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及药品

实验目的

制H2S

制氨气

制NO2

制氯气

A.A

B.B

C.C

D.D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3、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制备少量氧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5、根据有机化学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含C、H、O三种元素的某有机分子模型(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单键、双键等化学键),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的名称(系统命名)为_______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分子式为C5H10,且属于烯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相对分子质量为114,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链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该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5)某有机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碳元素为72.0%、含氢元素为6.67%,其余为氧元素。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用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方法二:核磁共振仪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甲所示,其面积之比为1:2:2:2:3

方法三: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图乙所示

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写出符合条件的A的一种结构简式:_______

6、现有下列种物质:①②空气③⑧碘酒⑨酒精⑩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7、(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磁铁矿______;漂白液中的有效成分_______

(2)写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

8、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得到的废液中含有Fe2+、Cu2+、Fe3+和Cl-。为回收铜并得到纯净的FeCl3溶液,下面是综合利用的主要流程:

(1)FeCl3溶液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上述方框内物质A和X的化学式:A_______,X_______。上述流程中有关Fe2+和Fe3+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滤液B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

9、四种酸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酸根离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的酸是______

10、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实验式_____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①所示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两种氢原子如图②。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③,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11、Ⅰ.将铁粉、铜粉、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混合于容积合适的烧杯内,充分反应后,试填写下列空白。

(1)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有的离子是_______(从Fe3+、Cu2+、Fe2+中选填)。

(2)若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不可能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 (从Fe、Cu中选填)。

(3)若铜粉有剩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从Fe3+、Cu2+、Fe2+中选填)。

Ⅱ.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4)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工业上常用制备:,当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是时,所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5)打印机使用的墨粉中含有,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有磁性,是的混合物       b.属于两性氧化物,与酸、碱都能反应

c.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生成   d.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能生成

(6)维生素C易溶于水,可将转化为被人体吸收。为检验转化产物,设计如下实验: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维生素C片振荡溶解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该设计能否检验并说明理由_______

12、铬是电镀、制革和颜料等工业废水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在水溶液中,Cr(III)以Cr3+形态存在;Cr(VI)主要以、HCrO形态存在,其毒性是Cr(III)的100倍。处理含Cr(VI)废水的常用方法是先将其转化为Cr(III),再进一步将Cr3+转化为Cr(OH)3沉淀,减少水体中总Cr含量。已知:NaBH4是强还原剂,可与水发生反应NaBH4+4H2O=NaB(OH)4+4H2 ΔH>0。

(1)“NaBH4”可用于直接还原去除废水中的,反应时消耗大量H+。废水的初始pH对去除溶液中的Cr(VI)和总Cr的影响关系如图1所示。

①废水初始pH=2.5时,反应生成Cr3+、H3BO3和氢气,最终溶液的pH约为9,反应生成的Cr3+转化为Cr(OH)3沉淀得到有效去除。写出反应生成Cr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废水初始pH=2时,虽然Cr(VI)的去除率达到100%,但总Cr的去除率为0.0%,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废水初始pH>2.5时,随着初始pH的增大,Cr(VI)的去除率逐渐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当n(NaBH4)相同时,使用“NaBH4”和“FeCl3/NaBH4”体系分别处理废水中的

①当废水初始pH在3.5~5.5间,“FeCl3/NaBH4”体系中Cr(VI)和总Cr的去除率均接近100%,明显高于“NaBH4”体系,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温度对“FeCl3/NaBH4”去除Cr(Ⅵ)的影响关系如图2所示。当温度高于313K时,Cr(VI)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逐渐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13、硫和硒(34S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均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1)含+4价硫元素的化合物有SO2、H2SO3和X等。已知X属于钠盐,写出X化学式:_____

(2)生成SO2并检验性质

操作及现象:

点燃酒精灯,试管ⅰ中有白雾生成,铜丝表面产生气泡;试管ⅱ中溶液红色褪去,一段时间后,将铜丝抽离硫酸并停止加热。

①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②ii中现象说明SO2具有_____作用。

③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④关于SO2和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都是酸性氧化物                  b.都具有氧化性

c.S在纯氧中燃烧生成SO3   d.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SO2有毒,实验室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⑥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下列实验事实能够证实FeCl3和SO2一定发生了反应的是____(填字母)。

a.反应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

(3)以工业硒为原料制备高纯硒时的主要物质转化如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硒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        b.硒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

c.SeO2属于酸性氧化物                 d.过程ⅰ中硒被氧化

②过程ⅲ中使用的还原剂为N2H4·nH2O,对应产物是N2。理论上,过程ⅰ消耗的O2与过程iii消耗的N2H4·n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工业硒中杂质与O2的反应可忽略)。

四、计算题(共1题,共 5分)

14、回答下列问题:

(1)用14.2 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1

(2)若从中取出5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1;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g。

(3)若将这50 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 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1,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1

(4)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氨气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1

五、解答题(共2题,共 10分)

15、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用于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实验时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若装置B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C中溶液红色褪去,则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含硫微粒一定不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SO2的漂白性,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实验现象。请根据下表中实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组别

实验现象

合理解释

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原因可能是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的学生丙预测装置D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现装置D中产生了少量白色沉淀。为进一步探究产生沉淀的原因,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的Ba(NO3)2和BaCl2溶液,进行如图实验:

实验中G、H、I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

烧杯

实验现象

G

无白色沉淀产生,pH传感器测的溶液pH=5.3

H

有白色沉淀产生

I

有白色沉淀产生,I中出现白色沉淀比H中快很多

①据G中现象推测D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据I中出现白色沉淀的速率比H中快很多的现象,推测其根本原因可能是_______

(5)该实验小组的学生丁用200ml0.1mol·L-1酸性KMnO4溶液测定空气中SO2含量,若气体流速为acm3·min-1,当时间为tmin时酸性KMnO4溶液恰好褪色,则空气中SO2的含量为_______(g·cm-3)。

16、工业上用酸性K2Cr2O7作镀件上铜镀层的除铜剂,氧化镀件上的铜层。现对除铜后的废液(含有Cr3+Fe3+Cu2+Zn2+)进行回收循环利用,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

已知:①2+2H++H2O

BaCr2O7可溶于水,BaCrO4难溶于水。

Zn2+Cr3+OH-的反应原理与Al3+相似,氢氧化物的沉淀pH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状态

  pH

  离子

沉淀完全时

沉淀开始溶解

沉淀完全溶解

Zn2+

8.0

10.5

12.5

Cr2+

6.8

12

14

Al3+

5.2

7.8

10.8

 

(1)K2Cr2O7中铬的化合价为价__________

(2)“沉淀除杂”后测得c(OH-)=2mol·L-1,溶液中的阴离子除了OH-还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氧化”时的还原产物为Mn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调pH”时需将pH调至8.010.0之间,其目的是_________

(6)浓度太大不利于除铜退镀液除铜,“除”时,需先将溶液保持至较强的酸性再加入BaCO3,本实验所需的BaCO3不宜过量,其原因为________

(7)请写出除铜退镀液除铜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