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酸甲和核酸乙是两种类型的大分子物质,这两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种核酸含有三种完全相同的基本组成单位
B.一般来说,核酸甲是双链,核酸乙是单链
C.生物的遗传信息只能储存在核酸甲中
D.细胞中两种核酸的分布是相同的
2、科学家发现,小鼠的抑郁行为与星形胶质细胞释放ATP的多少有关。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B.图中的a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图中的A代表腺嘌呤, b、c为特殊的化学键
D.ATP的“A”与RNA中的碱基“A"表示同一种物质
3、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被誉为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属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该物种已在地球上生存2500万年,图是的骨骼照片,经过长期的进化,产生了适应水中生活的各种特征,下列有关进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江豚的绪、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骨骼比较,可以作为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B.长江中所有江豚个体所含有的控制继形状的基因,叫做江豚的基因库
C.长江中所有江豚之间可以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所以它们是一个物种
D.江豚进化过程中,其他物种和环境会因为江豚的进化而进化
4、巯基和二硫键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极为重要.研究发现,当细胞受到冰冻时, 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一SH) 氧化形成二硫键(一S—S一)。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到肽键的变化
C.抗冻植物的抗巯基氧化能力较强
D.结冰后产物总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未结冰有所下降
5、《晋书·车胤传》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ATP
C.蛋白质
D.脂肪
6、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局部模式图,A~D分别代表与新陈代谢相关的四大系统,①②③为体液的组成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细胞内液,不属于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液体
B.①②③相比较,CO2含量最高的是③,最低的是①
C.A、B、C分别代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内环境稳态需要机体不同系统分工合作、协调配合
7、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我国运动员谢震业、葛曼棋分别夺得田径男子、女子100米决赛金牌。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肌肉酸胀、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乳酸释放使血浆pH快速下降
B.血浆CO2浓度升高直接刺激呼吸肌使呼吸加深、加快
C.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胃肠平滑肌的蠕动减慢
D.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8、细胞的生命历程都要经过生长、增殖、衰老和死亡几个阶段。衰老死亡的细胞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同时新生的细胞也不断从相应的组织器官生成,以弥补衰老死亡的细胞。成骨细胞是骨发生和骨形成的重要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老年人骨折后愈合的慢,与成骨细胞的衰老有关
B.细胞中的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会延缓细胞衰老
C.端粒DNA的缩短会损坏DNA从而使细胞活动异常
D.细胞衰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9、细胞可以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线粒体也可以不断地分裂和融合。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B.细胞可通过溶酶体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
C.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与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有关
D.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车间”,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下列过程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
A.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C.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D.抗原和抗体结合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11、某校高中学生在进行仙海湖的水质调查中发现了草履虫、眼虫、变形虫和颤藻四种单细胞生物,下面有关四种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B.上述四种生物的细胞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草履虫、眼虫、变形虫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眼虫和颤藻都有染色体和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1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酸、脂肪含有C、H、O、N等元素
B.磷脂是动植物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C.植物细胞中主要的二糖是乳糖和麦芽糖
D.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13、动物受伤后总会舔舐伤口,是因为其唾液内含有一种叫作神经生长因子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杀死细菌,预防感染并加快伤口愈合。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脊髓、胸腺、脾脏、淋巴结都属于免疫器官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
C.识别出癌变细胞并对其加以清除,依赖的是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D.动物唾液中的这种杀菌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1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数量不一定会立即下降
B.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
C.标记重捕法适合用来调查兔子、田鼠和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D.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15、组成DNA的碱基是( )
A.AGCU
B.BGCT
C.AGCT
D.TAGU
16、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上的相应离子通道打开
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
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17、运动生物化学研究发现:在跑步开始的5min内,心跳显著加快,心脏泵血加剧,但其程度是不均匀的,被称为“心脏适应期”。跑步持续5min后,心脏已经适应,心搏有力,泵血均匀,并随时根据运动量的大小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跑步20min以内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体内储存的糖原,跑步20min以后,糖原大部分被消耗,供能的主要物质转变为体内的脂肪。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以减肥健美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20min
B.以锻炼心肺功能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5min
C.在有氧运动中,糖和脂肪都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有氧运动中脂肪氧化分解供能比等质量糖类氧化分解供能少
18、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将其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该过程中外表皮细胞的原生质体(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19、下列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人体内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D.氨基酸仅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就可形成蛋白质
20、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激素由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
B.甲状腺、性腺和胰岛的分泌活动都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调控轴的调节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血糖平衡和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都存在负反馈调节
21、雄蚕(ZZ)与雌蚕(ZW)相比具有食桑少、出丝率高和丝质优等特点。研究人员通过诱变和一系列杂交实验创建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性的1对性染色体上分别带有2个不等位的隐性纯合致死基因a和b,会导致家蚕在胚胎期致死,不能成功孵化。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普通家蚕杂交,过程如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普通家蚕 W 染色体上不含致死基因的等位基因
B.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才导致雌蚕胚胎期致死
C.平衡致死系产生雄配子时发生染色体互换导致①现象
D.创建平衡致死系时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可能导致②现象
22、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其中光、温度和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绿光和蓝紫光
B.有的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是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C.植物的根和茎可通过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感受重力刺激
