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查字典填空:  

1字是________结构,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________画,字义是________  

2乾坤应读________,是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乾坤的意思是________

2、气象谚语我知道。  

1)清明前后,________  

2________,晚霞行千里。  

3)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__  

4)鸡迟宿,鸭欢叫,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mèi____   mǎ yǐ____

bàn dǎo____   dān wu____

róu dòng____   zhàn kāi____

jīng huáng____     yī wēi 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pái huái          nuó dòng        huáng kǒng             róu mèi

( )        ( )          ( )          ( )

kǒu wěn               yǐ xué                 luǒ lù                    tàn xī

( )        ( )          ( )          ( )

5、填空

老舍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A. 稀疏    B. 密集   C. 疏远、生疏    D. 开通

2“残酒”指的是(   

A. 上次自己没有喝完的酒   B. 别人喝后剩下的酒 

C. 质量低劣的酒   D. 还未消尽的醉意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A. 浓睡人   教训语气     B. 卷帘人   责备、焦虑的语气

C. 卷帘人   不耐烦的语气    D. 浓睡人   责备、焦虑和惋惜的语气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A. 初春   B. 暮春   C. 盛夏   D. 金秋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①卧听萧萧②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衙门里官员休息居住的地方。②萧萧:竹枝竹叶摇动的声音。③些小:小小的。④吾曹:我辈,我们这些,我这样的。

1(品词析句)读诗句,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疾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读诗句,完成填空。

这首诗以“________”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诗中由“_____________”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生活,寄予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____________

3(人物评价)读了这首诗,你觉得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⑥玉壶:比喻明月。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指盛装的妇女。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____,此夜称元夕或元夜。“青玉案”是词的________

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

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_________等。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吹落,星如雨”描写了漫天的繁星,一明一灭,好像雨一样落下来,比喻新颖奇特,而又贴切自然。

B.“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C.词的上阕极力渲染元夜繁华热闹的场面,为下阕人物的出现布置好背景。

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词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首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1)明代徐霞客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渤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2)我可能是受了徐夫子的感染,汽车、火车,抵屯溪后鞍马未顿,就踏上了登黄山的路。

(3)乘黄山索道、攀始信险峰、登石猴观海,而后取道清凉台、莲花峰、天都峰回返。

(4)近视群峰巍巍,晴川历历;远眺天际耸秀,岗山隐隐。黄山以它豁达的气度和悠闲的情致向游人洞开着。

(5)也可能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是跟着这“感觉”走的,我眼中的黄山不如意象中的黄山。

(6)我一直在想:古人将黄山冠以“天下第一名山”有没有它特定的含义?那么,怎么解释“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呢?又如何解释“桂林山水甲天下”呢?这些疑问一直在困惑着我。

(7)我说这话绝没有贬低黄山的意思。黄山的确很美,很奇,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让.人心醉,让人着迷。

(8)我也曾游历过许多的名山大川,它们都是亿万斯年天地造化之物,山山岭岭都涌腾着灵秀之气。每一座名山大川都有它独特的韵致,蕴寓了无穷的自然之奥秘,是多少人多少代也难以读懂弄清的。实在没法比较究竟哪个山该是第一。我不能欺骗自己的感情。“桃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不都是美吗?

(9)下山了,我和几位不相识的人攀谈。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说得更为直率:“只要是人们认可了的事,最好不要反对,否则,会被看作大逆不道的。”

(10)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他当年在皖北插队的地方,一位老汉的孙子患病让当地的一位名医错诊而死了。这位老汉却说,连最有名的医生都没有治好孩子的病,看来他该死。

(11)这则故事也许和黄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却道出了一个深沉的事实:闭塞、守旧、迷信以及门户之见的封建意识,千百年来一直束缚着炎黄子孙。好的一俊遮百丑,猛吹猛捧;差的当头棒喝,没有一点是处。这铁律一样的事实人们反而乐于接受。冲破这种羁绊该是多么艰难啊!在这如诗如画的黄山,本来我不该想这么多沉淀了的伤感和已经被世人感叹过了的感叹。

(12)但是,毕竟我亲眼见到了你——黄山,为了探索,为了追求,我还会再来的。

1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徐霞客的话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冠绝天下的奇景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段说:“我眼中的黄山不如意象中的黄山”,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意象中的黄山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第(3)段说:“我不能欺骗自己的感情”,结合上下文,说禅作者的“感情”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的第(12)段看,结合上下文,试分析此文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②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微笑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1文中画      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A. 这是托德在恭维我,因为他认为我是个有钱人。

B. 这句话是反话,托德在挖苦、讽刺我是个穷人,根本没有钱。

2语段②描写的是托德的笑容,分号前写的是托德________时的笑容,分号后写的是托德________时的笑容。

3托德的笑容为什么凝结了起来?________

A. 他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B. 他感到难堪、窘迫,更多的是对钱的贪恋之心使他忘记了继续笑下去。

4从语段①和②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________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的托德。

11、课文精彩回顾。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文段中的第一句话是一个_____句,起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文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准确地表达的含义是(  

A. 时光不知不觉地消失。   B. 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

C. 时间来得快去得也快,拦挡不住,挽留不住。

4请你用一句名言或诗句将自己读完本段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顿时明白了,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手表还给我的黑人大哥!我用一种及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的出来,真不仗义!

