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____

2.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____

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____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____

2、诗文默写。

(1)满招损,___________________

(2)螳螂捕蝉,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5)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

3、找规律写词:

A.虚实、动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千里迢迢、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曲曲折折、支支吾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句_________表达了儿女不忘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5、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地说。____

(2) 福楼拜一句接着一句,不停歇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____

(3) 所有办法都想尽了,也没有想到解决的方法,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春夜洛城①中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②暗飞声③,

散入春风满④洛城。

此夜曲中闻⑤折柳⑥,

何人不起故园情⑦。

[注]①洛城:今河南省洛阳市。②玉笛:华美的笛,五制或锻玉的笛子。③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因此这样说。④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⑤闻:听;听见。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⑦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

【1】本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暗”相照应,“飞”与“_____ ”相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_______”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_______”相呼应。

【2】“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和“暗”用得好,“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A.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B.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

8、日积月累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

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有一位青年向路边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儿!到市公安局还有多远?怎么个走法?”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拐杖。青年反问:“论理只论理,哪有论拐杖的呢?”“论理嘛你该叫我大爷。”

1上面这段话中,你认为不恰当的地方有哪些?请用“~~~~~”画出来并改正

2老大爷说的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灰尘的旅行》,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灰尘的旅行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飘流。

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1.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隙缝里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2.

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游荡着,对于气象的变化发生了不少的影响。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它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在天空遨游,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不能降低。这是灰尘在自然界的功用。‖3.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上面所说的火山灰,还有的是采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学工厂、陶瓷厂、锯木厂、纺织工厂、呢绒工厂、面粉工厂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

除了这些无机的灰尘而外,还有有机的灰尘。有机的灰尘来自生物的家乡。有的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孢芽等,还有各种细菌和病毒。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皮屑、毛发、鸟羽、蝉翼、虫卵、蛹壳等,还有人畜的粪便。‖4.

灰尘的旅行,对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性呢?

它们不但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

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它们是我们健康的最危险的敌人。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如果在灰尘里边混进了结核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必须禁止随地吐痰。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又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发生哮喘病。在这些情况之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这是严重的事故,必须加以防止。‖5.

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蹿。

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喷水汽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现在人类正在努力控制灰尘的旅行,使它们不再成为人类的祸害,而为人类的利益服务。‖6.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灰尘的旅行”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灰尘的旅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来源的角度分,灰尘有_______灰尘和_______灰尘;从质地角度分,灰尘有_____灰尘和_____灰尘。

③短文的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的说明方法,这里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

④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已经用“‖”划分成六个部分,请概括出第三、五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失去的一天

妈妈清晨去上班,她把9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你已经放假,你今天的任务是: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

佩佳想再睡会儿,妈妈上班的时候睡觉才香呢!但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开始干活,不过他想了想:还来得及呢!

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绿荫如盖的桑树下,他想:“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然后他跑到果园里去,吃了一些鲜果,跟蝴蝶嬉戏了约莫半个小时,然后又在桑树下坐了下来。

傍晚,妈妈回来了,她问儿子:“说说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啊?”可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望着妈妈的眼睛。

“你要知道,我的孩子,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读过《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走吧,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当中做了些什么事。”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块刚犁过的田地上,指着说:“昨天这里还是一片收割后的麦茬地,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干的活。”

妈妈把儿子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道:“这里早晨还只有花岗石打下的基脚,可现在已经是一堵用砖砌成的墙了,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座白色的大楼前,这里的一切——空气也好,墙壁也好,甚至楼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发着面包的芳香。

“这是面包房。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令人馋涎欲滴……面包师整天工作,汽车一开来,面包就要到商店里去了。”

最后母子俩走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指着一个大书架,书架上摆着很多书。

“这些书是大家看完的,是不久前还回来的,而且大家又借走了同样多的新书。”

“可我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作“失去的一天”。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游手好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馋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八段用了一个破折号,作用是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佩佳羞愧得不敢望着妈妈的眼睛,因为___________

(2)我羞愧得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4理解文中的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了文章,你对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有什么新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灯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  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了。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就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 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1文中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

3文中第二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___,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八月,节日名为______,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

4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况,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两句描写我国某一传统节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一条蛀书虫从书里爬出来,迎面碰上了一只蜘蛛。蛀书虫向它打招呼说:“你好!"

“你是谁呀?”蜘蛛问道。

“哈哈!”蛀书虫笑着说,“你这个无知的家伙,怎么连我也不认识?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

蜘蛛奇怪了,说:“可是我听说,只有人才配当学问家呀!"

蛀书虫又哈哈大笑起来:“人怎么能同我相比?他们拿起书,只是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又原封不动地放回老地方。而我呢,钻进书里把每页书每个字通通吞到肚子里。年复一年,你想想,我肚子里的学问该有多少!”

“那么,请教一下,我怎样才能成为大学问家呢?”蜘蛛又问。

“当然也得学我的样子,钻进书里把书吃掉喽。”蛀书虫趾高气扬地对它说。

蜘蛛想了想,开口道:“不,按照你的理论,我有个更省事的办法一既然你是世界 上最大的学问家,我把你吃进肚里,你所有的学问不就全部进了我的肚子吗?”说完,它朝蛀书虫扑了过去。

【1】以下题目最适合做文章题目的是( )

A.“最大的学问家”一蛀书虫。

B.聪明的蛀书虫。

C.“最大的学问家”一蜘蛛。

D.懒惰的蜘蛛。

【2】下列与文中画“ ”的句子句意相同的一项是( )

A.你所有的学问就不会全部进了我的肚子。

B.你所有的学问就全部进了我的肚子吗?

C.你所有的学问就全部进了我的肚子。

D.你所有的学问怎么会全部进了我的肚子?

【3】蛀书虫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 )

A.因为它十分聪明。

B.因为它读了很多书,知识渊博。

C.因为它见多识广。

D.因为它以为把书吃了,就吃进了知识。

【4】蛀书虫关于知识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4、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其中,北京市污染尤为严重。而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污染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钟南山院士提醒:雾霾中的颗粒物能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还会诱发肺癌。

1面对灰蒙蒙的天,你将如何倡议广大市民低碳环保生活,还地球碧水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3)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

18、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语言实践园。

有人认为电脑时代需要练字,有人则认为电脑时代不需要练字,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呢?请阐明自己的理由(至少两条)。

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我的阐述: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