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几年没看见的清朝袍褂在街上出现了,前门外的成衣铺也大为兴隆,赶制龙旗发卖,人们脑后都拖着一条辫子……后来讨逆军打进北京城,又到处可以拣到丢弃的真辫子,据说这是张勋的辫子兵为了逃命,剪下来扔掉的。”这段记录反映了( )
A.清末新政的实业发展
B.辛亥革命在全国的蔓延
C.民国初年的政治乱象
D.北京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2、忽必烈下令颁行的《万年历》,由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编制;元朝太医院下设的广惠司,由叙利亚人爱薛创建;阿拉伯人为修建元大都也作出了贡献。这反映出( )
A.西亚学者掌控元朝的文化事业
B.中国传统科技遭外来挑战
C.元朝政府与四大汗国关系密切
D.蒙古西征推动了文化交流
3、1941年11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这一论述( )
A.适应了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
B.推动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为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贯彻了“三三制”的原则
4、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的著作《历史》以希波战争(前499年-前449年)为主线,共分9卷,每卷都以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缪斯女神的名字来命名,并有各自独立的主题。全书详尽地记录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历史》属于文献史料,有助于对希波战争的历史研究
②希罗多德受希腊神话影响,没有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战争
③希罗多德生活在希波战争时期,有可能获得较高价值的史料
④希罗多德对西亚、北非内容的记载是该时期文化交流的反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6、考古人员在内蒙兴隆洼遗址清理出距今8000多年前的170余座半地穴式房址,这些房址排布均匀,遗址外围以围壕环绕。考古人员在遗址内筛选出1500多粒碳化粟和黍的种子,还发现了许多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器等器物。据此可知当时( )
A.原始人群采集狩猎迁徙不定
B.聚落之间军事冲突频繁
C.居民已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
D.阶级分化贫富差别明显
7、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提倡在先秦两汉古文基础上,写“词必已出”“文以载道”的新散文。这场运动持续到宋代,历时二百多年。这场古文运动( )
A.恢复儒学正统地位
B.有利知识阶层壮大
C.强调表达真情实感
D.满足封建统治要求
8、查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对侵害他人财物的行为,规定必须估价损失,而损失包括受害人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有人杀害了一对骡子中的一头,或四驾马车中的一匹马,那不仅要对被杀的骡或马估价,而且还要进一步计算那些活着的贬值了多少。这( )
A.彰显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
B.加重了平民阶层的经济负担
C.保证了司法审判的程序原则
D.推动了国家治理的成功转型
9、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70年代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与美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这反映出新中国( )
A.外交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B.开展了全方位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10、下表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部分)。据表可知( )
收回时间 | 租界名称 |
1917.9.1 | 天津、汉口德租界 |
1927.3.15 | 汉口、九江英租界 |
1945.11.24 | 苏州、沙市、福州、汉口、厦门、天津、杭州日租界;鼓浪屿、上海的公共租界;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 |
A.中国抗战期间收回全部租界
B.近代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提高
C.战争影响中国收回租界进程
D.平等互利成为国际关系主流
11、妈祖信俗起源于宋代福建嵋洲岛,自元代起,妈祖信俗逐渐国际化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逐渐传播到亚洲沿海各地。推动妈祖信俗国际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航海技术的进步
B.外迁人口的增多
C.政府的大力提倡
D.国力的持续强盛
12、西周时期姬姓诸侯国多数处于交通要冲地带,不仅承担控制四方的任务,而且空间上与非姬姓封国形成分割之势。这一措施( )
A.适应了周王控制地方的需要
B.便于对诸侯的直接管辖
C.加剧了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
D.扩大了周朝的统治范围
13、下面是元朝(1260~1340年)纸币发行量统计图(单位:锭)。据此可知,元朝( )
A.货币政策调整追求灵活实用
B.货币政策演变与时局变化密切相关
C.商品流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D.货币结构转变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4、唐朝前期的财政收入约1053万贯,其中铜钱200万贯,粮、绢、布等实物折合成铜钱853万贯。两税法推行后,财政收入超过1900万贯,其中两税约1200贯,盐税600贯。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实物是唐代税赋主要形式
B.表明政府控制的人口在持续增加
C.折射出了政治局势日益动荡不安
D.推动了社会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15、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指出:“即使没有非法的鸦片贸易,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国家之间迟早要爆发战争。……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为中国的无知感到遗憾,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这一言论旨在( )
A.谴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行径
B.推卸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责任
C.谴责清廷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
D.揭示清朝封建专制体制的衰败
16、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这些做法( )
