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_____________       遥看: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好处:____________       绝胜: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括号里,使语句完整。

凡卡摩平了一张揉皱了的纸,给爷爷写信:我的生活没有_______了,连狗都不如!……”_______爷爷接到信后,立刻带他离开这儿。他把信塞进邮筒后,怀着甜蜜的_______睡熟了。这一切只不过是凡卡美好的_______罢了。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两(____)三(____) 乌合(____)(____) 喜出(_____)(_____)(_____)(_____)人烟

诚心(_____)(_____ 语(____)心(_____ 追(____)求(_____)专心(_____)(_____

(1)这里原先是一片(________)的旷野,现在成了举世闻名的石油城。   

(2)走出赛场,迎面而来的是同学们(________)的笑容,是手舞足蹈的欢呼。   

(3)妈妈(________)小地教育小明,要他 (________)地写作业。   

(4)我们与人相处应该(________),不要玩(________)的奸诈计谋。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填在句子中。

____)不(____)待 (____)(____)动听  ____)人入(____ 语(____)心(____  

____)(____)而止 ____)(____)不安  ____)临(____)境 (____)手(____)来

(1)我听得入迷,恍如_________,田老师__________,我却仍在发呆。

(2)有人看见一个作家写出一本好小说……很想白己能够__________,妙手成章。

(3)老师________地对我说:“你不能一味地模仿,还要仔细观察字的结构……”

(4)田老师以这四句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_________

5、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腊八粥》选自________(作者名)写的__________(体裁)。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生动的场景。

(2)《长歌行》是触景生情之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3)《藏戏》向我们介绍了藏戏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食》一诗中,写了暮春之时美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再按要求答题。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应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扣柴扉久不开: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B.这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格的记游诗。

C.这首诗写诗人兴致很高地去拜访园的主人。却吃了个闭门羹,所以情绪低落。

【3】说一说:“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了你什么样的哲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正月十五日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暗尘:__________________   (2)逐人:__________________

(3)游妓:__________________   (4)金吾:__________________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两句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选文开头说“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笑着说”中“笑着”一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下令“不要轻易出动”,这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想象一下,当曹操知道上了当之后,他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再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围绕文中画“——”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两句话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

(2)父亲“没戴眼镜”,头发“乱蓬蓬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

(3)从“平静”和“慈祥”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在文中用“﹏﹏”画出原因。

【3】父亲“瞅了瞅我们”,这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父亲这一“瞅”,是期望“我们”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__描写,表现出他的____________

【5】“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赏析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出淙淙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的画眉在和黄鹂对唱,声音清脆婉转。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光亮而透明_______           声音清楚悦耳_________

2短文中描写色彩的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句中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联系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我家的大公鸡头上长着一簇(cù)像燃烧的火焰似的鸡冠,好看得很。它那双乌黑发亮的圆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短又尖的嘴巴。它全身的羽毛有淡黄色的,有朱红色的,还有金黄色的。人们都说我家的大公鸡真是美丽极了。

【1】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四个方面来写大公鸡的。

【2】用“________”划出打比方的句子。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给短文加上合适的标题,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4、现代文阅读。

小扇轻摇的时光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

天气炎热,我赖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赖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待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都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的根本原因是(  )

A.“我”放暑假了

B.城里天气炎热

C.等“我”回来吃瓜果

D.母亲想念“我”

【2】“我心里涌满羞愧。”“我”羞愧的原因是(  )

A.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

B.很少回家看望母亲

C.回家吃母亲种的瓜果

D.村里人对“我”很亲切

【3】“‘人啊!’母亲叹一声。”表现了“母亲”的情绪是(  )

A.欣喜

B.惭愧

C.忧伤

D.内疚

【4】文章中画横线的部分是环境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的(  )

A.丰富了文章内容

B.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C.烘托了“我”轻松闲适的心情

D.写出了农村夏夜的美丽景色

【5】对“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贪婪”写出了“我”见到爱吃的瓜果时迫不及待的丑态。

B.“贪婪”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

C.“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6】对短文题目“小扇轻摇的时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扇轻摇的时光”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

B.“小扇轻摇的时光”指晚饭后风扇给了儿子,“我”只好用蒲扇。

C.“小扇轻摇的时光”指“我”与母亲相守的美好时光。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 改写句子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兵工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知道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我能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昨天一夜几乎完全没合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我只能自己学着做饭、收拾房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送小王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带弟弟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缤纷的童年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人或事,选择一个写一写,可以写难忘的一件事,也可写舍不得的一个人……无论写什么,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感情要真实就好,300字以上。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别忘了修改自己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