占领王宫,逮捕监禁了国王。
26、日内瓦会议
(1)________年4月,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________会议召开。
(2)新中国首次以________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这次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3)朝鲜问题因为________的阻挠未达成任何协议。
(4)印度支那问题由于________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________、维护________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27、东北易帜:________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8、9月,_______自任总司令,调集100万军队“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由于_______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_______”倾错误,导致第_______次反“围剿”失利。
29、历程
(1)1804年_________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1826年,在_________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丁美洲基本实现了独立。
(3)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30、《论持久战》、武汉会战
(1)1938年6月中旬,_______会战开始。会战前,_______在延安发表《______________》的演讲,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_______论”和“_______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_______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2)10月下旬,武汉失守,_______会战结束。这是_______以来_______最大的一次战役,共毙伤日军近四万人。
(3)与此同时,南部重镇_______也被日军占领。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_______阶段。
31、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________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________就此产生
32、标准:初创时重视家世、________和________,演变为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33、意义: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___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___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___的伟大事件之一
34、表现
①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________,走上革命道路
②同盟会:________年8月孙中山黄兴在日本东京创建________提出________成为同盟会的纲领,后在《________》发刊词中发展成“________” ③起义:1911年的________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轰动较大的
35、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请指出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请列举唐宋以来,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主要商品。
(3)明清时期,出现了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的商帮。请列举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
(4)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6、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
37、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38、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9、雅尔塔体系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