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大闯关。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⑴(________)这样,(________)能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⑵它(________)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________)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⑶(________)围观的人越来越多,(________)没有一个人去碰那根木头。
⑷(________)当时朝廷欺压百姓,不顾老百姓的死活,(________)在老百姓看来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事。
2、中国是诗的国度,写花的诗比比皆是,下面是相关花的诗句,请你说出上句或下句。
(1)夜来风雨声,_____________。(孟浩然《春晓》)
(2)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山园小梅》)
(3)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4)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春*满园》)
(5)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志南和尚《绝句》)
(6)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课文回眸。
(1)《石灰吟》《墨梅》都是_______。即两诗都___________,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通过对石头不畏“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 ”,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___________ 的品质,抒发了诗人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墨梅》这首题画诗,借____ _画出来的梅花的色彩淡雅、不要别人夸奖只愿留下清香弥漫天地间来表达作者___ ___ _、______ 、____ ___
的高尚情操。
4、解释下列词语
(1)不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抬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与应用。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______;《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______。
(2)“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出自鲁迅的《答客诮》。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他的原名是_____,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______》。
(3)一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旁观者清。”诗人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这副对联赞颂的是诗人____。请你写出这位诗人的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 。 , 。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题目中的“十五夜”指的是农历____(日期)_____节的夜晚。
【2】“地白”与后面诗句的“____”一词相照应。“秋思”点出了诗人_____的情感。
8、阅读理解。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还。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看似平淡,其实很妙,请赏析开字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用___、___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___、___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
9、课外阅读
老人与花
老人种了一些花,在屋角后。
我每从那儿走过,眼光都会不由自主地落到那些花上面。
月季是天天见着的,花朵儿硕大丰腴,一株橘红,一株明黄。还有一株,乳白色的,花瓣儿如凝脂。饱食终日的模样,日日好风光。四五月份,老人的屋后,是鸢尾花的天下。蝴蝶一样的鸢尾花,扑着紫色的翅膀,在人的心中,扇动一圈一圈的温柔。到了七八月份,指甲花和太阳花,你追我赶地盛开了,占尽颜色。
现在呢?秋渐凉,树上的叶,随着晚来的风,一片一片落。懒婆娘花和一串红,却正当花样年华。它们不分彼此地缠绵在一起,粉红配大红。最是傍晚时分,懒婆娘花精神焕发地登场了,叭叭叭,一朵一朵粉色的花朵,吹吹打打,热闹无限。你站定在它旁边,仿佛就听到它的欢笑,叮叮当当。还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值得牵肠挂肚的?你最好向一朵花学习,快乐地绽放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时候,老人必在。老人衣着整洁,头上灰白的发,抿得纹丝不乱。他在那些花跟前,弯下腰去,一朵一朵细细查看,眉眼里,盛着笑意。他很满意这些花如此欢快地开,而花们,因了他的注目,更显明艳.
路过的人,会停下脚步看一会儿花,微笑着和老人打招呼:“陈爹,赏花呐?”“嗯,来看看,它们开得多好啊。”“是陈爹你照料得好啊。”
人的声音去远了,老人还呆在那些花旁边。直到夜色四合,花与暮色,融为一体。
一天,我被懒婆娘花牵了去,用手机给它们拍照。老人突然站在我身后,老人问:“好看吧 ?”我答:“嗯,好看。”老人说:“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我说:“懒婆娘花呗。”老人笑了:“它可一点不懒,它还有个名字呢,叫胭脂花。”被这个名字惊艳,再定睛细看,可不是吗,一朵一朵粉色花朵,像胭脂涂腮旁。老人得意,背了双手,围着花转。他孩子般的明净,动人心魄。
一日,突然听人谈起这个老人,原是个退休老师,老伴早去,唯一的儿子,也在前年,病死。而他自己,因患眼疾,失明已近10年了。
【1】第3段按________顺序来写花?突出表现了________。
【2】为什么说:你最好像一朵花学习,快乐地绽放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懒婆娘花精神焕发地登场了,叭叭叭,一朵一朵粉色的花朵,吹吹打打,热闹无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概括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都是虽参中字出后来听母亲说,军间张作霖要派人来搜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②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从这组关联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局势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轻易”在文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字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概括文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从选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明白 (_____) 严肃 (_____)
【2】“眉头拧成了疙瘩”反映了老班长怎样的心情?( )
A.反映了老班长对小战士的同情和理解。
B.反映了老班长内心的忧虑,担心小战士因难过而不肯吃鱼汤。
C.反映了老班长对小战士的不满和责怪。
【3】当看到老班长嘴边露出了一丝微笑时,“我”的心里为什么沉重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玩出了名堂》
1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试一下,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课,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 ① )。
2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 ② )
3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_________;观察牙齿,看见_________。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_________”
4他最早发现了( ③ ),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1】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A、显微镜 B、微生物 C、放大镜
【2】选择恰当的内容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________;观察牙齿,看见________。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________” 。
A、小人国 B、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 C、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
【3】双引号中的内容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4】请你按照列文虎克玩的顺序从新排列上面的四段文字,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13、一枝红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棵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权。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杖。
掐尖儿、砍根、锯杈都没有熄灭杏树心上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的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不由得惊叫:“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了,又开出这样美丽的鲜花?”
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深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它的题材属于______。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杏树能活下来并开出美丽的鲜花依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蒙迪.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想,罗伯特兴奋无比地将自己心中蕴藏已久的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一一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了七张纸。可是,老师并不领他的情,在他的作业本上批了个大大的“F”(差),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下课后,他满怀迷惑地找到老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得‘差’?”
老师是个有一点绅士派头的、相貌冷(峻 竣)的中年男子。他平静地看着这个与他一般高的毛头小伙子,说:“我很欣赏你这次作文所下的工夫。但是,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个理想太不现实,你出身于贫困家族,要拥有一个牧马场,需要很多钱买种畜和其他许多东西,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老师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如果你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些的目标,我可以考虑重新给你打分。这个分数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为难你。”
这个分数是罗伯特能否毕业的关键。回家后,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便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你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这对你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星期后,罗伯特把这份作业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老师,十分坚定地说:“你可以不改动这个‘差’字,我也不想改动我的梦想。”
18年后,罗伯特经过不懈的努力拥有了一个200英亩的牧马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来,那个老师知道后,不无(谦 歉)意地说:“罗伯特,现在我意识到,当我是你的老师时,我是个专门偷梦的贼。那些年我可能偷走了许多孩子的梦。幸运的是,你是那样执著,那样勇敢,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你的梦。”
其实,每个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它们极有可能是我们明天成功事业的雏形。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坚定、生活的挫折、别人的“好言相劝”等种种原因而破灭。
记住,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
【2】题目中的“梦”其实是指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填空)。文中蒙迪·罗伯特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为什么给罗伯特的作业批了个“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6、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2)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把”字句.
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相关练习。
(1)“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作者将_____________比作粥有声无力的叹气。其中,“有声无力”一词,呼应了八儿此刻____________的心情。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体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0、改为“把”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提示:酸甜苦辣咸是人生五味,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无时不刻地体会着这人生五味,请选择其中一味,把你的成长历程中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通过具体的事件反应你所感受到的独特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