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袋装酸奶中的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CO2,会产生胀袋现象
B.适时排水能促进根系呼吸作用,有利于根吸收大分子有机物
C.低温或低氧环境都能抑制水果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
D.浅表性伤口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有利于伤口恢复
2、DNA分子中的胞嘧啶被选择性的添加甲基基团而发生DNA甲基化,甲基化修饰的基因往往不能表达。 已知鼠的灰色(A)与褐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图表示部分被甲基化的 DNA片段及遗传印记对小鼠等位基因表达和传递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小鼠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色:褐色=1:1
B.从图中雄配子的形成过程可断定 DNA 甲基化是不可以遗传的
C.甲基化后的 DNA在复制时,碱基配对的方式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不发生改变,而生物的性状可发生改变
3、感染甲型HIN1流感病毒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机体在清除病毒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向B淋巴细胞呈递病毒抗原信息
B.B细胞活化需要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分别与其结合
C.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病毒侵染的靶细胞
D.体液中的病毒可以被抗体结合或被巨噬细胞吞噬
4、嫩肉粉中的酶能够对瘦肉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瘦肉口感鲜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嫩肉粉在炒肉过程中加入能使瘦肉口感鲜嫩
B.嫩肉粉中的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嫩肉粉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酶是淀粉酶
D.嫩肉粉中的酶水解有机物时提供的能量有利于瘦肉变熟
5、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人们采用生态足迹定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生态足迹比次级消费者生态足迹大
B.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口基数
C.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
D.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碳排放,降低了生态足迹
6、寒冷刺激可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还可使( )
A.副交感神经兴奋
B.肾上腺皮质释放肾上腺素
C.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D.甲状腺活动增强
7、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吐分泌蛋白分解酶会使细胞膜的面积变小
B.人体细胞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与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方式相同
C.胞吞胞吐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但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在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8、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苗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B.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
C.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D.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
9、在光照恒定、温度最适条件下,某研究小组用图1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小时内密闭容器中CO2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叶绿体中ATP从基质向类囊体膜运输
B.该绿色植物前30分钟真正光合速率平均为64 ppm CO2/min
C.适当提高温度进行实验,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将不变
D.若第10min时突然黑暗,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在短时间内将下降
10、下列有关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英格豪斯把带叶的枝条放入水里,发现绿叶只在阳光下产生气体
B.将充分暗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一半光照,光照部分遇碘处理后变蓝
C.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在暗处进行局部光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放氧部位是叶绿体
D.用透过三棱镜的光投射到水绵的带状叶绿体上,绿光区域聚集了大量好氧细菌
11、野生山樱桃种子休眠期脱落酸含量高,抑制其萌发。为提高其发芽率,研究人员开展了实验研究,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解除脱落酸的抑制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赤霉素的浓度
C.图示数据中500mg/L的赤霉素处理48h对山樱桃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
D.适当增加处理时间能有效促进山樱桃种子的萌发
12、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13、某同学欲探究两种不同品种的红心萝卜幼根的吸水能力。取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下,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高于红心萝卜B
B.将处于丁状态的红心萝卜A和B同时放入清水中,二者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C.蔗糖溶液浓度大小的排序为乙>丁>甲>戊>丙
D.由于细胞壁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处于丙状态下的红心萝卜A不会无限吸水
1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
②细胞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③中心体只存在动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有关
④生物体内所有的膜结构统称生物膜,不同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相同
⑤利用差速离心法能将细胞膜破坏后的细胞匀浆离心得到各种细胞器
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是因为紫色色素遮盖了叶绿体中叶绿素的绿色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③⑥
15、日常生活中,医生建议外伤患者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某同学不慎右足底被刺伤,因伤口小不以为意,未做任何处理,10天后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出现肌肉痉挛、喉头阻塞等症状,确诊为破伤风(病原体是破伤风杆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破伤风杆菌进入机体后,抗原呈递细胞会将其加工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B.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C.此人治愈后,当其再次接触到破伤风杆菌时,通常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D.对此人立即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是一种及时、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16、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中调查的是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B.乙中的S₁是最佳取样面积
C.甲和乙中的调查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甲中的调查方法对象只能是植物
17、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富含脲酶的细菌,可通过脲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是目前已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幽门螺杆菌的DNA和RNA集中分布在拟核区域
B.幽门螺杆菌利用宿主核糖体合成脲酶
C.幽门螺杆菌合成脲酶的过程中消耗水
D.幽门螺杆菌在菌体周围形成的“氨云”可中和胃酸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B.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根本上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C.生长素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程度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异
D.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19、为治理城市某区域被污染的水体,科研人员通过引进河水、设计湿地景观、优化植物种植等,建成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A水区域种植挺水植物芦苇,B、C区域种植沉水植物黑藻、苦草等,图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B.与引水口相比,排水口水样中氮、磷含量明显下降
C.该区域污水治理过程中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协调原理
D.该湿地景观公园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20、研究者分别给不同组别的母鼠注射李斯特菌,发现未怀孕组母鼠产生的抗体有乙酰化修饰,无法对抗李斯特菌;而在妊娠后期组及产后组母鼠的血清中,这些抗体发生去乙酰化,可以清除李斯特菌,并且能够经血液或者母乳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李斯特菌后合成并分泌相应抗体
B.乙酰化或去乙酰化会影响抗体的结构进而影响功能
C.经母乳传给后代的抗体会参与机体内的特异性免疫
D.该研究表明孕妇接种疫苗及母乳喂养具有积极作用
21、黏菌素是一种强大的抗生素,通常作为治疗危险“超级细菌”的最后方法。然而近年来, 科学家发现有一种能抵挡黏菌素的超级细菌,并检测到这种细菌的质粒上带有粘菌素抗性 的“MCR-1”基因。下列关于“MCR-1”基因产生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
