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日积月累。

(1)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习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3)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4)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日》)

(5)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解释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________

弈:________

句意:________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________

然:________

句意:________

③孰为汝多知乎?

汝:________

知:________

句意: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________

4、读句子,完成练习。

(1)比较句子,完成练习。

A.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B.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

A句和B句的意思相同,但是语气不同,A句是________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突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棵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第一句中把过去的日子比喻成________,想说明_________。第二句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_,是想说明__________。第四句中,作者扪心自省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A.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区分下面的每组字并组词。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陶者①

[宋]梅尧臣

陶②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③。

十指不沾泥,鳞鳞④居大厦⑤。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②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③无片瓦:没有一片瓦。④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⑤大厦:高大的房屋。

【1】判断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陶者很有奉献精神,挖尽自己门前土,为别人建房,而自己房上却无片瓦。( )

②“尽”是“完”的意思,说明陶者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了多汗,吃了多少苦,但是自己的房子却无片瓦,其命运之悲惨可想而知。( )

③“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 )

【2】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选择一处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_____,其实是写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_的精神。

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_____”。“东西南北风”喻指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鹿柴》中的应读________

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时分的幽静景色。

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________

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兴味盎然吃“汤锅”

侗家人算得上是真正的美食家。他们吃东西不仅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更追求吃的情趣。

龙溪口乃湘黔边境有名的商埠,每逢四九赶场,集市上万头攒动,热闹非凡。而在龙市对岸那宽阔平坦的沙滩上,则又别有风光:河滩上空炊烟袅袅,笑语飞扬,人们这里一堆,那里一伙,围在一-起痛痛快快地吃“汤锅”。

每到赶场天的清早,那些做汤锅生意的人便带着锅碗瓢盆来到这空旷的河滩上,随手拾三块大岩石架起来,就成了简易灶,把锅子往上面一放,用枞树柴烧起火,再在锅子里盛满水,然后就动身到下游不远的牛场坝去买肠肝肚肺等内杂。买来后,拿到河边,将它洗涤干净提.上岸来,在砧板上把这些肠肝肚肺细细切成条状,一起放进滚开的水锅里煮,还拌入茴香、八角、桂皮等香料,满满一锅,不盖锅盖让它猛炖。霎时,河滩上香气弥漫,令人馋涎欲滴!吃的时候再佐以辣椒粉、生姜、葱蒜、花椒、柑桔叶之类,味道鲜美极了,又不腻人,吃了还想吃。

汤锅的品种很多,有牛内杂汤锅、羊内杂汤锅、马内杂汤锅、猪内杂汤锅、狗内杂汤锅等。其中最受青睐的是牛内杂汤锅。人们把牛肚马肺狗肠子视为汤锅中之上品,可凭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

那些赶场的人们之所以喜欢到河滩上来吃汤锅,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汤锅的味道鲜美,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则因为吃汤锅富有情趣,能够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 ( )   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2) ( ) 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

【2】用“_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短文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回放。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_的说过:“有一死,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理解画“___”句子中的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某社区居民交通出行情况调查图。

材料二:

常报全媒体讯7月1日常州市首套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在清潭岗投入启用,24小时“在岗”,专拍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并通过人像识别软件确定当事人身份信息。据统计,1日至2日,系统每天抓拍到闯红灯者1000余人,3日、4日每天900多人,此后呈逐日下降趋势。19日起,自动抓拍显示屏启用,显示屏上的抓拍实时播放,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1观察材料一中的调查图,用一句话概述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常州市首套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只拍行人和机动车闯红灯。_______

(2)抓拍系统启动后,闯红灯者数量呈逐日下降趋势。_______

(3)人脸抓拍系统每天抓拍闯红灯者1000多人。_______

3假如你是社区交通安全宣传员,请拟写一则交通安全宣传语(不超过20字),并说说把它张贴在哪些地方比较合适。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张贴处: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的书写。节开播以来,国制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材料二)2018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年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1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出怎样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陈校长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解释词语中的加点字。

见微知____________   而不舍:____________

2“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中的事例,谈谈你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原创)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 ;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开头写“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至少举出3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加点词“有的”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指代_________;“启迪”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举出一例物品,是根据触角的特点生产出来,描述其在我们生产或生活中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一面面红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鲜艳。(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喜悦。(仿写句子)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百花园。

1.仿照例句的句式所用的修辞手法,仍以为开头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前进。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2.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成反问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缩句)

4.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

5.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

 

 

 

17、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又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1.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 用下面的词语写一句话。

郁郁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殷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