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yùncáng(_____) jìngwèi(_____) wēixié(_____)
wēi jí(_____) wàng yáng xīng tān(_____)
2、课文理解填空
1.课文通过对________等着吃妈妈熬煮的______________时的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既让我们了解了腊八节的民俗,又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图。
2.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其中________写得详细,________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一文里,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其一人 ;一人 。故事使我们懂了 。
(2)《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小儿因为 问题而辩日。“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映孔子对待知识持有 的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悟出 的道理,由此还可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 。
4、读拼音写词语。
diāo shì xiāo sǎ mí màn kù ài zhū hóu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5、根据掌握知识填空。
1.《孟子》 中告诉了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册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农村勤劳的农民的农忙生活,如《田园四时杂兴》中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还有《乡村四月》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___ (2)素:______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关于这些叠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叠词的运用使整首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B.这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这个小序为词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作了铺垫。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幕雨子规啼。
【2】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
A._________图 B.__________图 C._______________图
【3】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解释词语。
(1)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6】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 )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8、阅读。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的感情。
【2】翻译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芳草地。
不要出声
周总理从玉泉山治疗癌症回到西花厅后,恢复到了原来的工作状态,张医生老是劝总理做全面检查,而总理每次听到,眼神里都会透着不情愿,低声(恳求 要求)医生:“你们先不要忙,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往往都是以周总理胜利(完毕 告终)。没过两天,张医生又来“拉锯”,拉来拉去,磨来磨去,周总理实在(忍受 忍耐)不住反复“拉锯”,不得不去接受一次复查。
6月初的一天,夜里一点多,秘书纪东忍不住走进总理的办公室。他看着手表提醒:“总理,时间不早了,还有14分钟。”因为越南外宾已经来华,要求马上就见周总理,外事活动安排在半夜两点。周总理似乎也累得不行了,觉得该歇口气了,就很听话地站起了身子。“唔,你们作准备,我刮个胡子。”周总理身体微微一晃,又迅速恢复了以往那种快速敏捷的步伐。秘书一看所剩时间不多,看来周总理又顾不上吃饭了。他马上给负责招待工作的领导打电话,让在会谈场所准备一点儿吃的东西。
秘书刚打完电话回来,就见客厅里人来人往的,大家都很着急地在找总理。秘书一惊,这怎么可能呢,刚才还说去刮胡子,怎么会“失踪”了?
大家这才想起来去卫生间里寻找。门推开的一刹那,所有人都怔住了,只见周总理左手拿着毛巾,右手握着沾有肥皂沫和胡子茬儿的刮脸刀,歪着身子,倚在镜子前睡着了……瘦削灰黄的面孔上是一双深深凹陷下去、紧紧闭着的眼睛。
大家站在门口,谁也不愿意上前叫醒总理,相互看看,感觉每一个人的眼睛里就一个愿望——不要出声!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根据提示梳理选文的主要内容。
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谁)在_________情况下,______和________这两件事。
【3】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周总理的形象。文字不多,却反映出周总理(______)的高尚品质。
A.尽职尽责 B.一丝不苟 C.舍己为人 D.大公无私
【4】周总理“在洗手间睡着了”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_____”画出相应的语句。在这个姿势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词语是周总理高尚品质的高度体现。
【5】下列对选文结尾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体现了大家对周总理的关心和心疼
B.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C.与题目相呼应
D.直接点明了周总理高尚的品质
10、阅读与理解
______________
①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入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②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 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③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
④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③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引起下文 C.表示解释说明
【3】在第①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台灯外形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蜡烛非常谦虚的句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有的人渴望得到宫廷的青睐,把时间浪费在宫廷会议上,放弃休息、自由、美德,甚至朋友:在我看来,这种人对他的哨子付了过高的代价。
有的人争名夺利,时常参与政事,忽视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后因此而堕落,我认为,这种人对他的哨子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
有的守财奴为了敛财致富,不惜置一切舒适、一切与人为善的快乐、别人对他的尊敬和友谊的欢乐于不顾。对此,我劝诫他们说:“可怜的人啊,你为你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有的人专事寻欢作乐,不努力提高自己的志向或社会地位,忽视健康,之沉溺于眼前的良辰美景时,应该劝慰他们说:“错了,你这样做适得其反,在自找苦吃;你对你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有的人注重于外貌仪表,讲究衣着,欲置备豪华舒适的住宅、精雕细琢的家具和富丽堂皇的马车,但他的财力根本未达到此种水平,结果弄得债台高筑。我感叹道:“你对你的哨子付出了太高太高的代价。”总而言之,人类一切痛苦之事,大都由于对事情的错误估价,亦即因小失大———“对他们的哨子付出过高的代价”。
【1】读上面的文字,想一想有哪五种人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分别是什么?