A.超级细菌自身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MCR-1”基因
B.黏菌素诱导超级细菌发生有利突变,产生了“MCR-1”基因
C.超级细菌之间进行有性生殖,经基因重组产生了“MCR-1”基因
D.黏菌素进入超级细菌体内,破坏其染色体结构,产生了“MCR-1”基因
22、基于对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上有巨大的膜面积,有利于充分吸收光能
B.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C.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的叶绿体吸收了绿光
D.在叶绿体基质中CO2的固定过程需要消耗NADPH和ATP
23、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③、⑦和⑧会改变视野的亮度
B.低倍镜观察时,应缓慢下降镜筒直至看清物像
C.更换⑤进行观察之前,应升高镜筒以防损伤镜头
D.高倍镜观察时,应逆时针旋转②④使镜筒下降
24、通过体外受精培育小鼠的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是先用雌激素使雌鼠超数排卵,再从输卵管或卵巢中采集卵子
B.②过程发生了有性生殖,此过程中常见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③过程是体外胚胎早期发育,④过程是将培养至囊胚或原肠胚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
D.②过程发生受精作用,受精的标志是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
25、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细胞工程和生态工程的有关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的目的基因,可以___________,也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得。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___________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___________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多次。
(2)胡萝卜的组织培养的实验中要注意将外植体进行___________(“消毒”或“灭菌”)。愈伤组织形成后,要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___________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诱导出试管苗再移栽大田,培养成正常植株。
(3)对于小鼠、兔和家畜可用___________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这种获得卵母细胞的方法叫___________。
(4)“三北”防护林在最初阶段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导致偶然滋生的松毛虫肆虐一时,原因是没有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26、糖类和蛋白质都是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图一为糖类的概念图,图二是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
(1)据图一,如果某种单糖A为半乳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________。
(2)据图一,如果多个某种单糖A经缩合反应形成物质③作为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③是________;如果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作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则合成③的场所是_______。
(3)据图一,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胸腺嘧啶,则形成的物质②是________,它是构成________(中文名称)的基本单位。
(4)据图二,如果A蛋白参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_______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若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称为________,试举符合该运输方式的一个例子:________。
27、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I、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它是_____________。
(2)图中A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B主要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
(3)图中Y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
(4)上述大分子物质中不存在于SARS病毒中的是_____________(填图中的符号)。
28、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为主的异质性病症,症状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等,以过敏性哮喘为主。图(a)为过敏原引发过敏性哮喘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因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上述免疫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
(2)过敏原引发过敏性哮喘的过程中,IgE特异性地吸附在肥大细胞上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3)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探究SO2对重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影响,研究者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如下表。各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IgE的含量。
探究SO2对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的影响实验处理过程
实验处理 | A | B | C | D |
暴露在10mg/m3SO21小时/天,连续7天 | - | + | - | + |
a | - | - | + | + |
注射200μL生理盐水 | + | + | - | - |
注:+表示进行处理-表示未进行处理
①完善上述表格实验处理中的a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改善过敏性哮喘的措施:_____________。
29、如图是人体细胞内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联系简图,物质甲、乙、丙均为大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物质甲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则单体1是____________。
(2)若物质乙是细胞结构蛋白,物质丙是遗传物质,则单体2不同种类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的不同,物质丙分布在人体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
(3)细胞内可能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作用的物质是上图的____________。
(4)若物质乙和物质丙组成结构丁,结构丁是原核细胞与人体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则结构丁是___________(填功能),物质丙彻底水解的产物有____________种。
30、乙醇燃料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公认可降低环境污染和取代化石燃料的主要资源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降解为小分子糖类,经酵母菌发酵即可生产。下面是分离、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部分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这说明寻找目的菌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分离牛羊等动物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时需要以_____________作为培养基的唯一碳源;从异化作用类型分析,培养该菌时必须提供无氧条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如何证明培养基配制操作过程合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染料,然后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___来筛选目的菌。
(3)初步分离后,还需进行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固体发酵和_____________。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④表示为组织间隙中的______________;①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____;③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_______。
(2)以上① ﹑ ③ ﹑ ④合称_______________液,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①与④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①中含较多的_____________。
(4)①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细胞外液__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32、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大量获得针对甲型H1N1病毒的抗体,并可用于临床治疗,如图表示制备该抗体的设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入甲型H1N1病毒抗体基因的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转入甲型H1N1病毒抗体基因的牛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甲型H1N1病毒抗体,在基因表达中,甲型H1N1病毒抗体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位点。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技术,培养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Ⅰ最可能是__________细胞,Ⅱ代表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制备单克隆抗体也可以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不同,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细胞融合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进行处理,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