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解释词语词。

震慑:__________________ 

驰骋:__________________  

统摄:__________________ 

心满意足: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

jiǎ________jià_______

bèi________bēi________

quān________juàn_______

luò________________

ái________āi________

3、句子积累

1.找出文中关于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带有颜色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拼音写词语。

tián mì     lǐ chéng bēi     gé gù dǐng xīn

( )   ( )   ( )

mó guǐ     chì luǒ luǒ     líng qī bā suì

( )   ( )   ( )

5、幽默成语游戏

(1)黑洞——________

(2)扭着秧歌打腰鼓——________

(3)地狱失窃——________ 

(4)拉二胡——________

(5)哑谜——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 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是从什么感觉来写春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 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我的中国梦

梦,是一个人头脑中的虚幻;中国,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现实之地。中国梦,则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既给梦以现实的依存,又赋予中国美好的畅想。不过,每个人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因而每个人的立足点、着眼点也不同,所以,中国梦也因人而异。我,作为一个能够做梦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也有着自己的中国梦”。

民主之地

在这个梦里,中国是这样的:政府、政党广开言路,放宽言论限制,虚心接受每一位公民的批评、建议,扩大基层民主,继续推进选票选举,真正做到问政于民、还政于民。同时,作为公民,每一位公民都能参与政治、谈论国家,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乐于为国家提出意见、乐于指出社会的不公并提出个人的见解,整个国家的公民有着崇高的主人翁意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统一之邦

在这个梦里,中国是这样的:没有分裂与动荡,没有矛盾与冲突,东海上,两岸的渔民共同为丰收而欢呼喜悦;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里,各族人民共享大自然赋予的果实;在青藏高原上,汉藏人民一起漂流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互诉兄弟情义;在北京——祖国的心脏里,56个民族的人民谈笑风生、欢聚一堂,手挽手为着祖国的未来共同奋进……

文明新国

在这个梦里,中国是这样的:每一位公民能够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理解、包容、宽恕,犯错误在所难免,但犯过错的人能够重新改过,永不再犯,每个人人心向善,心中不再有仇恨、邪恶、憎恶、歧视。每一位公民都懂得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既不自私自利,也不依赖他人。无论是家庭里,学校里,还是社会中;无论是喧闹的城镇,还是静谧的乡村,都有一派祥和、文明的气息,萦绕在每一块土地上的每一个人的心中……

大美华夏

在这个梦里,中国是这样的:无论是奔涌的大河还是涓涓细流的小河,都清澈澄明;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小丘矮岭,都身披绿色,生机盎然;无论是大泽深潭,还是小湖浅泊,都碧波荡漾,清可见底。城市有着如乡村一般的绿色、清新,虽然工厂遍地,但是没有高耸的烟囱,没有乌黑的废气;山水景点不在有人为的过度修饰,而是返璞归真……

每一个梦都是对未来中国最美好的祝愿,每一个梦都是未来中国有可能实现的理想,相信在每一位华夏子女的共同努力下,梦,总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1中共中央总书记________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定义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本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用“︱︱”把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阐述一个普通人的中国梦。

4在北京——祖国的心脏里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5邪恶的反义词是________,“憎恶的反义词是________。两个的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6质疑:从句子的角度提个问题并自己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梦想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为实现梦想你打算做哪些准备?

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藉  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  爹  为什么要烧掉呢  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  奈)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在正确的字上打上“√”。

2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我能写下面词的反义词。

慈祥_______     含糊_______

4请用“   ”在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照应的句子。

5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   燥)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shì   )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漂   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了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xuè   xǐe)。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或音,用“√”标出。

【2】从第③段中加点的“央求”一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神往。

【6】文章结尾描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我们学过的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这位作者的名字叫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真实感人的记叙了“我”在一天中的____________变化,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    )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在选段中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2鲁滨逊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爸爸戴上眼镜,认真看了起来。我在一旁等着。他看完后瞅了我一眼,说:挺好,吉格。比我在你这个年纪时写的强多了。只有一个地方,要是换了我的话,我是要改一改的。

1.的意思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2.认真这个词语可以不要吗?为什么?

 

 

3.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这个词语不准确,马上改过来吗?

 

 

 

 

 

14、阅读短文,然后完成练习。

毛泽东的亲情观

毛泽东曾把处理亲情问题概括为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同志的这些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无疑给世人留下了光辉典范。

毛泽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处理亲情方面为世人作出了表率。其他不说,单说对待其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慨万千。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一九五零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老总不同意,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情,是最深厚的情结,人人都有亲情。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6位亲人,他更需要亲情,他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最伟大的亲情观。有什么比这更高尚,比这更动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率先垂范:____________ 感慨万千: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解释——   榜样——   抛弃——  

3毛泽东处理亲情问题的三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了毛泽东对爱子毛岸英严教的哪两件事? 请用最简短的语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把你的感言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改为反问句、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改为字句、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满园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1.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用上问号,意思不变)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广玉兰一样美好的事物呢?你喜爱它的什么?请仿照课文最后一段写句子。

 (1)我爱   ,更爱      

 (2)我爱 ,更爱  

3.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改为陈述句)

4.他把每天看到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改为字句)

 

20、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从小到大,给予我们无私关爱和帮助的人实在太多了,你都用心体会并表示感谢了吗?今天,请你选择一个你最感激的人,让我们细细回味并用笔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了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