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hóng hú pán yú qīng cuì kǒng b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jī xiè mǐn ruì dàn shē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春联 ______的东西 ______地叹气
______的土地 ______的脊背 ______地喊着救命
3、用文中的词语填一填。
(__________)的圆球 (________)的小松鼠 (_______)的目光
(__________)的高楼大厦 (________)的灵活劲 (_______)的小“俘虏”
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像扣上了茶壶盖。________
②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________
③天空中的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________
④谁说浪费不是犯罪?________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____
5、句子积累。
(1)《采薇(节选)》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江上渔者》中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泊船瓜洲》中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这首诗中描写春光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的《浣溪沙》中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抒发的感情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
【1】补全诗句。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代诗人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的思想感情。
【4】诗中“挑”的意思是__,“促织”就是__。作者看到___,料想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寒 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本诗描绘了传统节日______节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_____(时间),后两句写的是_____(时间),诗人借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①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
B.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明写花而暗写风。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
C.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多,不能表现花的神韵。
D.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后两句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城景色的赞美之情。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D.后两句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
8、比较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
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
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_________,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____________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_____________,二是指诗人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写到马和竹的诗句有哪些吗?试各举一个例子。
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片段,回答问题。
①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②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________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
【2】按照课文,把短文中的第①段的横线填完整。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3】文段中“追根求源”的意思相近的俗语是________。
【4】文段中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
【5】文中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例子,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试举一例:________。
【6】第③段中“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
A. 陈景润 B. 郭沫若 C. 钱学森 D. 华罗庚
【7】“打破砂锅问到底”表达了________的科学精神。
10、课内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语意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
【3】文段运用了什么样的句式开头?说说这样开头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加上描写神态的词语。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的神气。
④“住嘴!”铁罐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2】“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中“相提并论”指( )
A.相处平安,不吵架。 B.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
【3】铁罐认为自己________,陶罐一碰就会________,所以觉得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而陶罐则认为它们生来就是________的,并不是来________的,所以不想与铁罐争吵。
【4】你想对傲慢的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现在,我们每天都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里面养着活蹦乱跳的小生灵。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发出了钮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雷,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早晨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扑向葵花。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向日葵却毅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在冰雕玉琢的莹白之中,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像一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5分钱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在上面,像一块光滑的表蒙子。刚分裂出的葵花籽还未成熟,像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1、“我们每天都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表达了战士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成语“一往情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表现了葵花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你觉得“永不泯灭”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葵花和战士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给短文中没加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周密——( ) 勉励——( ) 恶劣——( )
4.用~~~画出本段中的过渡句。
5.从文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有
的科学精神。
14、名家与名篇。
栗子(节选)
汪曾祺
①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坚果的外面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鳞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②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③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
④栗子熟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个铜火盆, A 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 B 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 C 起来,在手里来回 D ,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⑤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良乡栗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
⑥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栗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⑦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是极好的下酒物。现在不见有卖的了。
⑧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熟后,下绵白糖,小火焖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
⑨我父亲曾用白糖煨栗子,加桂花,甚美。
(有删改)
【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短文的第④段中,答案填在下面字母对应的“____”上。
倒 蹦 丢 抓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怎么理解第③段中画“__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介绍了栗子的多种吃法,选一种吃法,品析一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吃法写得生动有滋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介绍一下它的相关知识。(做法、历史、故事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乐园。
1.小刚对我说:“明天,我找你,我们去看电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上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起来。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里夫人是一个非常令人崇敬和敬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狼认为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
狼堵上山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来送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1)强强说,放心吧,爷爷,他不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约翰脸上含者微笑对我说,他是否可以坐在我的旁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也说,没有我那样念诗的,我那不叫念诗,我那叫乱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习作一:心愿
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愿是什么呢?请你以《心愿》为题目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习作二: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触摸到它的那一刻,便是奇遇的开始。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会无限惊讶地停下步履。”你一定读过不少名著吧,哪一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感情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