1结合选段内容,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①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选段中用了两个居然,不仅写出了内心的_____,更表现了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迹

朱莉亚望着襁褓中的弟弟迈克,他躺在婴儿床里不住地哭,屋子里mí  ní)漫着一股药味。爸爸妈告诉朱莉亚,迈克病得很重。她并不清楚迈克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弟弟不太高兴。他老是哭,现在也是。朱莉亚轻轻抚摸着弟弟的小脸,细声细语地说:迈克,别哭了。迈克果然不哭了,盯着姐姐看,眼里闪着泪花。她牵起他的小手,他满是汗水的手指求救般地抓住了她的一根指头,朱莉亚安慰地紧握了一下。这时,她听到父母在隔壁房间说话。朱莉亚虽然只有六岁,但她知道,当大人压低声音说话时,就是讨论重大事情。朱莉亚很好奇,她亲了亲弟弟,diǎn  diān)起脚尖走到门边去。

开刀太贵了,我们付不起。我最近连账单都付不出来。这是父亲的声音。母亲回答:老天保佑,现在只能靠奇迹来救迈克了。

 朱莉亚感到疑惑:奇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弄一个来?她跑进房间,从存钱罐里倒出了唯一的一块钱硬币,她要去买个奇迹给弟弟。朱莉亚跑到对面超市,收银台前人们在排队付账。好容易轮到她了,朱莉亚把那枚zuàn  zhuàn)得热乎乎的硬币递过去。收银员看见是个脸色红扑扑的小女孩,便弯下腰笑着问她:小妹妹,你要买什么?

谢谢,我要买个奇迹。

什么?对不起,你要买什么?

  “嗯,我弟弟病得很重,我……我要买个奇迹。

收银员一头雾水。于是对周围的人说:谁能帮助这个小孩?我们没卖过什么奇迹啊!

一个穿zhuó  zhē)体面的先生问:你弟弟需要什么样的奇迹?

我不知道,爸爸妈妈说迈克病得很重,他需要。

穿着体面的先生弯下身,拉着朱莉亚的小手:你有多少钱?

 朱莉亚说:一块钱。

 他拿起一块钱:嗯,我想,现在一个奇迹大约就是这个价钱。我们去看看你弟弟,也许我有你需要的那个奇迹。

几个月后,朱莉亚看着站在婴儿床上的弟弟在高兴地玩耍。她的父母正和那位穿着体面的先生交谈,原来他是一位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朱莉亚的妈妈说:大夫,我们还不知道手术费是谁付的,您说是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善心人士,他一定花了不少的钱。朱莉亚的妈妈一再要求大夫把医疗费的账单拿给她看,好设法筹措钱来支付这笔费用。大夫答应很快会把账单寄来。

几天后,朱莉亚一家终于收到了大夫寄来的信,打开一看是一张收费凭证单,上面写着:全部医疗费用我已经收下:一块钱和一个小女孩的一颗爱心。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注音。 

________mí  ní)漫 ________diǎn  diān)起

________zuàn  zhuàn)得   穿________zhuó  zhē

2解释下面句子中搞笑的词语。 

朱莉亚把那枚攥得热乎乎的硬币递过去。这句话里的热乎乎有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莉亚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莉亚为什么要去买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老妪(yù)

①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②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出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③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suō)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

④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⑤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⑥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⑦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⑧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

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个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儿子仰脸看我。

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位时,见一老叟(sǒu),守着他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

【1】读第②、④自然段,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招徕:_________________   (2)体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列句子。(从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答)

(1)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2)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个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我选择第_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两段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为下文老妪在寒风中等待做铺垫。

B.第自然段中写到了老叟,用了许多与前文描写老妪相同的话,目的是为了刻画一位具有同样尊贵品格的老伴。

C.本文以“我”的情绪变化为线索,突出了“我”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

D.“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这淡淡一笔,就展示了老妪骨子里所散发的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的高贵品质。

【5】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之窗。

1)缩句: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字句: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买鞋的人真是可笑。他宁可________,也________

4)巧补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

5)面对沉迷于各种游戏、不知珍惜时间的小军,我真想用一句名言对他说: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邓稼先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孩子的房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学上了驾驶飞机。(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成长的记忆

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详略和写作顺序等,要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

地名,600字以上。

2)我县教育正在进行幸福小镇建设,具体有幸福校园”“幸福班级”“幸福课堂建设等,你是否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了呢?请以此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具体要求同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