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某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a、b和c构成了化合物m。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表示磷酸,b表示五碳糖
B.若c为尿密啶,则m为尿密啶核糖核苷酸
C.若c为胸腺密啶,则m在细胞中一般以单链存在
D.该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下图为雌性斯氏按蚊(2n=6)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含有3个四分体,可发生基因重组
B.乙中含有6个DNA分子,可能含有等位基因
C.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
D.斯氏按蚊卵巢内的细胞中可含有1个、2个或4个染色体组
3、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免疫学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粉过敏的人再次接触花粉时,才发生免疫反应
B.艾滋病病发时,病人体内不会再产生相应抗体
C.注射疫苗后产生的记忆B细胞能快速产生抗体
D.应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4、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
A.光能→ATP中的化学能→热能
B.光能→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糖类中的化学能
C.光能→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C3中的化学能
D.光能→叶绿素中的化学能→糖类中的化学能
5、某同学将形态和生理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随机分成6组制成临时装片,在装片上依次滴加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当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的剩余结构)的体积不再变化时统计结果如下表,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均保持生理活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 a | b | c | d | e | f |
蔗糖溶液浓度/(g·mL-1)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 0.50 |
实验原生质体体积/实验后原生质体体积 | 0.70 | 0.80 | 0.90 | 1.05 | 1.10 | 1.15 |
A.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B.实验前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0.35~0.40g·mL-1的蔗糖溶液浓度
C.实验后,a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b组
D.实验后,f组细胞的吸水能力比e组细胞的吸水能力强
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其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同位素标记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对比实验
C.分离叶肉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
D.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完全归纳
7、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发于20岁至40岁育龄期女性,多数患者面部会出现跨越鼻梁的蝴蝶状红斑,男女发病比达到1:9,可累及肾脏、心血管、肺、眼部等器官组织,显著增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下列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发病
B.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细胞
C.雌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D.长期使用免疫激活剂可缓解该病症状
8、下图表示的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ATP和ADP之间的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ADP,乙为ATP
B.酶1为ATP合成酶,酶2为ATP水解酶
C.能量1可为化学能,能量2来自光能、化学能
D.ATP和ADP在细胞中含量很高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
9、下图表示人体某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关系,①~⑤代表不同的结构或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主要由②③④构成
B.①属于细胞内液,其中的K+浓度高于②,Na+浓度则低于②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D.构成⑤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②③,①在体液中的占比大于②③④
10、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11、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
B.通过体液运输
C.微量、高效
D.激素作用后立即失活
12、下列有关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较高
B.适当浇水能促进植株对无机盐的吸收
C.血液中K+含量较低时会使动物出现抽搐
D.细胞中无机盐不能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
13、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浓度的细胞培养液中,并用不同的强度刺激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点时细胞膜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膜外
B.刺激Ⅱ并没有引起神经细胞膜外Na+内流
C.测得图示电位变化需将电流表的两电极连在神经纤维同一位置的膜内外
D.若降低培养液中钠离子的浓度,c的峰值下降,有可能不能引起膜电位逆转
14、如图表示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15、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不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PD-1抗体类药物能与PD-1结合,可使T细胞清除癌细胞。FBXO38是PD-1降解通路的一个关键酶,但对T细胞种类、数量无影响。研究者制备了一批敲除了T细胞FBXO38基因的小鼠,并给小鼠移植了黑色素瘤,结果发现肿瘤生长更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1抗体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B.这一批小鼠体内T细胞中PD-1的基因表达不受影响
C.每天给肿瘤小鼠饲喂一定量的PD-1抗体,可有效减少肿瘤细胞的数量
D.FBX038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的小鼠患癌症的概率高
16、运动营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某人运动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的变化,脂肪与糖类的供能比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肪和某些糖类是人体细胞内的重要储能物质
B.高强度运动前,适当摄入糖类,有助于保障运动供能
C.中等运动强度a点时,脂肪的消耗量等于糖类的消耗量
D.据图可知,随着运动强度增强,脂肪的供能比例逐渐降低
17、下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表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O代表神经元的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关于电表指针偏转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在b点刺激时,A1指针偏转两次,A2指针偏转一次②在b点刺激时,A1指针不偏转,A2指针偏转两次③在b点刺激时,A1指针不偏转,A2指针偏转一次④在f点刺激时,A1指针不偏转,A2指针偏转两次⑤在f点刺激时,A1指针不偏转,A2指针偏转一次
A.②④
B.②⑤
C.①④
D.③④
18、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19、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a~g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和d在光下形成,为三碳糖的形成提供能量
B.若减少g的供应,短时间内 e的含量将减少
C.f是三碳酸C3,R酶催化CO2的固定过程
D.去除棉铃可能会导致叶片光合速率下降
20、北京平谷区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2017年1月,当地政府启动了“生态桥”治理工程,将废弃枝条和落叶集中进行资源化处理,加工成优质有机肥后再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果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低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
D.有机肥中的化学能流入桃树,促进其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21、人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相邻的那个绿色觉基因能正常表达。当红绿色觉基因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时会影响色觉,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和性别决定密切相关
B.图示嵌合基因的形成可能发生在男性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
C.与红色觉基因较远的绿色觉基因不能表达可能与DNA甲基化有关
D.红色觉基因、绿色觉基因和色盲基因是复等位基因
22、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的DNA具有特异性,但其基本组成单位都相同
