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气愤——(______) 粗心——(______) 美丽——(______)
洁白——(______) 高兴——(______) 宽阔——(______)
喜欢——(______) 危险——(______) 寂寞——(______)
奴隶——(______) 紧张——(______) 统一——(______)
明白——(______) 茂密——(______) 成功——(______)
寒冷——(______) 愤怒——(______) 灵活——(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广阔平坦的沙漠,在月光下就好似铺上了一层白雪;燕山的月亮弯弯的,像一把弯刀。”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_____________的事,说明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学习态度会得到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于1944年9月8日在______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提出了:我们这个队伍是______为着解放人民的,是_______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语境写出词语。
为了jiě fàng( )全中国,无数gé míng ( )志士不怕流血,不畏牺牲:李大钊面对严峻的jú shì( ),不肯qīng yì( )离开北京。后来他被cán bào( )的fěi tú( )抓走,不惧kù xíng( )英勇就义;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xī shēng( )舍身炸暗堡;张思德同志为了人民的lì yì ( )而死,sǐ dé qí suǒ( )。
4、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词语表达的意思填空。
目不转________ 赏心________目 眼花________乱
这些词都有“看”的意思,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其中____________表示看的东西多而混乱:____________表示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_____________表示看得认真专心。
5、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美玉无瑕”指的是____。
6、古诗文阅读。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 朝代 )诗人____________ 。
【2】找出本诗中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词语。
无声: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 独明:___________
【2】题目中的_____字是全诗的字眼。
【3】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时节,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的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____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3】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学弈》选自《 》,《两小儿辨日》选自《 》。从《学弈》中,你悟出了 的道理。(2分)
(2)《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的作品,课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是 。为什么? 。(2.5分)
(3)《匆匆》的作者是 ,文章主要写了
,告诉我们 。(2.5分)
(4)“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
(1分)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帝与少校
亚历山大大帝骑马旅行到俄国西部。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一身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他记不清回客栈的路了。
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这个身穿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了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大帝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生硬地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钢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愿谅,我可以在问一个问题吗?如果充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街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帝风趣地说:“中尉?”
那烟鬼的嘴唇动了一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烟鬼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
于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个礼。
少校转过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儿?”
大帝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那么你也是少校?”
大帝镇静地说:“继续猜!”
(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说。
( )少校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 )“快猜着了。”大帝说。
( )“饶你什么,朋友?”大帝笑着说,你没有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感谢你呢!”
( )“皇帝陛下!”少校的烟斗从手里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选地喊道:“陛下,恕我!陛下,饶恕我!”
( )大帝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1】改正第6自然段中的错别字。
【2】短文第23~28自然段的顺序乱了,请把它们理顺。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生硬:_________________
②风趣: _________________
③忙不迭: _________________
【4】大帝为什么走出几步又停住间那军人的军衔?( )
A.要记住他的军衔,以便报复他的蛮横无理。
B.大帝看不出他的军衔。
C.大帝从军衔人手教育那个军人。
【5】你认为哪些自然段描写那个军人神态或动作最传神,并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
【6】军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孩子无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更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 )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 )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在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想想下面加点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
举足轻重 危在旦夕 __________ __________
【3】“危在旦夕”形容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短文,回答问题。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_____
【5】再读短文,以艾娜视角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_____;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既然孩子这么小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
12、点亮心灯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南青年,没家没业,游手好( hǎo hào )闲,赌博打牌样样精通。他是那样坏,坏到家人都以他为耻。他没钱赌博,向人家借钱时谎称家里人得了绝症。因为他撒谎家里人从老到小都“死”过几百回了。后来,所有亲友都不再相信他,见了他如避瘟神。他落魄之极,到处混吃混喝,更加惹人厌恶 (è wù)。
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在省城还有一个亲戚,而且很有钱,于是他跑到那里去,说家里人得了重病,需要借三万元应急。
一般情况下,他借几万块钱,人家只借几千或几百,但这个亲戚二话没说就把三万块钱拿了出来。
“给,”她说,“快拿去治病﹗”
那只是一个远房亲戚,与他家联系甚少,这样的信任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奇迹。况且,从进了门,他就递上水果与热茶,并且说,累了吧,要不要洗个澡?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ǒng)若惊。
临走时,亲戚说,他们都说你说谎,说你借钱从来不还,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
亲戚还要说下去,他的眼泪已经下来了,原来亲戚什么都知道,可她对他这样信赖,还是借三万块钱给他﹗她明明知道这三万块有打水漂的危险啊。他没有拿钱。
下了楼,他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张车票,来到南方。他从一个搬运工做起,最苦最累的活都做遍了。几年后,他成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有了自己的车子房子妻子孩子。曾经,他以为这一生没有什么指望了——三十多岁了还能做什么呢?但是他就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自己的 ,他终于明白,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这希望,就来自一次信任。
那年春节,他专程去了趟省城,带着一份厚礼,拜访那位亲戚。“谢谢你,点亮了我心中已经熄灭的灯,那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他说。
(1)给文中的多音字用“ ”标出正确读音。
(2)“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
(3)文中两个问句不相同。第一个是( )句,第二个是( )句。
(4)文中“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这句话中“眼光”的意思是( ),“那样的人”指( )的人。
(5)用“﹋”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6)“他”和“她”是什么关系?“他”是靠什么使自己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的呢?
