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
B.R基上的氨基有16个
C.该肽链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氨基
D.在合成该物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250
2、在自然界中,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猎物种群对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图中a点对应的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该曲线模型的数量变化说明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D.自然群落中并非所有的捕食者和猎物种群数量变化都符合上图曲线模型
3、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生物催化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部细胞的质膜上具有新冠病毒S蛋白识别的受体蛋白
B.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上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丰富
C.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需要生物膜上受体蛋白的参与
D.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结合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唯一形式
4、番茄的生长过程中,在标准的生长光中添加远红光(FR)会触发一系列光形态发生响应,合称避荫综合征(SAS)。为研究额外的FR对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将番茄分别生长在150mol·m-2·s-1红光+蓝光(RB)和150mol·m-2·s-1红光+蓝光(RB)同时添加30mol·m-2·s-1(FR)光照条件下。4个月后,检测番茄的生长和发育参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远红光(FR)和植株是否被修剪
B.远红光(FR)通过提高干重向果实分配比率促进果实的生长
C.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光受体)通过感知远红光(FR)直接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D.果实作为积累糖类的“库”,其干重的增加是以牺牲叶“源”为代价的
5、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B.在0℃左右时,酶的空间结构仍然很稳定
C.最适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高,此时酶为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最多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无关变量是酶浓度、pH等
6、糖皮质激素(GC)是肾上腺皮质合成的类固醇激素,被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而长疗程和大剂量GC给药不仅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还会直接抑制肾上腺合成和分泌GC.已知GC的分泌还受昼夜节律变化和应激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口服进行GC给药,肾上腺细胞也存在GC受体
B.GC对CRH和ACTH的释放均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C.推测GC可能具有减弱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D.昼夜节律变化或应激引起GC分泌的过程不涉及神经调节
7、下列关于H7N9病毒和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核糖体
B.都有增殖能力
C.都有细胞质
D.都具有细胞膜
8、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9、实验室小鼠只有在亮灯后触碰杠杆,才能得到食物。经过反复训练,灯光会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过反复训练可能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
B.小鼠触碰杠杆获取食物的行为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C.灯光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的现象是条件反射
D.灯光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小鼠触碰杠杆
10、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细胞生活在d中
B.b和c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d
C.b、c、d三种体液含量之和大于a
D.血红蛋白、抗体和激素都是组成d的成分
11、下列有关细胞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因此无细胞骨架
B.用纤维素酶破坏细胞骨架后,细胞的形态将发生变化
C.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网架结构
D.细胞骨架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2、下列与表观遗传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在形态、生理等方面截然不同与表观遗传有关
B.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都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生物的表型
C.DNA 和染色体的组蛋白都可能通过修饰作用影响基因的表达
D.表观遗传没有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所以不能遗传给后代
13、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X、Y(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C点后种群数量降低,则可能与培养液中代谢废物的积累等有关
B.曲线X、Y是实验小组建立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物理模型
C.只要保证培养液中营养充足,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一定是X
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低
14、莴笋又称莴苣,是一种双子叶植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莴苣种子播种时,覆土会降低发芽率
B.莴苣种子发育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现了莴苣种子的全能性
C.高浓度生长素抑制莴苣种子萌发,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莴苣种子萌发
D.可以使用高浓度的生长素去除莴苣地中的单子叶杂草
1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是机体内未发生分化的细胞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的细胞器种类增加
C.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均不同
D.凋亡过程有部分基因活跃表达,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
16、在生物合成上,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易形成赤霉素;短日照条件下,在光敏色素参与下形成脱落酸;特殊情况下,甲瓦龙酸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也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B.甲瓦龙酸合成不同的植物激素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夏季日照长易形成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开花和果实发育
D.根冠细胞受到光刺激时,在光敏色素作用下也会产生脱落酸
17、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分子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18、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发现,激素甲可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乙可促进叶绿素合成,延缓叶片衰老;丙可促进气孔关闭,可维持种子休眠;丁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B.乙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C.丙可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以对抗干旱环境
D.丁的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19、“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引自《黄帝内经》)。一些人长期精神忧郁,则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其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细胞都具有多种不同的受体
B.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糖皮质激素可影响CRH和ACTH的分泌,对胰岛素的分泌无影响
D.多种信息分子形成的复杂网络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相对较高。冬小麦籽粒晾晒时几乎失去全部自由水使水分降到12.5%以下,可入仓长期保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小麦籽粒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
B.冬小麦籽粒在晾晒后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形式存在
C.晾晒后的小麦籽粒已失活,即使用水浸泡后也不能萌发
D.冬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将变小
21、普氏原羚是仅分布在我国青海湖周边草原上的特有濒危动物,由于道路、牧场围栏的阻隔,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护普氏原羚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动物繁育中心
B.各个分布区内的普氏原羚由于地理隔离而出现了生殖隔离
C.普氏原羚的生态位受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与光照、温度等无关
D.可以调查各个分布区内普氏原羚的年龄结构从而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22、下图是正常情况下,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②③④
