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句子,完成练习。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这句话中的“?”表示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把__________的道理用__________形象地方式表示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日积月累。(10分)

(1) 正直是    之本。

  眼泪无法洗去     

人是为了       才活着。

最伟大的见解是           

  只有那些     的人,才能熬过    ,迎来    。               (2)除了本单元的文章,我还读过不少的外国文学作品,如《 》,作者(   ),作品中的主人公是( )。

 

3、综合性学习。

1)小学即将毕业,请你按要求写句毕业赠言给形影不离的同学,用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

2)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有_______的美誉。

3)中国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语巧搭配。

( )地祈求          ( )的步伐          ( )地穿过

( )的听众          ( )的故事          ( )的深愁

( )的口吻          ( )的话题

5、看拼音,写词语。 

dān yào

tóng shù

yáng yì

chéng nuò

___

___

___

___

xiǎn jùn

xié pò

chī qíng

jiǎo jiàn

___

___

___

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

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国破"句中,""指京城长安,""的意思是"沦陷"

B. "城春"句中的""意思是茂盛。

C. 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D. "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 "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

C. 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8、阅读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直”意思是:( )

A. 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B. 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C. 挺直,使笔直

D. 直爽,直截

2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选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文学类文本《丰碑》,完成第小题。

丰碑

李本深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像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儿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

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6期)

【1】“严峻的考验”指什么( )

A.狂风呼啸

B.大雪风飞

C.遭敌突袭

D.恶劣环境、残酷战斗

【2】与“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相互照应的是哪项( )

A.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B.他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

C.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

D.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3】“丰碑”指什么( )

A.高大的石碑。

B.不朽的杰作和伟大的功绩。

C.冻僵的军需处长依靠树干坐着似一尊雕像。

D.军需处长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4】“……前面……冻死了一个人……”这里连用了三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

A.表现警卫员十分紧张。

B.表现警卫员的急促和不安。

C.说明风大,话音断断续续。

D.暗示警卫员此时身体很虚弱。

【5】将军发现死者后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

A.发愣——愤怒——发怔——敬仰

B.发怔——发愣——愤怒——敬仰

C.发怔——愤怒——发愣——敬仰

D.发愣——发怔——愤怒——敬仰

【6】文中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描写军需处长冻僵死在枯树下的情景( )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环境描写

【7】对“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使读者体会到将军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B.表现了将军爱护战士、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C.表现了将军由暴怒到惊愕,以至于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

D.这“怔”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

【8】有读者认为“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句话应该删去,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 )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 )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1】给文中加点标上拼音,写在括号里。

【2】这段话选自_______写的《_______》。

【3】这段文字起笔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腊八粥的喜爱,让我们感受到腊八粥的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写了_______,从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透出了“_______” 味道。

11、阅读

爱动脑筋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每天帮助母亲打柴、放牛、养蚕。

有一天,华佗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子,在绳子一头拴了一块石头,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______这孩子爱动脑筋___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原来___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___

1给文中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老爷爷笑了________________这孩子爱动脑筋_____________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_____原来________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几个带的字,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短文内容回答问题。[方法提示:认真读文章,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①华佗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干什么的?________ 

②华佗是怎样解决老爷爷提出的问题的?________ 

③为什么老爷爷只收华佗做徒弟,而不收其他的孩子?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呢?读了这些故事,你想过长大后要干什么吗?为了实现你的理想现在该如何做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父亲的菜园》片段,完成练习

春天到了,父亲在他的新菜园里,种上了豌豆。望着这一块贫瘠的土地,我问父亲:“豌豆真的能长出来吗?”

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我似信非信地点点头。没过多久,种子发芽、出苗,菜园里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

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我有些疑惑不解,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1给多音字组词

    zhǒng________          zhòng________

    ________             shì________

    nán________            nàn________

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①信心十足:________

②疑惑不解:________

3我为什么疑惑不解?父亲的话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浏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_____  生疏——_____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除夕是热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逛庙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其中“光景”一词可以用下面哪个词代替(  )

A.景色

B.情形

C.光线

D.时候

14、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福尔摩斯的观察力

提起大侦探家福尔摩斯,你一定知道。他那惊人的观察力,真是令人叹服。凭借这种超人的观察力,他在侦破工作中屡建奇功。

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医生自从结婚以来,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和福尔摩斯来往了。有那么一天,他俩喜相逢了。

福尔摩斯说:根据我的观察,你又开业给人看病了,可是,你过去没告诉过我,你打算行医……”

这,你怎么知道的呢?

这是我看出来的,是我推断出来的。否则,我怎么知道你最近一直挨淋,而且有一位最笨手笨脚和粗心大意的使女呢?

我亲爱的福尔摩斯,华生医生说,你简直是太厉害了……的确,星期四我步行到乡下一趟,回家时被雨水淋得一塌糊涂。但是,我已经换了衣服,真想象不出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些事本身很简单。我的眼睛告诉我,在你左脚那只鞋的里侧,也就是炉火刚好烤过的地方,皮面上有六道几乎平行的裂痕。很明显,这些裂痕是由于有人为了去掉沾在脚跟上的泥疙瘩,粗心大意地顺着鞋跟刮泥时留下来的。因此,我就得出这双重结论:认为你曾在恶劣的雨天里走过,而且判断出你皮鞋上出现的特别难看的裂痕,是伦敦年轻而没有经验的女佣人干的。至于你开业行医嘛,那是因为如果一位先生走进我的屋子,身上带着碘酒的气味,他的右手食指上有硝酸银的黑色斑点,他的大礼帽右侧鼓起了一块,这就表明他曾经藏过听诊器。我要不说他是医药界的一位积极分子,那我就真够愚蠢的了。

福尔摩斯一席话,说得华生医生频频点头。

你简直太厉害了。这话真是入木三分。由观察到鞋的里侧六道几乎平行的裂痕,推断出是粗心大意的使女干的;由看到鞋的裂痕及大礼帽右侧鼓起了一块,推断出华生医生雨天给人看过病。善于观察的人,就是这样从极其平常的事物中找出有关方面的联系,获得某种发现。当然,这首先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时时处处留心观察。

1短文是通过什么事来写福尔摩斯的观察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福尔摩斯是怎么知道华生医生又开业给人看病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尔摩斯说华生医生最近淋了雨和雇了一位粗心大意的女佣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春城无处不飞花。(仿写一个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改成反问句:

2.春天到了,映山红开了。请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这一美景。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比做什么,很值得观赏。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句子:    

4.东东很聪明,就是学习上怕吃苦,爸爸想勉励他勤奋学习,就赠给他这样一句名言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春姑娘不是快活地喊着吗?

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燕子在电线上排列成了错落的音符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我们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懂事。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些时光值得我们留恋,总有些美丽值得我们回忆,总有些人值得我们珍惜。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

1.内容具体,条例清楚,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