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填空。

(1)陆游字务观,号 。南宋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在生前即有“ ”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   诗人。作品内容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主要作品:《   》《关山月》《 》《农家叹》等。名言佳句: 。(《游山西村》)

(2)朱熹,南宋     。字元晦,号晦庵,别称   。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任秘阁修撰等职。师事李侗,为二程四传弟子。突出成就: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对经学、 、文学、 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理学,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 。主要作品:《春日》《   》等。名言佳句:  

 

2、仔细读拼音,根据语境写出汉字。

时光流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画下句号,毕业典礼上,仰望鲜艳的五星红旗,我sī cháo qǐ f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是祖国的孩子,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我愿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与祖国共成长。我要学习更广博的知识,拥有更tǐng bá( )的风骨,bǎi liàn chéng gāng( )。当建设祖国的接力棒传到手中,我将勇敢地肩负起国家的róng yù( ),接受时代的kǎo yàn(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wán qiáng( )拼搏,不懈奋斗!

3、人们常把不会游泳的人称作“旱鸭子”,不识一字的人叫“睁眼瞎”。下面的这些人,又被称作什么呢?

专偷东西的人( )        没有依靠、远处投奔的人( )

表示思想很陈旧的人( )            没有骨气的人( )

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     对某门知识不懂的人( )

4、补充成语。

余音( )       别出心( )       轻歌( )

( )所以       自作自( )       热血(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而至 ____________

2.学习了《两小儿辩日》一文,我要学习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世界童话大王是丹麦的__________,他的童话《_______________》被选入本册教材。他的童话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____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3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不论平地与山尖,

采得百花成蜜后,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2选择下面汉字的正确解释。

(1)尽_______A.完  B.都   C.全部用出

(2)占_______A.占据 B.姓 C.处于某种地位

3运用“不论……还是……都……”这几个关联词,说一说第1、2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字是“___”,与“辛苦”相呼应的词或短语是“_______”。

5这首诗借蜜蜂歌颂了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

8、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

2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诗句赞美竹子_______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九寨沟已开树正、日则、则查洼、扎如旅游风景线,长60余千米,景观分布在树正、诺日期、剑岩、长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区,以三沟一百一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要景点,与九寨沟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四季景色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丰厚、丰盛)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十多种稀有和珍贵野生动物。远望雪峰林立,高耸云天,终年白雪皑皑,加上臧家木楼、晾架经幡、栈桥、磨坊、传统习俗及神话传说构成的人文景观,被誉为“美丽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纵深40多千米,总面积6万多公顷,三条主沟形成Y形分布,总长达60千米。由于交通不便,这里几乎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得名。这里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色,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观。据说,在世界别的地方已经很难见到。九寨沟( )是自然保护区,( )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同时,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目录。

1在第一段的括号里划去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在第二段的括号里填入相应的关联词语。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九寨沟已开的旅游风景线有_____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九寨沟因为什么而得名,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陈木城

雨已经下了很久了。

浙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

打开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在树林里的小路上,听雨滴打在油加利树上,打在相思树上,打在羊蹄甲上,打在面包树上……淅浙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小雨滴在树叶上集合起来,成为一颗大水珠,顺着叶脉滑下来,打小鼓似的:啪!嗵——嗵一—嗵!咚——咚——咚!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

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选文有改动)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_清泉      _____大水珠      _____小鼓

2照样子,摘录文中描写雨的声音的词语。

滴滴答答、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______

②整片树林仿佛成了______

③好像地球就是_______,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4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  )

A.雨的颜色 B.雨的样子 C.雨的声 D.雨的敲打

5在作者的笔下,小雨的心情是(  

A.激动的 B.忧愁的 C.愉悦的 D.平静的

6小雨滴落下来,会像打小鼓似的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因为(  

A.小雨有时下得大,有时下得小

B.小雨滴下来的力度不一样

C.小雨滴落在不同的物体上

D.小雨滴落下来的速度不一样

11、(三)《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他的wéi qún(   )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yìnɡ bì(   )。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在文中括号里写上词语。

2“乖”字的部首是_____,音节是______;“兜”字的部首是_____,共_____笔。

3“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注意这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请判断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的用法,分别在括号中标上序号。

破折号用法:①用于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②用于话题突然转变;③用于声音延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

(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

(3)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5这个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第⑤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文中的一种说明方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 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 1℃, 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农业生产息息相关。A  

气温变化 1℃,对农业生产有着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平均下降 1℃,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 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 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 9.56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 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B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 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 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专家预测:到 2030 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 1 厘米到 16 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C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下面这段材料出自本文,想一想,这段文字应该安排在文章 A,B,C 哪一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请分别从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两方面分析。

气温升高 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文中画线句子,理解“热陷阱”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环境,是一个全球性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学生,你认为自己能为之做出哪些贡献?(至少写出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语段阅读。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秘密、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居然  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下面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俗语形象地说明了遇到问题要不断地请教,直到别人讲解清楚为止。

B.这句俗语形象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

3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并不_______,真理并不_______

4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烈的听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2)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缩写句子)

(3)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修改病句)

(4)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改为双重否定句)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19、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