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探究慢性压力对学习与记忆的影响,连续多天对果蝇施以不可预测的震荡刺激。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果蝇运动能力及嗅觉学习能力下降,脑内多巴胺含量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蝇是良好的遗传学研究及行为学研究材料
B.连续不可预测的震荡刺激对果蝇造成慢性压力
C.实验组果蝇行为变化与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无关
D.若长期脑内多巴胺含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抑郁
2、一位30岁男性患者,2天前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理指标 | 测定值 | 正常值 |
腋下体温/ ℃ | 38.9 | 36.0~37.4 |
白细胞计数/L | 13.5×109 | (4~10)×109 |
血钠浓度/ (mmol·L-1) | 180 | 140~160 |
A.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8.9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发病期间患者会因为腹泻出现脱水,因此血钠浓度升高
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D.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3、“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育种时,需要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B.单倍体育种时,需要对 F1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组织培养
C.胚胎移植前,需要对来自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进行质量筛查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筛选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正确应用,下列有关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途径——同位素标记法
B.细胞学说的建立——不完全归纳法
C.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荧光分子标记法
D.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概念模型法
5、某植物体可以完成如图反应,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蔗糖水解的过程
B.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能增加氨基和羧基的数目
C.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不可表示麦芽糖水解的过程
D.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水解产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6、反射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之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一定都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B.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建立的
C.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7、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分子
B.红细胞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有的蛋白与多糖结合,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C.红细胞膜上有的蛋白质可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关
D.红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协同进化指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
9、“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由PANX1基因突变引起人类单基因遗传病。PANX1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在女性中表现为不孕。某女子婚后多年不孕,确诊为该病患者,家庭遗传系谱图如图,基因检测显示1、4、6号含有致病基因,2、3、5号不含致病基因。据此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10、假如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O2N)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O2N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分别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多肽中含3个苯丙氨酸、1个赖氨酸
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6、30、48位
C.短肽D、E的氧原子数之和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比增加1个,氮原子数减少2个
D.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4条短肽和2个氨基酸
11、观察下列核苷酸甲和乙的结构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组成核苷酸甲的碱基有4种,分别是A、G、C、U
B.核苷酸甲或乙都不能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C.以核苷酸乙为基本单位合成的大分子是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
D.洋葱细胞的遗传物质被彻底水解后,会得到8种产物
12、“晓月蛙鸣荷塘行,淡香扑鼻清溢流。”“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荷塘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研究荷塘中哪些种群占优势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
C.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青蛙的种群密度
D.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13、研究人员发现,交配后的雌螳螂会吃掉雄螳螂来补充营养,这是一种叫做“性食同类”的生物学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螳螂与另一种昆虫的生态位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位宽度与种内竞争成正比,重叠区与种间竞争成反比
B.生态位分离仅与该群落中物种之间协同进化有关
C.生态位分离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性食同类”现象本质上属于捕食现象
1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系统,但并不完全自主
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15、一位患有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妇女(其父亲与丈夫表现型正常)想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医生建议对极体进行基因分析,筛选出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采用试管婴儿技术辅助生育后代,技术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判断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可选择极体1或极体2用于基因分析
C.自然生育患该病子女的概率是25%
D.极体1可能含有0或1或2个致病基因
16、鲜羊奶中含有化合物C12H22O11和C1864H2 012N165O2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合物C12H22O11不可能是脂肪
B.化合物C12H22O11不可能是蔗糖
C.C1 864H2 012N165O221最可能是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或核酸
D.C1 864H2 012N165O221的基本组成单位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17、嗜热链球菌(一种乳酸菌)广泛用于生产酸奶。近日发现的一种新型嗜热链球菌可合成乳糖酶,释放到胞外分解乳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提高酸奶品质。叙述正确的是( )
A.酿制酸奶时需为嗜热链球菌提供密闭环境
B.嗜热链球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
C.乳糖酶经过链球菌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才能分泌到胞外
D.新型嗜热链球菌通过增加酸奶中蛋白质含量以提高其品质
18、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C.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合成和分解没有任何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能够加快物质的循环过程
19、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这种缝合线就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下列关于胶原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胶原蛋白之所以被人体吸收是因为已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有些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
C.水解后的蛋白质与变性后的蛋白质都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核糖体上合成胶原蛋白时,产生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20、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流动情况,部分结果如图所示,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3.192×104J·m-2·a-1
B.清除幽蚊幼虫可能有利于鲈鱼增产
C.上述食物网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20%
D.太阳鱼捕食摇蚊幼虫,摇蚊幼虫食用太阳鱼的粪便,如此可实现能量在两者之间的循环流动
21、下图表示ATP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代表的是腺嘌呤,②代表核糖分子
B.刷烈运动时肌细胞中ATP的含量远大于静息状态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
