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系统是机体负责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对于人体抵御外界物质、病毒的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孩玩泥巴之后并没有造成病原体感染,可能与第一道防线的屏障作用有关
B.免疫系统的第一、二道防线具有一定的遗传效应,且对大多数病原体都能防御
C.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免疫防护作用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D.免疫系统可以清除衰老和癌变的细胞,分别体现了免疫自稳和免疫防御的功能
2、图1如图甲是某种农业害虫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改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另一个种群中,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考虑迁入、迁出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t1~t2时期与图2中b~d时期种群年龄结构都是增长型
B.图1中为有效防治此农业害虫,应在种群增长速率为t2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C.由图1可知此农业害虫迁入这个新环境后是以“S”型曲线增长
D.此农业害虫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将一直保持相对不变
3、一些因素如物质浓度、O2浓度等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B.乙图P点后的运输速率可能受温度的限制
C.丙图不可以表示K+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D.丁图曲线的起点在原点以上是因为细胞无氧呼吸也可为物质运输供能
4、图1表示某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1~7表示细胞结构;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d代表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2、4、5、6分别对应图2中的a、b、c、d
B.图1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有2、3,含核酸的细胞器有2、6
C.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囊泡膜来自b、c,该过程中b的膜面积会减小
D.可用放射性同位素N标记物质Q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
5、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进行了四个“探究·实践”活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活动中,排除微生物的土壤组为实验组
B.“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活动中,生态缸应敞口实现与外界的物质循环
C.“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活动中,常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调查小动物
D.“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活动中,不需要设置对照但需要做重复实验
6、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
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是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
D.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7、图中细胞类型是依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数量关系绘制成的柱状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a处于分裂间期
B.细胞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细胞a中核DNA分子数为4n
D.细胞c中染色单体数为0
8、下表为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名称 | 属性 |
萘乙酸 | 生长素类 |
6-BA | 细胞分裂素类 |
乙烯利 | 乙烯类 |
PP333 |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
A.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用一定浓度的6-BA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C.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
D.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
9、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会阻碍肠道细胞对维生素D的吸收
B.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
C.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D.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10、北大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型抗衰老化合物——SSK1,SSK1本身不具有杀伤作用,当其进入衰老细胞时,SSK1的β一半乳糖苷键会迅速被β-半乳糖苷酶(β-gal)水解,释放具有杀伤性的毒性分子,诱导衰老细胞凋亡,而SSK1进入非衰老细胞不会产生杀伤作用。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及其细胞核体积都因失水而变小
B.SSK1进入衰老细胞后会催化凋亡基因表达
C.衰老细胞中B-gal的活性较非衰老细胞中的高
D.细胞衰老、凋亡和坏死对正常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
11、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豆科植物柠条常被用来进行人工固沙。在某沙化地区合理种;植柠条之后,群落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固沙后该沙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会变得更加复杂
B.消灭蝗虫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C.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
D.柠条根、蜈蚣可作为中药材使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2、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
B.ATP分子中的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C.ATP与ADP时刻不停地发生相互转化,且处于静态平衡
D.细胞中所有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13、氯胺酮是静脉全麻药,其作用原理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B.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但神经递质都是小分子物质
C.长时间使用氯胺酮,可能会导致人的脑部神经细胞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
D.氯胺酮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1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液中较少
B.血液从肺部流过其他组织的过程中,血浆中氧气含量逐渐减少
C.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都发生在内环境
D.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机体各项生命活动就能正常进行
15、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神经中枢,只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
B.寒冷刺激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C.血糖降低时,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饮水过多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增加
16、下列关于酶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时,实验的自变量为无机催化剂和酶
B.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选用斐林试剂来鉴定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的结果
C.探究酶的最适 pH时,要对设定的每个 pH进行单独实验
D.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实验中,巴斯德认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17、科研人员从泥鳅的肠道、肝胰脏中获取淀粉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探究温度和pH对肠道、肝胰脏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淀粉酶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分解量为指标进行检测
C.30~40℃时肝胰脏中淀粉酶的活性高于肠道中淀粉酶活性
D.淀粉酶的最适pH为7左右,当pH为2时,酶的活性会降低
18、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激素进出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甘油、乙醇、葡萄糖等物质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C.细胞摄取大分子时,大分子会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D.糖蒜变甜主要是细胞主动选择吸收糖类并进行积累形成的
19、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濒危物种内的基因交流
B.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C.繁殖期,成年雄鸟驱赶其他雄鸟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20、调查法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调查过程与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黑光灯诱捕调查某种昆虫的密度,应用的是样方法
B.对于土壤中活动能力较强、个体微小的动物常用样方法调查
C.调查某区域某种鸟胃中的主要食物种类,可用于分析其生态位
D.记名计算法用于调查物种的数量,需要按照多度等级来记录数量
