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再选词填空。
浩浩(____)(____) (____)(____)十美 翻(____)倒(____)
滔滔(____)(____) (____)(____)褴褛 万(____)得(____)
(1)一说到科幻故事,他就(__________)。
(2)我们的母亲河——黄河,(__________),奔流不息。
(3)这位(__________)的老人就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4)在小敏眼里,杨老师就是(__________)的人。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石灰吟》中,诗人以_______自喻,表达了自己________,即使粉身碎骨,也要___的决心。
2.《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 _________,是为悼念________烈士而写的演讲词。
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
3、感悟和积累。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选自《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称为“______”,并用“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______的孩子。我是从人物的语言、______、______看出一个人的特点的。
4、读读写写
fēng zhēng biān pào sì miào jiǎo zi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5、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再看拼音写字。
①思yuán________弓zhuó________而射之。
②wèi________是其智fú________若yú________?
③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yú_______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④日初出cāng cāng________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⑤shú________为rǔ________多知乎?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7、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8、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章第2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老师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的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_________________
10、句子赏析。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1】句子中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长而急遽”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抓住________的变化和__________的声音,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我”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________的心情。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我们_______有缺点,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_行。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__精兵简政__这一条意见__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__他提得好__对人民有好处__我们就采用了。_______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_______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横线上填上关联词。
【2】在文中画线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3】这是________主席1944年9月8日在________同志的________会上所作的演讲,题目是《________》。他号召大家学习________的精神。
12、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节选)
这一年暑假,语言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溫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乙]作文上的红双圈
是在1972年的5月,我清清楚楚记得那个日子。那一次学校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作文题日叫《补考》,是篇很长的作文。我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他总是给我的作文打高分。一天上午在操场劳动,有人跑过来 告诉我:“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双圈。”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过去,独自站在报栏前,欣赏我的打满双圈的作文。我带着心跳,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带着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路过这里,偶尔看见了,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发表在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竞赫然刊登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其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我想想也是,就接着往下“折腾”,后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园,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的路上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甲文中“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一句
中,“这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么”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两处写爬山虎,请你分别找到。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衬托“我”作为初中生年轻有活力。
B.反衬叶圣陶老先生讲究生活质量、有品味的生活态度。
C.衬托叶老先生认真亲切、质朴的品质及“我”愉悦的心情。
D.告诉读者事情发生在夏季。
【3】“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叶老先生接见“我”,教诲“我”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刻苦写作。
B.爬山虎的颜色很绿,让人难以忘怀。
C.当时的事情和爬山虎一起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D.“我”一看到爬山虎这种植物,就会想起叶老先生对“我”的教诲。
【4】读了甲、乙两文,我们从中知道甲文作者走上文学之路是从_________开始的;乙文作者走上文学之路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
【5】细细品味甲、乙两文的结尾。
(1)在表达感情上的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
(2)在表达方法上的不同之处:甲文的结尾运用__________的方法,乙文的结尾运用_______的方法。
13、对比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甲)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死也不倒下(节选)
(乙)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1】找出选段(甲)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甲)中“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中的“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乙)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特务与吉鸿昌的对比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4】对题目“死也不倒下”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坐在椅子上死,可以不倒下。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体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甲)着重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B.选段(乙)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C.这两个选段都表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视死如归、不惧牺牲的崇高品质。
14、课内语段阅读。
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那个礼拜日,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礼拜日,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的画线句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划波浪线的句子,想一想,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动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山林中逮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祈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仿写,用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17、单是闻着腊八粥的香气,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放开肚皮吃呢!(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套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大型编钟,至今音乐性能良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必须赶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叔叔握着小汤姆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改为陈述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1、作文。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就让我们到郊外去寻找春天吧!并尝试着用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