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查字典填空。

“鼎”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鼎”字在字典中主要有如下解释: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借指王位、帝业;③大;④正当,正在。在下列词语中,“鼎”字应选择哪个解释?(填序号)

钟鸣( )   春秋( )   力相助( )

2、小凡在读《水浒传》时,“浒”字不会读,她应该用_____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画;在写日记时,“qĭ发”的“qĭ”不会写,她要用_____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rì kòu     tuí rán     páo xiào     yōu lǜ     zāo gāo

( )     ( )        ( )   ( ) ( )

fèng xì     kāng kǎi     zhān mào     shòu xuē     tóu zhì

( )     ( )   ( ) ( ) ( )

4、仿写。

头涔涔 泪潸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缘无故 无声无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美国的国家航空博物馆里,立着这样的字碑: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补充诗句。

2请写一写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爱国诗人_______的绝笔。诗中描写诗人临终遗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叮咛儿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希望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固: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

泰山:_____________ 鸿毛:_____________

【2】举例说明你对司马迁说的那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

【3】选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10、阅读理解

南极的除夕

①刚刚建成的长城站,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它在乔治岛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②除夕之夜,考察队员们在这里和专程从祖国赶来参加长城站落成典礼的代表团欢聚。祖国的关怀,人民的祝贺,家人的慰问,给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考察队员带来无限温暖。

③在频频的祝酒声中,我们的带头人——南极洲考察队队长慢慢地站起来,回忆那建站的日日夜夜。随着他的话语,我仿佛又置身于紧张的现场中……

④在刺骨的寒风、冰冷的海水中,考察队员们仅仅用5天时间就建成一座长29米、宽6.2米、高3.1米的码头。

⑤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袭来的狂风暴雨,阻挡不了考察队员们的前进步伐,他们只用了10多天时间,就把500多吨建材物资从船上运到长城站。

⑥建站的地基刚挖开,渗出的地下水立即把坑填满,必须迅速将水排出,才能灌进水泥。队员们用罐头桶一桶一桶地掏水,腰酸了,胳膊软了,下一个队员立刻接上。他们连续不断的努力,终于战胜了地下水。

⑦风、雪、雨横行无忌地袭来,54名南极洲考察队员的手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可谁也没有哼过声,共同理想使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正是这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南极速度”。

⑧“今天,我们亲手建立的长城站终于屹立在南极的土地上了。回顾建站期间,同志们付出的艰苦劳动,我在这里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队长的话把我从遐想中拉回来,只见他含着泪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⑨他的声音哽咽了,从祖国来的亲人也流泪了,队员们更是泣不成声。难以想像的艰苦、劳累和胜利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真是百感交集!我们这些在充满危险的航行中,在艰难困苦的劳动中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的硬汉,此时,却热泪滚滚,沾湿了衣襟。

⑩我走出餐厅,在风雪中面向北方,遥望祖国,心潮澎湃。亲爱的党,亲爱的祖国,纵然远隔重洋,我们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泣不成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感交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潮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之夜,乔治岛上谁和谁欢聚在一起?为什么考察队员感到无限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概括的话写出在艰苦的建站劳动中,考察队员们做了哪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最后一段话表达了考察队员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②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微笑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1文中画      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A. 这是托德在恭维我,因为他认为我是个有钱人。

B. 这句话是反话,托德在挖苦、讽刺我是个穷人,根本没有钱。

2语段②描写的是托德的笑容,分号前写的是托德________时的笑容,分号后写的是托德________时的笑容。

3托德的笑容为什么凝结了起来?________

A. 他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B. 他感到难堪、窘迫,更多的是对钱的贪恋之心使他忘记了继续笑下去。

4从语段①和②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________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的托德。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叔叔被派往德国进修,他深知祖国和人民的希望,决心为中国人民争光。谁知,开始他不会使用计算机。这使他产生很大的压力。但是陈叔叔以惊人的毅力,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的程序设计和运用。他的导师赞叹地说:“你们中国人真了不起!”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陈叔叔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了博士学位考试。主持考试的教授激动地说:“在我主持的博士学位考试中,陈先生是第一位得到优的。”

陈叔叔的突出成绩,引起了德国很多研究单位的重视,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多次请他留在那里。但是,陈叔叔想到的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说:“比起贵国,我的祖国更需要人才。”他毅然回到了祖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运用:

研究:  

毅然:

激动:  

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叔叔面对优厚的待遇,为什么没有留在德国?(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有一个好习惯》

     “我有一个好习惯”我正在写个人小节,妈妈见了,说:“你呀,有什么好习惯,光知道玩。”我心里连声叫冤:妈妈呀妈妈,您难道不知道我的好习惯是爱动脑筋吗?您忘了上一次的事了吗?

       那回,我的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思考题,这道题可真够难的,但不一会儿,班上的两个“尖子生”便做出来了。老师看了他们做的题,笑而不语。我还在埋头苦思,想了大半天也想不出来。半堂课过去了,老师开始让打架讨论。两个“尖子生”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老师却没有表态。这时我想出来了,在老师的鼓励下站起来说:“我认为,他们都错了!„„”同学们大吃一惊,开始议论起来,而两个尖子生也怀疑的望着我。老师一边挥了挥手,让大家安静,一边又用目光示意我继续说下去。我迟疑了一下,接着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同学们都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对大家说:“胡晓江同学说的很对!”听了老师的表扬,我得意极了。

       这件事告诉过您,怎么忘了?那您还记得设计自动门的事吗?

       那一回,楼房里闹老鼠,我们家厨房里也出现过老鼠,一忘记关厨房门老鼠就要进来。你们都发急了。我动了脑筋,在门上按上皮筋,你进去它关上,你出来它也关上,多妙啊!像这类事情还多着呢!还有一回,学校的水池的下水管不通了,水池子挤满了水。我又开动脑筋,用皮管抽水,很快就把水池的水排出了。

想到了这件事,我便对妈妈说:“妈妈,我的好习惯是——”“是啊,爱动脑筋。”妈妈笑着接过我的话说。啊,原来妈妈没忘记我有一个多么好的习惯!

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

①各执己见: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争论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多处运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把它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则寓言《坚固的棍子》,在结尾横线处补写句话,使之与全文意思相符并能揭示寓意

  这一天,父亲把三个孩子叫到自己的跟前来,“你们各自把这根棍子折折看吧!”

“这很容易嘛!”三个孩子立刻“啪”的一声,将棍子折断了。

“那么现在来折这个!”父亲将三根棍子捆起来,交给大儿子。“折折看!”

  大儿子用尽力气,就是折不断这这捆棍子。第二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也是,但都折不断。

“孩子们,你们看,一根棍子是很脆弱的,但把三根捆在—起就会变得坚固。也就是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他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说:“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其原来的意思。  

1)天游峰的景色是那么美丽,空气是那么清爽,我真舍不得走了。 

改为反问句:________

2)这次比赛的结果,同学们都很满意。(用上无不或者…………”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

3)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19、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0、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平台。

快毕业了,我们的心中有很多话想对母校说。请以《给母校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回忆在母校度过的六年的美好时光,向母校提出中肯的建议,期许母校的美好未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