C.③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④⑤中的蛋白质含量
D.⑤处的渗透压大于②处的渗透压
23、在生物学实验中,“分离”与“重组”是常见的研究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常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B.研究细胞器的成分和功能,常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器分离出来
C.用伞藻进行交叉嫁接实验,可证明伞藻的帽形是由假根中细胞核控制的
D.用不同荧光标记人与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观察重组细胞荧光分布可研究膜的流动性
24、如图为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一种实验装置示意图,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无法保证A瓶的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气泵泵入气体中的CO2。他在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从B瓶取出少量培养液加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振荡摇匀后出现了灰绿色。已知葡萄糖可以和酸性重铬酸钾反应生成灰绿色物质,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提高A瓶NaOH溶液的浓度可保证通入B瓶中的气体一定没有CO2
B.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B瓶培养液出现灰绿色说明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也能产生酒精
C.只需在A瓶和B瓶间再连接一个类似C瓶的装置,即可彻底吸收泵入气体中的CO2
D.若通入B瓶的氧气量不足或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未完全耗尽,会使试管中出现橙色到灰绿色的变化
25、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有时多云)的变化过程,图丙和丁表示不同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
(1)在图甲中的a处发生的过程称为 ,在a中含有的参与此过程的有关物质是 。(至少答两种)
(2)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 图(丙/丁)来说明,原因是 ,从而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图乙中, 点开始合成有机物, 图丙中P点之前,限制小麦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
(4)抗旱植物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系列生理特点。例如根系发达,并且根毛细胞液泡中贮存的氨基酸、糖类等代谢产物的浓度 。在叶片形态结构上也有适应干旱的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
叶片 | 表面积(mm2) | 体积(mm3) | 表皮厚度(um) |
A | 292 | 64 | 14 |
B | 144 | 63 | 24 |
C | 301 | 62 | 15 |
D | 593 | 121 | 13 |
26、 武夷山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明显,动植物种类丰富。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在五月中旬进入武夷山风景区,对部分动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武夷山的太清宫及其周围地区倚山襟海,背风向阳,冬暖夏凉,有山茶、黄杨、野茉莉、桧柏、侧柏、赤松等。崂山北宅、卧龙村以东至北九水等地湿度大,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有黑松、落叶松、刺槐、椴树等,还有经济林木葡萄、苹果、樱桃、梨等。
资料二:根据调查的六种动物绘制的分类图
(1)研学小组将资料一中的植物进行分类,桧柏、侧柏、赤松、黑松、落叶松为一类,其它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_。五月正值樱桃成熟,同学们还参加了采摘。樱桃的可食用部分由花的______发育而成。果农种植樱桃一般采用嫁接方式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本的特性。
(2)资料二的A处应填写______,C、F处应分别填写______,蝗虫的运动器官是______。将蝗虫、喜鹊、蜥蜴、松鼠所属的类群从低等到高等排序______。
27、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坏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回答下列问题:
(1)“绿水青山”指明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请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有些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建设“稻一萍一鱼”立体农业。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稻田养萍和稻田养鱼相比,该立体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它实现了________。
(3)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______、______等功能实现的基础。鱼塘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维持稳态,说明鱼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28、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其中[ ]内填序号,_____ 上填名称)
(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
(2)图示动植物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差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______(填名称)、叶绿体,其中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及动物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包装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3)细胞的“消化车间”是指______,其作用是分解______,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4)乙图中,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依次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的主要是_______(填序号)。
29、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作____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的变化。兴奋在图2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和b、F和f控制的,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黄色花色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白色花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现有基因型为BbFf的该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白色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1、心肌细胞不能增殖,核基因 ARC 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细胞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 RNA 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小 RNA,如 miR-223(链状),HRCR(环状)。HRCR 可以吸附 miR-223 等,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如下图)。当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会产生过多的 miR-223,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引起心力衰竭。请回答:
(1)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产生过多的 miR-223,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据图可知,图中________物质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
(2)如细胞异常增殖会导致形成癌细胞,miR-122 是一种抑制呼吸酶 P 基因翻译过程的 RNA,A 组为癌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B 组用 miR-122 合成抑制剂处理癌细胞抑制其合成 miR-122,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如图。结果显示,细胞中 miR-122 含量越少,细胞增殖活性_____。据此推测,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 miR-122 合成量______(低/高)。
(3)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药物影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的药物会抑制___________ ,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有的药物会抑制_____________,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期。
32、科学家想通过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来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回答下列问题:
(1)在疫情期间,采用康复者恢复期的血浆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效果,由这种方法获取的抗体不仅产量低而且纯度低,而单克隆抗体的突出优点在于它_____________并能大量制备。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技术,将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蛋白注入小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进行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小鼠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不能直接用于人体,还需要对抗体进行人源化,即对鼠源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使其大部分氨基酸序列为人源序列所替代,该过程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