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忠于( )守 难以( )舍
不( )于耳 倾城( )号
草菅( )命 敲( )勒索
2、“却” 应查大写字母(______),它的读音是(______)。“却”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后退;②推辞,拒绝;③去,掉;④表示转折。“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却”应选第(_____)种解释,“好意难却”中的“却”应选第(_____)种解释。
3、读拼音,写字词。
(1)李林做错了事,dān wu( )了妈妈去上班,只见他不停地cuō( )着手,非常 huáng kǒng( )。妈妈十分无奈,只好伸手róu( )了下他的脑袋。
(2)一个阳光míng mèi( )的下午,我yī wēi( )在奶奶的身边,不曾 jué chá( )到那漫长时光的nuó yí( )。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他在一座无人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野人为奴,取名“_________”,后因帮助一位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回到英国。这是作品《_________》中的内容,其作者是英国作家 _________。
5、形近字组词。
侍(________) 驼(________) 楼(________)
诗(________) 鸵(________) 偻(________)
塞(________) 趟(________) 捡(________)
赛(________) 躺(________) 检(________)
6、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春雨,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和灵性,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B.本诗的中间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本诗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雨后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的喜爱与赞美
【4】我们常用“___________”这句诗来形容春雨,也用它来赞美教育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
7、古诗阅读
樵父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8、课文理解。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翻译下列诗句。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________;石灰的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
【3】诗中作者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是:______。
9、课外阅读。
秦腔(节选)
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碾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楞”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和“西凤”白酒、长红辣椒、大叶卷烟、牛羊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是祖母讲着动人迷离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秦腔。他们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似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出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1】找出文中有关陕西人的外貌描写,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读画线句子,你觉得“他们”不识字却能背诵剧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本文后,你知道陕西人生命中的五大要素了吗?这五大要素你了解哪些?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 採)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 骗)了产药的(明 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段 断)药(性 姓)和药(效 校 郊)。
【1】写出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
【3】“这部书”是指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写出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语段理解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里。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1】仿写词语
不慌不忙 _________________
【2】僻静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什么恐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认真阅读第2自然段,这段话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3】对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B. 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 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4】读了短文,我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
A. 惜时如金 B. 说到做到
C. 乐于助人 D. 热爱学习
【5】读了短文,你想到了哪句描写时间的名言警句或古诗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做豆腐
姥姥家所在的村庄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星期天,我去姥姥家玩,就亲自做了一次豆腐。
首先,拣黄豆。姥姥和我把大盆里昨天泡好的有斑点的、腐烂的黄豆都拣了出来,确保大豆个个圆润饱满,这样做出的豆腐质量才有保证。之后,姥姥把大豆淘洗干净,再根据比例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榨豆浆。姥姥按下豆腐机的开关,在“轰轰”的响声中,我舀起一小盆黄豆倒入豆腐机上面的入口处。随着大豆缓缓下坠,豆腐机左边的管子里流出浓白的豆浆,淌入下面的大盆里;右边的槽里则出豆渣,掉进下面的大盆中。我一次次地弯腰舀豆,挺腰添豆,大盆里的黄豆越来越少,大锅里的豆浆越来越多,我则越来越累。姥姥心疼地说:“妮子,歇会儿吧。”我却固执地非干完不可。终于,添完了最后一盆豆,我浑身如散了架似的,瘫坐在地上。姥姥却没有关住机器,反而舀起豆渣来。见我迷惑不解,姥姥笑着说:“豆渣还得过两遍,才能碾干净。”
接着,我和姥姥把豆浆倒入大锅里,开始煮豆浆。金黄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豆浆沸腾了,锅里冒起了一团团白沫。姥姥不再烧锅了,进屋拿了一瓶葡萄糖溶液,往锅里边倒边对我说:“过去都是卤水点豆腐,那样做出的豆腐( )发苦,( )对身体有害。现在人们都改用葡萄糖了。”“葡萄糖有什么作用呢?”我好奇地问。“起凝结作用,可以让煮好的豆浆变成豆腐。”姥姥又用棍搅拌着豆浆说。
最后,我和姥姥把豆浆舀出来,倒在大盆里晾凉,这时豆浆已经快变成白色的固体了。姥姥又把它们舀在两个铺着布的长方形木框里,用布裹好,压上木板、石块儿。这样要至少等待两个小时,使里面的水分渗出来,豆腐就做成了。
通过这次做豆腐,我深深地体会到:樱桃好吃树难栽,豆腐好吃不好做。
【1】我会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辨别双胞胎。(组词)
浆( ) 添( ) 惨( )
桨( ) 舔( ) 渗( )
【3】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一写。
(1)我浑身如散了架似的,瘫坐在地上。 (_______)
(2)金黄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 (_______)
【4】做豆腐的工序是: 、 、 、 。
【5】本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位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才把父亲扶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位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您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您还要坐!”
“你呀,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所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人满为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娘在给老人让座的过程中,她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姑娘____________
【3】“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___________
【4】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B.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
C.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把”字句.
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草园。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对自然、生活与人生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各有不同的喜怒哀乐。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以“向你说说悄悄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悄悄话的对象可以是父母、老师,也可以是小草、阳光,甚至是孙悟空……可以说你的成长的快乐,也可以说说你的理想与追求,只要有你的真情实感,相信你一定能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