D.环境因素会影响基因表达的调控,也会影响激素的产生和分布
23、一位病人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但他听不懂别人说话,连自己的话也听不懂。该患者大脑病变的区域是( )
A.W区
B.V区
C.S区
D.H区
24、2023年6月10日,青岛能源所以蓝细菌为平台,应用合成生物技术和系统生物技术重塑蓝细菌细胞的光合代谢网络,构建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的细胞工厂,揭示了决定葡萄糖高产的分子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细胞在结构上与水绵接近
B.蓝细菌细胞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
C.蓝细菌的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D.蓝细菌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25、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膜,这一特性与细胞膜上的[ ]__________有关,血液透析膜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把肾功能障碍病人的血液进行废物透析处理。
(2)把两种不同种类的海绵细胞混合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同种的海绵细胞能结合在一起,这种识别作用主要是由图中的[ ]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若图甲表示人体神经细胞膜,则可表示该细胞Na+外排、K+吸收的分别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上述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填“乙”或“丙”)所示曲线。
26、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是最常见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某学生兴趣小组用真空渗水法探究影响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方案如下表。
组别 | 实验条件 | 30min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片) | ||
温度 | 光照强度 | NaHCO3浓度 |
| |
组1 | 20℃ | 80W白炽灯 | 2% |
|
组2 | 10℃ | 120W白炽灯 | 2% |
|
组3 | 20℃ | W白炽灯 | 2% |
|
组4 | 30℃ | 120W白炽灯 | 2% |
|
组5 | 20℃ | 40W白炽灯 | 2% |
|
组6 | 20℃ | 80W白炽灯 | 1% |
|
组7 | -℃ | 80W白炽灯 | 0% |
|
(1)为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将组3中的白炽灯亮度控制为_________W。为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将组7中的温度控制为__________℃。
(2)依据真空渗水法实验的基本原理,本实验可根据________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弱,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产生的____________会积累在细胞间隙。此阶段为光合作用的另一阶段提供____________。
(3)为确定叶圆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可先提取色素,然后用____________吸取少量滤液,在滤纸条上进行点样后再进行层析分离。滤纸条需用预先____________过的定性滤纸剪成。
27、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类毒素是-种致病性极高的神经麻痹毒素,该物质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上图所示的片段中,共有__________个肽键,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从左向右数,第三个氨基酸不同于其他氨基酸的基团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肉毒类毒素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过程而成的;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
(3)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I.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 ②检测花生子叶细胞内的脂肪颗粒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 ④生物组织中淀粉的检测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请选择在实验①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0.1g/mLNaOH ②0.1g/mLNaCl ③0.01/mLCuSO4④0.05g/mLCuSO4⑤分别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3)实验②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____________。
Ⅱ.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性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可能有葡萄糖存在?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实验材料:葡萄糖溶液、正常尿液、待测尿液、斐林试剂甲液、NaOH、斐林试剂乙液、CuSO4、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3;
(4)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相应的液体1号加2mL葡萄糖;2号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号加2mL特测尿液。
(5)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新制的____________试剂1mL,并在50-65℃中水浴2分钟。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6)1号试管的现象是出现____________;2号试管不出现上述现象;3号试管产生与1号试管相同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⑥是________,②是 ______________。
(2)图中结构④___________,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图中结构⑤_______,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 的主要场所。
(4)图中结构①是__________,其中的细胞液含有多种物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渗透___________(填“失水”或“吸水”)。
30、入侵植物通过3种途径影响食物网:一是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通过上行效应按照原有的路径进入土著食物网:二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或者转变流通路径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三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造成食物网中各级消费者的种群密度和行为活动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下图灰色部分表示入侵前土著食物网的物种组成,空心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后食物网的物种组成。
(1)三种途径中表示入侵植物不能被土著草食者摄食,而是通过引入新的草食者而产生新的食物网结构的是途径_______,如果食物网中广食性的植食性动物较_______ (多/少),则入侵植物主要以途径I作用于食物网。
(2)途径I中C和N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途径Ⅲ中C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_______。
(3)入侵物种紫茎泽兰所到之处排挤当地植物,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演替。
(4)以下案例是通过途径Ⅲ影响食物网的有_______。
a.裂稃燕麦入侵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半干旱草原后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
b.林下入侵植物葱芥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泌植物毒素芥子油苷抑制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从而影响到土著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变森林群落组成。
c.穗状狐尾藻入侵河口湿地后,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觅食和庇护场所,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
d.澳大利亚北部的入侵植物大含羞草可被当地多种植食性昆虫可以利用,其叶片能够被57种昆虫取食,茎被49种昆虫取食,花和根各被2种昆虫收食。
(5)空心莲子草凭借其特殊的克隆特性,快速生长繁殖并入侵多种生境。空心莲子草入侵某地区后,其生长迅速,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_______。如果要控制空心莲子草种群密度,除了人工除草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31、甜橙是重要的果品和香料植物,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分布,人们不仅可以用甜程制备果酒,还可以从甜橙中提取甜橙油。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在分离和纯化酵母菌时对培养基要采用 __________灭菌,在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酵母菌时,需要不断振荡和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甜橙果酒时,先要对甜橙榨汁并调整甜度,然后将调整好糖度的甜橙果汁放90℃恒温水浴锅内,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获得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较低,而酵母菌的数量却很多,则导致该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甜橙皮中提取甜橙油的一般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该方法提取甜橙油时首先要用1.7%的石灰水浸泡6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榨后为了使甜橙油易与水分离,应加入相当于甜橙皮质量的__________________ 。
32、下面(1)(2)(3)(4)四幅图分别是叶绿素、血红蛋白结构中的血红素、ATP、胰岛素原和胰岛素分子的平面结构图,请据图判断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据(1)图可知植物缺Mg会通过影响光反应使C3浓度升高 |
B.据(2)图可知血红蛋白肽链的形成不经脱水缩合过程 |
C.(3)图中1、3是高能磷酸键,2、4不是 |
D.据(4)图可知胰岛素原水解形成胰岛素所需的水分子中的氢用于形成胰岛素分子中的-NH2和-CO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