A.强化了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B.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
C.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
D.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
17、唐代,灾情出现后,政府会减免赋税、发放贷款、平价粜粮,以及由国家收购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扶助农民生产自救。做到“善自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赈给”。这说明统治者( )
A.忽视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B.强化基层社会的管理
C.力图长久解决灾荒问题
D.赈灾方式具有多元性
18、下图是洋商在上海《申报》投放的西方军械广告总量统计图,由此可推知,当时( )
A.早期现代化尝试效果显现
B.国家权力向地方转移
C.新政改革中新军建设缓慢
D.边疆危机渐趋于缓和
19、图1~图4为长江和黄河流域的部分出土文物图。这可以说明( )
图1良渚文化陶器 |
图2良渚文化玉琮 |
图3大汶口文化陶器 |
图4西周宝鸡河西墓玉琮 |
A.手工业标准化的趋势明显
B.早期王权国家已经出现
C.长江和黄河流域文化同源
D.文明间存在交流与传承
20、1871年4月,巴黎公社颁布法令,规定“凡尔赛议会议员及帝国的走狗”和反动政府走狗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各种有价证券”,都由国家管制,以备国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以监督由国家管制的财务的接收工作”。这一法令的颁布意在( )
A.打破凡尔赛体系束缚
B.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
C.建立政权的经济基础
D.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
21、朱元璋在明初实现了空前的集权之后,却不能很好地解决集权与效率的矛盾。终洪武之世,朱元璋都是在超乎寻常的勤政中度过的,即便在临终前的生病期间,仍是“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朱元璋( )
A.设军机处
B.废除宰相
C.设置内阁
D.实行科举
22、下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 ·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 ·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 |
A.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
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发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23、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提出了“大民族主义”的主张,认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由此可知,其主张意在( )
A.传播西方近代民族思想
B.抨击中国传统的民族观
C.唤醒国人爱国主义意识
D.增强维新变法的影响力
24、俄罗斯学者沃耶伊科夫指出,虽然列宁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推行的可行性作了大量理论论证,但在现实中无法回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从而导致苏俄(联)经济政策的不稳定。依据其观点,可知新经济政策( )
A.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B.未正确处理市场与计划关系
C.缺乏足够的理论做支撑
D.破坏了苏俄原有的稳定局面
25、清朝政府专设_____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______________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2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措施缓和矛盾,但没有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根源,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主要表现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②妇女运动
③美国学生反战运动 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7、我国传统农业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
28、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9、表现
(1)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______1918年发表《____________》和《庶民的胜利》等文章;1919年发表《____________》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一批具有__________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出版社会主义著作的推动。
(3)毛泽东:在湖南组织__________,创办《________》,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30、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________;中国共产党为此在抗日革命根据地实施________。
31、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对____造成不良影响。
32、洋务派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________,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33、抗击倭寇: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________。在抗倭斗争中,___________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
34、封君封臣制度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请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36、阅读教材40页的历史纵横,思考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7、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也深受人民爱戴。试比较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各有什么不同?
38、公元前4世纪,灭亡波斯帝国的大帝国是哪一个?
39、雅典民主制和罗马共和国各自设立了哪些主要机构?从这些机构的运作方式上看,两者有何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