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制备少量氧气

A.A

B.B

C.C

D.D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3、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4、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及药品

实验目的

制H2S

制氨气

制NO2

制氯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5、(1)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CO2O2,其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COCO2的混合气体共39.2 L,质量为61 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___mol,其中CO2___________molC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6、回答下列问题。

I.NaHCO3俗名小苏打,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碳酸氢钠的性质。分别向5mL0.1mol·L-1NaHCO溶液中滴加下列试剂,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

操作

现象

I

Al2(SO4)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

酚酞溶液

溶液变粉红色

甲基橙溶液

溶液变黄色

浓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并产生微量气泡(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常温下,能证明NaHCO3溶液pH>7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泡末灭火器利用上述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的化学反应原理。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Ⅳ中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加热NaHCO3溶液,其pH值增大,可能原因为:

a.加热使HCO水解程度增大。

b.___________

Ⅱ.室温下,在1 mol·L-1的某二元酸H2A溶液中,存在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5)NaHA溶液中:c(OH-)___________c(H+)(填>,<,或=)。

(6)在Na2A溶液中存在c(Na+)___________2c(A2-)+2c(HA-)(填>,<,或=)。

(7)H2A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已知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酸。某实验小组对两种酸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25℃时,随着不断加水稀释,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常温下,在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4)常温下溶液稀释过程如下图,曲线I代表的酸是___________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___________,a、b、c三点导电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5)25 ℃时,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硫酸溶液中,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pH为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pH变为11,加入0.01mol·L-1HCl溶液___________m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8、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3XYZM组成两种盐的溶液反应可产生MY2气体,写出其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M的氧化物与G的单质的水溶液均有漂白性,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该M的氧化物与Y的单质混合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__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9、Ⅰ.(1)①写出的俗名:___________;②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某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是由铁酸盐在高温条件下与反应制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等转化为其单质而除去,转化流程如图:

(1)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除去时,在反应中表现了 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某反应体系中发生反应:(未配平),则 1mol 被还原时转移 ___________mol电子。

10、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回答下列问题:(1)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人冷水的目的是_______。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11、回答下列问题:

(1)0.3mol 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__________mol 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2)含有 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L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碳酸钠溶液的pH比碳酸氢钠的___________(填“大”或“小”)

(4)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2、完成下列问题

(1)元素Mn与Fe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元素

Mn

Fe

电离能/(kJ/mol)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气态再失去1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1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

(2)已知18g葡萄糖固体在人体组织中被O2完全氧化为CO2气体和液态水,能产生280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1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装置B中的现象可以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性,反应一段时间后,将装置B中试管加热,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试管口的棉花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装置B换成装置D,并从直立导管中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这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四、计算题(共1题,共 5分)

14、6.5g锌投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溶液体积为200mL。计算:

(1)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___________

(2)所得ZnSO4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

五、解答题(共2题,共 10分)

15、Ⅰ.84消毒液是杀菌性强、杀菌范围广的产品,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

(1)工业上制取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84消毒液有效氯是指单位体积消毒液含与消毒能力相当的氯气的质量(消毒能力与氯气相当),一般市售84消毒液有效氯为

(2)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得某品牌84消毒液有效氯为,假设有效氯都来自次氯酸钠,则该消毒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将该品牌消毒液准确稀释成有效氯为的稀溶液,用于餐具消毒。

①实验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要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有效氯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       B.用量筒量取84消毒液时仰视读数

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Ⅲ.该小组继续探究84消毒液在不同pH下使红纸褪色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5mL市售84消毒液稀释至100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

步骤2:将稀释后溶液各20mL分别加入3个洁净的小烧杯中;

步骤3:用溶液将3个烧杯内溶液的pH分别调至10、7和4(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步骤4:在3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烧杯

溶液的pH

现象

a

10

10min后,红纸基本不褪色

b

7

10min后,红纸颜色变浅

c

4

10min后,红纸基本褪色

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4)①由实验现象可获得结论:溶液的pH在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________

②结合图像进行分析,b、c两烧杯中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16、某高校以下列路线合成药物心舒宁(又名冠心宁),它是一种有机酸盐。

(1)f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反应①~⑤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反应代号)。

(3)中间体(Ⅰ)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如果将⑤、⑥两步颠倒,则最后得到的是(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

(6)与物质a具有相同碳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为2:2:1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