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的用法。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运用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汉字历史,传承汉字文化,鉴赏汉字之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

1.字谜两则

(1)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尸字紧相连。打一字:_________

(2)鸟落山头不见脚,四处皆水无处找。打一字:_________

2.有趣的汉字演变

表格里是四个不同汉字在不同演变过程中的字体,请分别将这四个汉字转化为相应的简化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____

____

____

____

 

 

3、填空。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_______》,说明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_______》诗经在内容上分为《______》、《_______》、《 ______》三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的表现手法

4、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填空。

1.__________字长吉,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他也因此有“_________”的美誉。他是继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______________诗人。

2.__________字廷益,______代诗人。因为官清正,不畏强权,深受人民爱戴。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的感情和___________的情操,有______________

3.郑燮,字克柔,号__________,以卖画为生,为“_______________”之一。擅写_______、工书法。其诗词多描写民间疾苦,有《____________》。

4._________字摩诘,唐代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世称“___________”。他的诗歌中带有佛教意味和宗教倾向,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_____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____手法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的景象。

2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往往比较压抑。但范成大、翁卷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欣赏,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知州的第三年。

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换成处处家家”?请谈谈你的着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考题精选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争吵了起来,妻子嚷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寝食难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泪纵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1)第④段中“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人物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3)第⑨段中“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中“最坏的打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体感知:从全文看,父亲做了两次“选择”,请说说父亲的“选择”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词析句:用波浪线在第⑧段中勾画出表现“他听了父亲的话深受感动”后的行为的句子。

【5】整体感知:结合短文,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他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形象问题”是说他形象不佳,长得不好看。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是赞扬父爱的伟大。______

10、阅读《匆匆》,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时候尽(jǐn  jìn)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 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挽 碗 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ní  níng)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 怜怜 冷冷)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用“\”划去不正确的字词。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

4这段最后连用____)(____)(____)(____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____。(豪迈,坚定,感慨)。

6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老家有棵香椿树

魏然森

①祖母在老家的院子里栽下了一棵香椿树。院子里已经有很多的树了,最大的那棵老柿树树冠几乎遮满了整个院子。那些幼小的树就都被欺下去,很难长大。祖母偏又栽下了这样一棵香椿树,左邻右舍的人嘲笑说栽了也白栽。祖父脾气暴躁,发着火要拔了它。

②据说那时我刚出生不久,祖母抱着我一次次地护着那棵香椿树,说孩子生下来哪个不小?哪个周围没有比他们高的大人?他们个顶个的不是都长大了吗?那棵幼小的香椿树在祖母的呵护下活下来了。它见不到阳光,也没有能力与大树们争夺太多的养分,三四年过去了,它还像当初栽下去时一样细矮。

③有一年夏天,一场暴风雨折断了那棵老柿树的几根侧枝,整座院子一下子明亮起来了。于是、小树们就疯了一样争相成长,长得最快的就是那棵香椿树,只三五年,它就蹿起了三四米高。香椿树长起来了,春天里发出的嫩芽也多了,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家的摇钱树。头茬的嫩芽发出来、祖父会让父亲掐了拿到集上去卖;第二茬的嫩芽发出来,祖父还要父亲掐了拿到集上去卖;第三茬的嫩芽发出来,祖父不让卖了,却掐下来自家腌着吃。但是香椿树依然顽强地长着、到我要结婚的时候,它果然就像当初祖母期望的那样长大成材了。

④六年前的初秋、祖父去世了,老家的院子里就只剩下祖母孤零零地守着几间老房子和那棵香椿树。每到香椿树发芽的时候,祖母就盼我回家吃她做的香椿芽炒鸡蛋。她最喜欢看我和四叔就着香椿芽炒鸡蛋喝酒,说那个时候会想起很多往事:想起父亲的早年去世,想起几十年来她与祖父把我养育成人的种种不易……因为想起了这些,她就对眼下的日子很满足,不只因为眼下可以吃饱饭了,更因为我没辜负她和祖父的期望闯出了农村,成了会写文章的作家。她说,在我们家不得济的时候,谁会想到我们老魏家会出来个有出息的孩子呢?就像当初没有人相信这棵香椿树能长大一样。

⑤今年春天,因为忙着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我忘记了香椿树发芽的时日。有一天,四叔送来了鲜嫩的香椿芽和几十个山鸡蛋。四叔说祖母正病着,却不让告诉我,让我尽管好好写文章。我的泪水控制不住地往外流、扔下正写着的稿子,跟四叔一起回了老家。