C.ATP分子断掉④与⑤后变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④与⑤间化学键的断裂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22、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的浓度和用量等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1号与2号对照可知加热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3、下列有关免疫失调和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侵染初期就丧失免疫清除功能
C.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D.可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
24、感染甲型HIN1流感病毒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机体在清除病毒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向B淋巴细胞呈递病毒抗原信息
B.B细胞活化需要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分别与其结合
C.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病毒侵染的靶细胞
D.体液中的病毒可以被抗体结合或被巨噬细胞吞噬
25、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储存。科学家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细胞,获得耐储存番茄。作用机理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称为____________。
(2)图示科学家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到番茄细胞的__________上,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因为Ti质粒的_________片段有转移能力。
(3)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成功导入番茄细胞后,通过________技术培育出转基因番茄植株。转基因番茄耐储存的机理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表达的_______过程受阻。如果在转基因番茄中采用__________技术检测到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但番茄果实依然软化不耐储存,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面是关于生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问题。请回答∶
(1)一般来说,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马铃薯的块茎在缺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乳酸。该过程中_____(填"有"或"无")CO2 产生。马铃薯块茎可作为世界名酒伏特加的酿制原料,请分析其酿酒原理∶__________。
(3)真核生物绿藻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产生 H2其原理是[H]在产氢酶的作用下可以产生 H2,绿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和_____。产 H2 的过程中,叶绿体中产生的部分[H]转变成H2会导致绿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导致有机物生产量减少。
27、下图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测定装置图及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玻璃瓶中的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2)测定光合速率时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即是 (“净光合速率”或“实际光合速率”)。
(3)测定呼吸速率时,整个装置必须放在________环境中,单位时间内毛细管内的水滴 (“左”或“右”)移的体积即是呼吸速率。
(4)曲线图中a点形成的原因是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时刻是 点(填曲线图中的字母)。
(5)d点形成的原因是 ;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6)利用上述实验装置,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1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1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若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会 (“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7)酸雨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受到酸雨侵蚀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会降低。请问:受到酸雨侵蚀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主要是因为光反应产生的 减少,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 。
28、我国盐碱地规模大,但主要粮食作物难以生长。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普通水稻(2n=24)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案,据图回答:
(1)过程①所示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 ,“γ射线”属于______________诱变因子,应处理萌发的种子而不是干种子,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_______________ 。
(2)若过程①处理并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经基因检测是由于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经过程②一代自交、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 1/3,则经过第二代、第三代自交并筛选获得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分别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过程③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表现出_____________ 的特点,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一般是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
(4)互花米草是我们常见的耐盐植物,在南通沿海滩途大量分布。有人尝试利用互花米草与水稻杂交获得耐盐水稻,但很难成功,这是因为互花米草与水稻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 。
29、胡杨叶形多变,随个体生长发育,植株出现条形、卵形和锯齿形叶(如图从左边起依次是条形、卵形和锯齿形叶)。某科学家通过实验检 测相同条件下不同叶形的胡杨叶的部分生理指标,得到数据见下表。
(说明:图中单位为光量子密度,其中光饱和点和补偿点的数据是不同光强所转换成的数值)
请根据表格数据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胡杨随个体生长发育,植株出现不同叶形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论叶形如何,光合作用产生还原氢的场所都是______________,而且这些还原氢也都用于暗反应的______________过程。
(3)3种叶形的叶片中,最不适合在高光强条件下生长的是___________。
(4)卵形叶最大真正的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0、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______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 _____________→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因为盐的浓度过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31、已知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红眼与白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都不位于Y染色体。为了研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者用多只长翅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雌蝇:长翅红眼:短翅红眼=3:1,雄蝇: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6:3: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长翅的基因为_____性基因,且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控制翅形和眼色的两对性状遵循_____定律,其依据是__________。
(3)亲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让F1中所有长翅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短翅白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验证亲代长翅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的过程___________。
32、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在基础生物学、畜牧学和医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科研人员对绵羊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开展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的获取:从屠宰场绵羊卵巢采集卵母细胞,在培养液中培养至____________________期后,转移到受精液中进行受精。培养24h后,若用显微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卵子已经完成受精作用。为了提高受精效率,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卵子,分离外层的卵丘细胞。
(2)胚胎的分离和培养:挑选正常发育的胚胎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液的成分除了含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营养成分。为了使胚胎干细胞维持不分化状态,可以把胚胎与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共同培养。
(3)干细胞的鉴定:基因A是干细胞多能性的标志基因,在全能干细胞中高效表达。科研人员从某一代绵羊干细胞提取总RNA,单位时间内经过逆转录-PCR的方法获得大量的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标志基因的转录水平鉴定干细胞的分化状态。逆转录-PCR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