再完成下表。
“哨子” | 所付出的过高的代价 |
|
|
|
|
|
|
|
|
|
|
【2】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2、仔细阅读下边漫画,再认真作答。
【1】这幅漫画体现了哪些新冠肺炎病毒预防措施?(____)(多选题)
A.戴口罩 B.不聚餐 C.勤洗手
D.多通风 E.避免近距离交流
【2】怎样理解“因为爱你,离你一米”?
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英]丹尼尔·笛福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选文第1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困难重重”?请分条目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第2自然段的反问句中,我体会到鲁滨逊具有____的精神,这也是他能够在荒岛上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递快乐的人
▲日本有个叫清水龟之助的邮差(chà chāi)。每天他都一大早就出门,用自行车驮着报刊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
邮差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bó báo),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但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25年,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老邮差。
凡是接受过清水龟之助服务的居民都十分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居民们从他手中拿到信件和报刊的时候,也得到一份他带来的由(中 忠 衷 终)的快乐。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身成就奖”,以前得到这个奖项的大都是“社会精英”,这一年政府却将其颁给了清水龟之助。开始,有人对一个邮差获此大奖感到不解。但是,在得知清水龟之助的事迹后,他们改变了看法。很多人认为:经济界人士给民众带来了富裕,清水龟之助则给民众带来了快乐,而快乐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
▲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清水龟之助为什么会这样快乐地干一份枯(躁 燥 噪)的工作。清水龟之助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随母亲到寺庙去进香,看到老和尚在洗鲜桃,孩子站住了不想走。老和尚便把洗好的桃子递给孩子,但母亲不让孩子伸手接,并对老和尚说:“师父还是自己留着吧,这桃子若是给了他,您就少了一个!”老和尚听后便笑了:“我少吃一个挑子。但多了一个人拥有吃桃子的快乐。”老和尚把鲜桃塞到孩子的手中,飘然而去。
清水龟之助说,那个孩子就是他自己。从此以后,他就知道快乐是可以互相传递的。他做邮差时,最初很苦恼,但他不想把自己的苦恼传染给别人,因此,始终在工作时露出笑脸。他看到那么多人在接到信件时露出了微笑,那一份份快乐又传递给了自己,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访谈播出后,人们对那段精彩的对话好评如潮。后来,人们就把清水龟之助称做“传递快乐的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邮差________(chà chāi)
微薄________(bó báo)
由________(中 忠 衷 终)
枯________(躁 燥 噪)
【2】文中用哪个成语形容清水龟之助这样的老邮差在日本很少见?____________
【3】画线这句话对清水龟之助启发很大,从此,他知道了:________。
【4】短文已经用“▲”分成两段,请写出第一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第一段已经向我们介绍了清水龟之助这个人物,文章为什么还要写第二段?( )
A.因为这次访谈很重要,很成功。
B.因为第二段揭示了清水龟之助成为“传递快乐的人”的原因。
C.因为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想。
D.因为清水龟之助讲的故事很有趣。
【6】在学习或生活中,你一定给他人带来过快乐,你一定享受过他人给你带来的快乐。请选择其中的一次经历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9、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20、句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新疆小伙子在跳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即逝,回首往事,你是否有很多感慨?即将步入中学的你是否做好了规划,是否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请你给未来步入中学的你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温馨提示:
1.称呼可以用“未来的自己”,署名“现在的我”。
2.作文中涉及到具体人名、校名均用△代替。
3.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信格式正确
4.作文不少于500字,不使用添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