21、一个成年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A.受精卵
B.卵细胞
C.胎儿
D.新生儿
22、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可以是植物或动物
B.营养级的位置越高,流向该营养级的能量越多
C.食物链同一环节上不同种生物的总和构成同一营养级
D.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增加而降低
23、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初始密度小于a时,该动物种群最终会被环境淘汰
B.初始密度介于b~d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初始密度为d时,种群的密度先增加,后下降
D.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使c点左移
24、ATP驱动泵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小分子或离子进行跨膜转运。有下图所示的3种类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a2+泵可发生磷酸化改变泵的蛋白质构象进行Ca2+的转运过程
B.Na+-K+泵依赖ATP水解释放能量维持神经细胞内高Na+低K+的环境
C.V型质子泵与F型质子泵运输H+的方式不同,后者属于主动运输
D.F型质子泵广泛分布于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的内膜上
25、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相关过程。某同学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图(1)过程中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部分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表示氨基酸之间 形成多肽的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 过程。
(2)若图(2)中曲线1表示图甲的结构①中放射性颗粒数随追踪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2)中的曲线2可表示图甲的 (填序号)结构中放射性颗粒数随追踪时间的变化规律。
(3)图(2)中的分泌小泡最可能是来自图(1)中的 (填序号)
(4)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乙,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丙,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B.能在图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C.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
D.图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26、为了探究力竭运动(运动负荷相对较大)及心理(恐惧情绪)应激对免疫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健康状态相似的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心理应激组,第3组为力竭运动组、第4组为力竭运动+心理应激组,并检测各组的IL-2(属于细胞因子,反映细胞免疫的强度),IL-6(属于细胞因子,反映体液免疫的强度),GC(糖皮质激素)水平,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IL -2/(ng·mL-1) | IL-6/(pg·mL-1) | GC/(μg·dL-1) |
1 | 0.66 | 350.99 | 5.52 |
2 | 0.67 | 349.90 | 6.11 |
3 | 0.57 | 477.93 | 8.87 |
4 | 0.49 | 555.31 | 10.23 |
(1)实验结果表明心理应激对免疫的影响不大,力竭运动主要促进了体液免疫,力竭运动+心理应激对免疫的影响是____________。由上表数据可知,动物体的生命活动是由________________调节共同完成的。
(2)已知糖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功能相似,从能量角度分析,第4组大鼠的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与糖皮质激素作用相反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
(3)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分泌,其调节机制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相同。据此可知第4组大鼠的下丘脑与垂体对应的分泌功能均____________,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星湖湿地公园是广东肇庆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常见植物种类约有100科属,鸟类约180余种,适合各类淡水鱼种的生长,也有各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
(1)早些年,星湖湿地也曾经因为周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导致水质变差,淤泥堆积,经过几年整改治理后,水质变好,环境优美,说明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在受到轻度污染后,星湖湿地能快速恢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
(2)东方白鹳、丹顶鹤、蓑羽鹤、小白鹭等不同动物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多样性。湿地有很多的青蛙,雌蛙通常在水中产卵,可采用_____________法了解该青蛙的密度。同时调查发现湿地内的某些植物需要某些动物授粉才能开花,说明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调节的作用。
(3)碳在湿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1)图示中,DNA的模板链是
(2)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上的 排列顺序
(3)转运RNA的功能是
(4)图示中DNA片段决定 个氨基酸,共需 个转运RNA来运载
(5)图示中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叫做 ,核糖体上发生的过程叫
(6)图中核糖体在信使RNA上相对运动方向是由 向
(7)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
29、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下图1是机体内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机制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体内合成的胰岛素,其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是____。
(2)据图1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理是其与细胞膜上的____结合后促进细胞内____基因大量表达,从而增加细胞膜上____的数量,使葡萄糖大量进入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和转化为糖原等物质,最终降低血糖浓度。
(3)甲、乙两患者体内该机制的某一生理过程发生了障碍,导致血糖浓度偏高,现分离得到二人的肌细胞,向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后,肌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率如图2所示,据图推断乙的病因是____。
30、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之一。研究发现有些细菌能产生促进小球藻生长的物质,也能分解小球藻产生的自身抑制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小球藻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3种细菌(X1、X2、X3)分别与小球藻混合培养,以筛选出对小球藻生长、油脂积累有利的共生菌。图1、2表示有关实验结果,其中A1〜A3代表等量小球藻分别与细菌X1〜X3的混合培养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藻菌共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及适宜温度和__________等环境条件。此过程中,小球藻可为细菌的生长、增殖提供__________。
(2)图1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对小球藻进行直接计数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计数时取小球藻培养液并稀释4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中方格面积:1/25mm2)进行计数,得到平均每个中方格中小球藻数量为25个。已知每个小球藻细胞干重约10-12g,则每升样品液中小球藻干重为__________g。
(4)根据实验结果,应选择__________作为最佳共生菌。在利用这种菌种进行连续生产时,某同学认为藻密度应控制在培养至第6天时对应的藻密度,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31、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冠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下图表示冠状病毒的复制过程。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正链RNA复制所需的模板是________,原料是四种游离的_________,需要ATP和_________等条件。
(2)正链RNA可直接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内的_____,此过程叫做_____。
(3)如果某负链RNA病毒,用(-)RNA表示,请推测它的子代病毒RNA是怎样复制的__。
(4)通过留取多种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进行_____(核酸或抗体)的检测。
(5)这次疫情带给我们许多思考,请就人和病毒(或其他生物)的关系谈谈你的想法_____。
32、图 1 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 2 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1)图 2 曲线甲代表_____;曲线乙中 Q 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
(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 X、物质 Y 浓度分别为 0.60 和 0.14,而海水中物质 X、物质 Y 浓度分别为 0.29 和 0.38(浓度单位均为 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____(吸收/排出)物质 X,可用图 1 中的____(a、b、c…)表示,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
(3)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____(a、b、c…)表示。
(4)若图 1 代表胰岛细胞的细胞膜,它将胰岛素分泌出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