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弈秋之为听____

2.思援弓____而射之

3.一心以为有鸿________将至

2、将16个整体认读音节补充完整。 

zhi_____shiri_____cisi_____wu_____ye_______________yunying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歉(   )

 

4、我会查字典。

“鼎”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部;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再查音节___。“鼎”字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②大;③正当,正在。“鼎盛时期”中的“鼎”字应选第__种解释。

5、日积月累。

(1)我会写像“九牛二虎之力”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鉴赏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杜牧。

2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读这首诗,我们既能感受到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能感受到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B.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江南特有的美景。

C.“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中,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D.“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南朝是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陈,宋、齐、梁四个政权。

7、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___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态。

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菊花__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_______的赞美。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

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8、

完成下列各小题。

【1】“ 不得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选项是(  )

A.陌陌

B.默默

C.脉脉

D.墨墨

【2】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诗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3】“素”在这首诗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本来的,原始的

B.质朴,不华丽

C.白皙

【4】这首诗的前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互文

D.拟人

【5】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也是诗人经常引用的,以下诗句中哪一句没有引用神话传说?(  )

A.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对古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刻画了银河两岸,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却不得见面的画面。

B.这首诗中的过渡句是“河汉清且浅”,既是前因也是后果。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诗,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D.此诗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次论坛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议围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会议将推动经济全球发展,将在文化品牌、生态旅游、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工业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双赢局面,互惠沿线各国。

(材料二)两位热心网友,针对手机中的三条信息,进行了“眉山与一带一路”的主题探讨。

①眉山建成“半小时经济圈”。距成都仅60千米;形成陆、水、空立体交通网。

②打造出化工、制造、农产品、加工等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些特色,优势突出,已走向世界。

③外地人大多知道苏东坡,可我们还没有打好他的牌子;知道黑龙滩、瓦屋山的也不少,可我们还是没有打好这张牌。

甲:眉山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占有优势,真不错。

乙:是啊,除了交通外,今年我们又建成了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是哪方面的优势呢?

甲:     

乙:你说得真好。但我市还有一些牌子没有打好,让眉山人担忧呢。

甲:                ,这两方面的牌子没有打好,我们该怎么办呢? 

乙:我建议, 

1依据材料一,请用3个四字短语概括出这次高峰论坛的主要信息。

______    ______    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在横线上补充情境对话。

10、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短文按照______的顺序,描写了茶峒人端午日____________等习俗。

【2】阅读短文,关注短文中的加点词,完成练习。

(1)理解短文中三个加点词的作用:写出了观看龙舟竞赛的人_______和全茶峒人欢度端午节的_________

(2)短文中的三个加点词“莫不”可以分别替换成哪些不同的近义词?写一写。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划船时声音洪大、场面壮观的句子。

【4】短文中描写“船与船的竞赛”的内容属于__________(详写   略写),描写“人与鸭子的竞赛”的内容属于________(详写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

【5】关于短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中心突出,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B.“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说明人们对赛船非常重视

C.短文第三自然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划船前的准备,稍显多余

D.“众人逐鸭”这一部分内容,体现了城中戍军长官与民同乐的精神

【6】“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众人在水中追赶鸭子的情景是怎样的?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当时长潭的“新花样”。

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镇的早晨

城市的早晨是被汽车短促洪亮的喇叭声惊醒的、人称世外机源的蚕乡桃源小镇,四周河溪绕,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它的早晨则是被木船悠闲的摇声唤醒的。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沿着小河缓缓踱步,在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一片片斑的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玉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好像一座水上浮桥。两座石拱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飘过。船已经驶远了,但船工愉快粗犷的小调和着从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还在河面上荡漾着。

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一个欢闹的旋涡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沿街摆满了各种土产:那刚从地里割下来的青菜、韭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那刚从河里捕上来的鱼虾,又蹦又跳,鲜嫩嫩的水灵灵的;还有那雪白的羊羔、长毛兔、大白鹅……真叫人目不暇接。一张张黝黑淳朴的脸带着微笑,甜甜地诉说着他们各自产品的鲜活肥美。

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大街两旁,不少经营点心的个体户早早地开张了。卖粽子、豆装、饨的小摊上热气腾腾,主人正忙着不停地招揽过往的行人。旁边有一家经营熟食的个体户,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紧张地做着开张前的准备。那被火苗舔着的大锅里不时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吸引了许多顾客。河对岸急急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衣着鲜艳的农家姑娘。如今,小镇建起了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在前进

小镇的早晨多美啊!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的霞光 __________的银鳞

___________的脸 __________的香味

2“~~~”画出文中出现的排比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要表现小镇的紧张的时候,只写到了一个经营熟食的个体户和一群上班的姑娘,作者这是采用了什么手法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船工的小调和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表现小镇的宁静,这属于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

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描写小镇早晨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12、整本书阅读

男孩子骑在鹅背上高高地飞行在天际,他俯视着大海和像空中繁星般散布在沿海的礁石、屿群,他觉得,所有的景色似乎都变得光怪陆离,而且还鬼影憧憧。天宇已不再是蓝湛湛的,而是像一个墨绿色的穹窿紧扣在他的头顶上。大海呈乳白色,他极目眺望,但见海面上泛起一阵阵轻轻的白浪,波光潋滟,闪烁不停。在茫茫大海之中礁石岛屿星罗棋布,都是一块块黑色的。无论这些岛屿是大还是小,也不管它们是平坦得像草地还是布满陡崖峭壁,它们看起来都是一样黑。哦,甚至在白天通常是白色或者红色的住宅。教堂和磨房,也在墨绿色的天空之下显露出黑色的轮廓。男孩子觉得,他身体下面的大地仿佛换成了另外一个星球,他好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里。

【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其中的男孩子是本书的主人公___________,他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

【2】男孩子还到过哪些地方?(至少说出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课文,按要求作答。

苹 果

桌子上放着一个苹果。母亲对自己的小女儿说:“孩子,看到这个苹果,你想到了什么?” “这个苹果又大又圆,肯定很甜很好吃!”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母亲首肯:“你的想法不错。可是,你知道面对一个苹果,不同的人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看法吗?” 小女孩好奇地看着母亲。

母亲说:“妈妈看到这个苹果,首先想到的是你姥姥。姥姥总是把苹果切成小块分给孩子们吃,自己从来不舍得吃。姥姥的爱就浓缩在这个苹果上。”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母亲接着说:“果农看到苹果,会想到栽种的艰辛,还会想到丰收的喜悦;一位诗人看到苹果,可能会把它描绘成太阳,比喻成小姑娘的脸蛋;而医生可能会拿着苹果向人们解说它有多少丰富的营养??”

母亲再问小女孩:“你说,谁的想法是对的?”小女孩若有所思地说:“妈妈,他们的想法好像都没有错,都有道理!”

母亲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就像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苹果有不同的想法一样,生活中,你也会遇到许多类似的问题。面对同一种事物,你要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小女孩点了点头。母亲欣慰地笑了,她好像看见眼前的女儿正成长起来……

1文中有两个与“思考”有关的成语,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

首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体会母亲的话,母亲表面上是在和女儿探讨_________,而实际上是在告诉女儿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你会怎样看待面前的困境?会怎么去做?能够举例子说明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hōng hǒng hòng)笑。

1   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形和读音。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__读出来的。

3这种草象征着__________;“玻璃棚中的盆花指的是__________

4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山林中逮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祈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仿写,用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改为陈述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9、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20、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其实,在我们身边,也可以发现许多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象。把你发现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写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