B.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C.DNA单链中有羟基和磷酸基团的末端分别称为5'端和3'端
D.细胞内的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而成
23、生理学的研究史中,狗、家兔、鸡都是良好的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此时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听铃声而不给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是无关刺激
B.班廷和贝斯特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以用来治疗狗的糖尿病
C.科学家用家兔做实验验证了家兔发育出雌性器官需要来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号,当信号缺失时,发育出雄性器官这一假说
D.摘除公鸡睾丸,一段时间后再重新植入睾丸,观察性状变化,此实验运用了减法和加法原理
24、科研工作者在不同时间调查了某种群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K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N值是调查的种群数量。据表分析错误的( )
调查时间 | N值 | 1-N/K值 |
S1 | 400 | 0.87 |
S2 | 1015 | 0.67 |
S3 | 1537 | 0.5 |
S4 | 2368 | 0.23 |
S5 | 2675 | 0.13 |
A.该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波动
B.S1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最快
C.(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
D.S1-S5期间,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
25、若下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
(1)若上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a为_______,b为_______,c为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用文字箭头绘制)。
(2)目前普遍认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
(3)氧气从血流上方到达a处含量_________。
26、科学家发现,一旦长颈鹿开始在一棵驼刺合欢树上吃叶子,10分钟之内,这棵树就开始在叶子里生产出一种毒素(单宁酸),量大时可以致命。所以长颈鹿在一棵驼刺合欢上啃叶子的时间,从来不会超过5—10分钟,一旦品尝出毒素的苦味,它们就踱向下一棵树。
(1)长颈鹿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消费者,决定其种群密度的种群特征有____________。
(2)单宁酸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信息。长颈鹿取食驼刺合欢,在二者之间除了实现信息传递外,还体现出生态系统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方面的功能。
(3)从进化角度分析,长颈鹿和驼刺合欢在相互影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为研究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分别给相同的番茄幼苗提供不同的温度,测定其在不同光照强度时相关数据,绘制曲线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分析图形可知,在30℃条件下,番茄幼苗的呼吸速率为 mmol/h。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更适合番茄幼苗的生长的温度是 ℃。
(2)若番茄幼苗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2 klx、温度为20℃条件下,其___ _(能/不能)正常生长。
(3)该研究小组还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番茄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内 引起的;实验4-8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内 引起的。
28、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说明体内血糖浓度____,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所以通过____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出现面色苍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
(2)神经元(细胞)通常分为三类,参与构成感受器的是____,参与构成效应器的是________。
(3)机体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通过_____被运送到全身各处,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着下丘脑—________ 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29、尿素作为主要的化肥种类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处理含尿素废水的方法有3种:化学热力学水解法、微生物水解法及脲酶水解法。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目标菌)。回答下列问题。
(1)给农作物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___________元素,过量施用随水土流失后易造成水体污染,这种现象叫水体富营养化。为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添加KH2PO 4和Na2HPO4, 其作用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运用固定化脉酶技术处理含尿素废水时应采用___________法对脲酶进行固定化。
(2)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关键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3)为对分离得到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常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酚红试剂,若菌落周围出现___________,可以初步鉴定该种细菌为目标菌,其原理是___________。现上述变化,选出分解尿素能力强的菌种的思路是___________。
30、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2参与_____的形成。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关于图中细胞描述正确的_____(多选)
A.1号结构的DNA含量倍增
B.3号结构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4号结构分解葡萄糖
D.7号结构发生卡尔文循环
E.10号结构将参与细胞板的形成
(3)实验室有浓度为10%的5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蛋白质溶液和⑤氯化钾溶液,其中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有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4)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5)若该图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31、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导致老年性痴呆。此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β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聚集沉积形成斑块。请回答问题:
(1)组成Aβ的主要化学元素为________。
(2)Aβ由淀粉样前体蛋白(一种膜蛋白)水解形成,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淀粉样前体蛋白先后经过________的催化作用,切断氨基酸之间的________(化学键)而形成Aβ,每经此过程生成1分子Aβ需要________分子水。
(3)Aβ的空间结构如图2。许多证据表明,Aβ在健康人的大脑中有营养神经的作用。但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Aβ产生量过多,可形成不同的Aβ聚集体(图3为含12个Aβ的聚集体),产生神经毒性并最终使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衰退的症状。可见,蛋白质功能的实现,是以其________为基础的。
(4)综上所述,请你提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a:用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原平台水域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 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
组别 | 醋酸铅溶液浓度 /g·L-1 | 脑组织铅含量 /g. Gprot-1 | AchE活性/U·mgprot-1 | 到达原平台水 域时间/s |
① | 0 | 0.18 | 1.56 | 22.7 |
② | 0.05 | 0.29 | 1.37 | 23.1 |
③ | 1 | 0.57 | 1.08 | 26.9 |
④ | 2 | 1.05 | 0.76 | 36.4 |
请回答: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通过该指标可判断④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其可能原因是:脑组织铅含量增高,导致Ach水解速度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弱。
(2)已知大鼠能够到达原平台水域是由于形成了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若对大鼠的神经纤维进行切断、麻醉等处理,就会发生传导阻滞或丧失传导功能等现象,由此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3)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