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请尝试默写古诗《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字典填空。

“乏”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用数笔画查字法应当查____画。“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缺少;②疲倦。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疲____ B.____

3、读拼音,写汉字。

(1)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chū xún_____就开始了,腊八这天家家都要áo_____腊八粥。

(2)_____泡出的腊八suàn_____色如fěi cuì_____,jiǎo zi_____一起吃简直是妙不可言。

(3)对于小孩子来说,春节除了放biān pào_____,更有乐趣的要数到sì yuàn_____guàng_____庙会。

(4)lì_____子、zhēn_____子在坚果里也算不错了。

4、翻译这首诗,写出这首诗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   qīng cuì( )   bō li( )   chán míng(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⑥玉壶:比喻明月。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指盛装的妇女。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____,此夜称元夕或元夜。“青玉案”是词的________

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

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_________等。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吹落,星如雨”描写了漫天的繁星,一明一灭,好像雨一样落下来,比喻新颖奇特,而又贴切自然。

B.“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C.词的上阕极力渲染元夜繁华热闹的场面,为下阕人物的出现布置好背景。

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词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首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展现了几幅图画?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桃花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箬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不须归”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这句诗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请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

【2】“我”理解的“碰壁”是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说的“碰壁”是____________

【3】文段主要采用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4】请写一句鲁迅的名言: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他到过很多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显贵。80岁时,儿子好奇地问他:“您觉得您一生做过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个橘子。”

在我当总医师时,有一个室友。他才刚开始刷牙,又离开浴室去挑上班要穿的衣服,而嘴里还满是泡沫。接着,他又忙着整理桌上的资料,还一边说今天有哪些事要办。不消说,他的日子总是过得匆忙无趣。

在医学院教书,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上课都不看我,他们一直忙着抄笔记。他们很努力、很认真地写,但我从不认为他们是“好学生”,因为他们对考试的兴趣远超过对学习的兴趣。他们或许能从笔记中得到考试时所需要的知识,但是他们无法全然地了解。片片断断地抄下来,知道的也只是片片断断,当他们把我的话写下来,我已经又讲了其他东西,他们将一再错过。你必须全心全意地融入,尽你所能地投入,仿佛此时此地世上唯有此人唯有此事……然后才会又真正的了解。必须变成你的人生态度,变成你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在上课、吃饭、聊天、跳舞、画画……

有人问凡高:你的画里面哪一张最好?他说: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几天后,那个人再问。凡高说:我已经告诉过你,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

是的,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

1托斯卡尼尼认为自己一生中做过最重要的事是(   )

A. 指挥交响乐团 B. 比见过无数达官显贵 C. 正在做的事 D. 剥一个橘子

2作者为什么说他的室友日子总是过得匆忙无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这”在文中指的是(   )

A. 加快做事节奏。 B. 努力做更多的事 。 C. 全心投入正在做的事。 D. 计划下一步要做的。

4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

【1】鲁滨逊流落荒岛,面临着没有食物吃的困境。但他没有绝望,而是积极主动想办法。他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真是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12、阅读下面一篇小短文,回答问题。

数不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丰富的基因,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在潮湿阴暗的热带雨林中、在漆黑冰冷的海洋深处,有多少生命徘徊在人类的视野之外!科学家曾在19棵热带雨林的树上发现1200种硬壳虫,其中1000种人类从未研究过。就连南美洲的淡水鱼,有半数的鱼种人类还不清楚。在地球上一千万种生物中,被我们命名的只有140万种。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经考察,在一公顷热带雨林中,平均可以发现300种乔木。而在温带一公顷的森林中,却只能找到10种乔木。热带雨林中一颗乔木上能发现43种蚂蚁,相当于英伦三岛全部的蚂蚁种类。热带森林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生长着全世界物种的50%——90%,也就是说,全球多半物种生存在7%的土地上。

【1】作者在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时,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文段中,多处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__________

【3】文段中加点的近字可不可以去掉呢?为什么?

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闲读梧桐

①我也说不清楚,从啥时起,就注意那棵梧桐了。

②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③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④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⑤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⑥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⑦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⑧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⑨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______。(不超过10个字)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写落叶似乎是在为女孩“伴奏”,这样写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旧书上”意在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您的字总是那么干净漂亮,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小小的我急于模仿,可一笔一画却是歪歪扭扭的,我为此特别沮丧。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字如其人,每个人的字都不同,所以,书哲,你不能一味地模仿, 还要仔细观察字的结构……说罢,亲切地摸摸我的头,然后握着我的手,捏着笔杆慢慢地在纸上移动,几个端庄整齐的汉字便出现在了本子上。在您的熏陶下,我的书写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大气。

运动会上,您就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 挥动手臂大声地呐喊助威。原本白皙的脸庞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一头长发随风舞动。当运动员冲向终点时,您会快步奔上去,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脸上洋溢出孩子般的幸福与骄傲。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鼓励他别放弃。

【1】老师写的字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认为写字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话,对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4】第一自然段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遇到没有发挥好的运动员,老师会怎样鼓励呢?请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会迟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都举手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 按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意思,你能区分吗?

“成熟”有两种意思:

①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

②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你能用“成熟”的这两种意思各写一个句子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