祖母坐在香椿树下,面容干瘦,白发枯乱。香椿树依然那样茂盛挺拔,可祖母却显出了从未有过的苍老。我走到祖母身边轻轻跪下去,叫一声奶奶就控制不住哭起来了,我的心被深深的内疚戳痛着。可祖母却慈祥地笑着,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哭什么呀,我没事。”然后给我擦了泪问道:“你吃椿芽炒鸡蛋了吗?”我说不出话,只点点头。

⑦这天夜里,我和四叔谈了好久,我知道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祖父活着时把它分给四叔了,现在四叔要盖房子,他会不会想把香椿树锯倒做门窗呢?我要做做他的工作,希望他不要打香椿树的主意,永远把它保留在老家的院子里。

【1】谈谈文章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和香椿树共同成长,请在文中找出能印证这一点的三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⑥自然段的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希望把香椿树永远保留在老家的院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1】写近义词。

骄傲——________奚落——________轻蔑——________懦弱——________

【2】写反义词。

傲慢——________   轻蔑——________ 懦弱——________

【3】a.将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写下来。________

b.将描写陶罐神态的词语写下来。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的意思。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________

13、成为大师的秘诀

                            [奥]斯蒂芬茨威格

我在巴黎学习的时候,已经发表过不少文章,有很多人赞扬。有几篇我自己也认为不错,但总觉得应该还能写得更好,只是苦于无人指点,于是我暗自留心,渴望找到成为大师的秘诀。

25岁那年,我终于找到了这个秘诀,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是一个周末,我到麦东拜访罗丹。“或许你愿意看看我的工作室?”他和蔼地说,“恐怕没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你不要嫌闷。”

我跟大师来到一个有着巨大窗户的简朴房 间,桌子上堆满了草图,地上摆着一些已经完成的雕像,其余的都是黏土做的雕塑局部:一只胳脾、一只手、一根手指,有的甚至是指关节这样微小的细节。

我正看得入神,回头发现罗丹已经穿上了工作服,站在一个木架子前面。“这是一个新作品。”说着,他小心地掀开湿布,一座少女的半身像出现在眼前。那是一尊黏土 的小样儿,线条柔和,细节逼真,我忍不住赞叹:“太完美了!”

罗丹侧头看了看雕像,后退一步,盯着少女 出神。这位身材魁梧、肩膀宽阔、满头白发的老人好像变成了热恋中的少年,他柔声说:“肩上的线条还是太粗,这里还差一点儿……”

大师拿起刮刀,木制的刀片轻轻滑过湿润 柔软的黏土,所到之处留下肌肤柔美的光泽。罗丹在架子前走来走去,不时转动雕塑台,有力 的双手一刻不停,眼睛里闪着光,“还有这里……嗯,还有这里 ”他一边修改一边自言自语,时而兴奋得点头,一会儿又双眉紧锁。他 捏好一小团黏土,粘在雕像上,再用木刀一点点儿刮开,喉咙里发出含糊奇怪的声音。

就这样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 罗丹再没跟我说一句话,他把我给忘了,把整个世界都给忘掉了。除了手中的作品,他眼里没有第二件东西。他专注的神情,究如上帝正在创造世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罗丹舒了一口气,扔下刮刀,满意地笑了。他又一次拿起盖布,小心翼翼地盖上少女,好像把披肩披在情人身上一样,满脸的温存,然后他向门口走去,突然看见我,吃了一惊,凝视半晌才记起我来。

罗丹又变回了先前淳朴好客的老人,为自己的失礼感到魅尬:“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而我毫不介意,握着大师的手,心里充满感激和崇拜。

在麦东的那个下午,我得到的启示比在学 校里所有学到的东西加起来还多。我明白了成就一切艺术与伟大事业必需的本领——专注,

一种无论眼前的工作或大或小,都能将意志贯 注其中的本领。我这才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

1文章题目中的大师一是具体指________ ,文中具体写了他 ______________的事情;二是指__________的人。

2成为大师的秘诀是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来。

3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对于这句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 这句话是说,专注是成就伟业唯一的秘诀,其他的都不重要。

B. 这句话告诉我们,专注是成就伟业非常重要的品质,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C. 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自谦地认为自己最为缺少专注的品质,这是他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14、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18、按要求改写“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坚强的民族”这个句子。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2.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字句

3.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

4.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转述)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要求: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