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部小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课文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课文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
流落荒岛→( )→( )→( )→( )
2、看拼音,写词语。
xí guàn(____) huā pǔ(____)
dì yù(____) jiē duàn(____)
3、用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填空。
东东与人交往常常说话不算数,你会送他一句话?____________(格言)
4、找出下面这句话中的多音字,并写出各个读音组词。
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解释词语。
中庭:__________________ 地白: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写月夜。“地白”从__________来写;“冷”从__________来写;“树栖鸦”从__________来写。
【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湖州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1】本诗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
【2】从诗中,你可以读到湖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3】有人说,诗中的“行遍”和“只合”连用表意巧妙,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代诗人李煊的《湖州陪太守南园宴》中“怪道当年苏学士,杭州不住住湖州”,其中的“苏学士”就是宋代诗人______。他在湖州任上,因_____________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丝绦是指________
【2】本诗中运用了的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3】诗人把_________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9、阅读名著《老人与海(节选)》,完成练习。
老人与海(节选)
①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到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②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③他回到船艄,船还是好好的,他想。
④“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文中的“他”指的是( )
A.渔夫
B.鲨鱼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一选。
A.语言描写 B.环境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3】短文花了大量笔墨描写鲨鱼,作用是( )
A.表现这片海域不宜捕鱼,鲨鱼太多,困难很大。
B.说明海洋里鲨鱼很多,对人类的威胁很大。
C.从侧面衬托了渔夫顽强不屈、坚毅果敢的性格特点。
D.说明渔夫不怕危险,敢于冒险。
【4】“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是全文的______句,这个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10、抄写《春蚕》中表现母亲养蚕很劳累的其他三个句子,标出重点词语。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玉兰花的记忆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jiǎo jiàn( )。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中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荫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那时我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 )不认识的人,( )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情趣无限!
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某个夏天的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动,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miáo shù( )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口角(jiǎo jué) 沾露(zhān zhàn)
【2】根据拼音写词语。
【3】第6自然段中括号里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填序号)
A.只要……就……
B.即使……也……
C.无论……都……
【4】下列对第2~3自然段写父亲摘花的过程所表现的性格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慷慨大方
B.助人为乐
C.热爱劳动
【5】文章第4自然段中的“再三叮咛”除了表现________外,还表现了________。
【6】文章第6自然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结合这段文字写出“魅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7自然段中父亲给母亲插花这一细节令“我”深深感动的原因是( )(填序号)
A.父亲的这一举动反映了他与母亲间的温柔恩爱。
B.父亲的这一举动表现了他的童心未泯。
C.父亲的这一举动说明了他非常爱惜玉兰花,不舍得丢弃。
【8】第9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父亲带给“我”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 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 1℃, 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农业生产息息相关。A
气温变化 1℃,对农业生产有着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平均下降 1℃,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 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 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 9.56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 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B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 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 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专家预测:到 2030 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 1 厘米到 16 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C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下面这段材料出自本文,想一想,这段文字应该安排在文章 A,B,C 哪一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请分别从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两方面分析。
气温升高 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文中画线句子,理解“热陷阱”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环境,是一个全球性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学生,你认为自己能为之做出哪些贡献?(至少写出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教诲
①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②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为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有一次上活动课时候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 郑老师忽然把我 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 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 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③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 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④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 ),“骄傲”的反义词是( )。
【2】用“ ”在文中划出一个排比句。
【3】给文中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
14、读一读,做一做。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你那把( )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 )着它,走到桥上,把水( )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 )田了,你高兴吗?
【1】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浇 ②提 ③洒
【2】天上这座美丽的桥是________。
【3】如果我把水洒下来,爸爸高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齐观的。(换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
(2)红火,粉霞,白雪。(改成排比句或比喻句)
________
(3)星期六我们去看足球赛。(换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4)爷爷走路。(改成夸张句)
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变换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不喜欢体育锻炼,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式变换练习。
①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肖邦怎么不日夜思念着祖国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请以下面一段文字作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写景、叙事、想象均可。
要求:(1)自拟题目;(2)文章开头要有描写XX中学校园环境的一段文字;(3)重点内容要具体,想象要合理,详略要得当;(4)字数不少于400;(5)不得抄袭或套作;(6)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走进XX中学的校门,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