(7)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13、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一百多年前,奥地利军队入侵意大利,意大利军队奋起反抗。由于人少,他们的指挥部被奥地利军队包围了。
奥地利军队从三面向指挥部发起猛攻,意大利军队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侵略军的进攻。但奥地利军队人多炮猛,意大利军队伤亡惨重,渐渐抵挡不住了,急需有人出去请求增援部队。
一位少年鼓手说:“让我去吧!”守卫队的大尉指挥官写了一封信,交给少年鼓手,然后用绳子把他从大楼的窗口吊下去。少年鼓手揣着大尉的信,躲过敌人的监视,猫着腰,飞快地向山坡下跑去。
不一会儿,少年鼓手被奥地利哨兵发现了,随即一阵猛烈的炮火向他射来。少年鼓手不幸中弹倒下了。他咬紧牙关,忍着剧痛,冒着敌人的炮火,爬过山坡。这时,血一滴一滴地洒在他爬过的草地上。
爬过山坡,他又拼足力气站起来,一跛一拐地跑过田野,来到部队的驻地,把大尉的求援信交给了一位军官,便倒了下去。
这位军官一看信,立即派出骑兵,飞速赶去增援。守卫队大尉一看援军来了,便指挥部队出击,两军前后夹攻,侵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指挥部的围困解除了。
【1】给这篇文章加一个题目(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2】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
【3】解释词语。
(1)增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花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寻找幸运的花瓣儿
那天,你猛然间问我:丁香有几个花瓣儿?我怔(zhènɡ)在那儿,一时竟回答不上来。
放学以后,我从丁香树旁边走过,只匆匆看了两眼,原来是四个花瓣儿呀! 可是,有一天,你忽然又说: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于是,那天放学以后,我去了街心花园,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我没能找到。
第二天,我起得比平日早,又来到那一排丁香树下。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幸运花瓣儿了。我一直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xìnɡ)离去。
在跑向学校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你该不是搞恶作剧,故意诓(kuānɡ)我吧?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丁香?
谁知,我刚迈进教室,你就将丁香举到我眼前,说:“你看,五瓣儿丁香。我没诓你吧!”
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五瓣儿丁香!
那天的课,我常走神儿,我老是想:我也要找到幸运花瓣儿!放学后,我径直奔向那片园林。那里的丁香林繁花似锦,一树树的丁香花让人目不暇接,有不少赏花的人在那里驻足欣赏。
我必须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清它。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许多人见我这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
一朵一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我几乎要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儿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我不禁大喊一声。
此时,我突然问自己:我将得到什么幸运呢?我一时竟感到很茫然。我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地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的惊喜,这些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哦,我的幸运不就是源于一个新发现而带来的快乐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带拼音的三个词语意思。
怔在那儿( ) 悻悻离去( ) 诓我( )
(2) 选择最佳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我”总共几次去街心公园寻找五瓣儿丁香?………………………(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②划线部分是写我怎样看花的,我这样做是因为………………………( )
A.这样做能更好地欣赏花朵 B.这样赏花不会被蜜蜂叮着
C.我不是在赏花,我是在找花 D.我希望有五瓣儿丁香掉下来。
③“我”为什么一定要寻找五瓣丁香?……………………………………( )
A.因为五瓣儿丁香很稀奇 B.为了得到幸运
C.为了证明世界上没有五瓣儿丁香 D.同学找得到,我也找得到
(3)用“ ” 划出一处心理描写的句子,用“ ”划出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
(4)仔细默读第10自然段,作者两次写道“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这样反复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5)小作者得到的是什么幸运?请你结合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6)请用简短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朋友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
16、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会想起少年。
(扩句):
(2)一位 从后台 的 白发老者 灯光下 矮小结实 走到。
(连词成句):
(3)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缩句):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浏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春城无处不飞花。(仿写一个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一组关联词将两句连成一句。
船长沉着指挥。船员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