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本单元内容补全词语或俗语,并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动听   ②______)(______敬敬   ③信手______)(______

④迫不______)(______   ⑤无心插柳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两个与词语①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是一句俗语,它的前半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论文获奖的消息,他___________地告诉了他的老师。(选词填空)

2、先解释加点的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_________________。   御柳:__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庭:_________________。   地白:__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列诗句,写出对应的传统节日,再自己补写一句有关节日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5、多音字组词

与:______   ______

钉:dīng______   dìng______

屏:píng______   bǐng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填空。

(1)“咏柳”中“咏”的意思是_______

(2)“丝绦”一词本义是_______,在本诗中指的是_______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_______

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下来,并写出意思。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给诗句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

晞(xī xiē) 衰(shuāi cuī)

焜(kūn hūn ) 泽(zé zhé)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衰:____________。 德泽:____________

恐:____________。 焜黄: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劝诫世人 _______________的诗。

【4】这首诗最后两句和岳飞《满江红》中的“______________,白了少年 头,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意思相同。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词语。

故人:________

下:__________

尽:__________

惟:__________

2点明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3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写送别的诗很多,请你再写出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 cǎi bān lán                    )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 jīng shěn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在括号中写出短文中带拼音的词语。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清晨进校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最后一句话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向一棵树鞠躬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数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都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⑥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⑦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⑧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⑨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达角度赏析一下这句话

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完成15题。(1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关切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4分)   走遍   改造   倾听   观察

(2)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2分)

(3)为什么孩子总是非常伤心呢?(3分)

 

(4)老人说妈妈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具体指哪些礼物呢?

 

(5)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是怎么想的?展开丰富想象,为短文加个结尾。  

 

12、课内外对比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舒乙

①最具戏剧性的要算二十三祭灶了。老年间家家供奉着一位老神仙,他叫灶王爷,此公每年腊月二十三要升天,向老天爷汇报一年里人间的好坏。于是,家家都买些麦芽糖,用糖把老神仙的嘴糊上,极尽“贿赂”之能事,让他到天上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报喜不报忧。这种近乎开玩笑的祭神仪式,家家却都以极严肃的态度去操作,更显得极富人情味儿,孩子们的嘴则是供桌上的糖瓜儿的真正归宿。

②三样食品是春节至上元之间的食物:大年除夕吃饺子,立春吃春饼,正月十五吃元宵。春饼最好吃,烙小面饼或蒸小面饼均可,薄薄的,又称薄饼,切葱丝蘸甜面酱,炒菠菜粉丝,炒黄花木耳,炒豆芽蒜黄,摊鸡蛋切丝,切酱肉成丝,切小肚成丝。食时各样都夹一点儿,放在饼上合在一起,卷而食之,顿生奇效,其鲜,其美,可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食之王。

③春节男女老幼都休息,一起放假,不过了初五不准动刀动剪,不准倒土,为的是让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彻底休息几天,多么人道!

1作者觉得祭灶仪式“最具戏剧性”“近乎开玩笑”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用麦芽糖来“贿赂”灶王爷,让他报喜不报忧。

B.家家都以极严肃的态度去操作这个仪式。

C.供桌上的糖瓜儿最后还是被孩子们吃了。

2短文第②自然段中提到了三种食品,但作者仅重点介绍了一种——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将短文与老舍《北京的春节》进行对比阅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主线来介绍春节习俗,本文则是选取了几个不同方面的习俗来写。

B.本文将祭灶作为重点来写,而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则没有写到这一点。

C.两篇文章都将过元宵节的习俗作为描写的重点。

13、阅读。

长成一颗珍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养有一颗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珍珠。他去海边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一颗一颗地问那些沙粒,愿不愿意变成珍珠。那些沙粒都摇头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到黄昏,他都快要绝望了。

就在这时,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旁边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颗沙粒,说它太傻,去蚌壳里住,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 雨露 明月 清风 甚至还缺少空气 只能与黑暗 潮湿 寒冷 孤寂为伍 不值得可那颗沙粒还是无怨无悔地隨着养蚌人去了。

斗转星移,几年过去了。那颗沙粒已长成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而曾经嘲笑它傻的那些伙伴们,却依然只是一堆沙粒,有的已分化成土。

如果说世上有“点石成金”术的话,那就是“艰难困苦”了。

这可是人生的至宝啊!你忍耐着、坚持着,当走过黑暗与苦难的。长长隧道之后,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平凡如沙粒的你,不知不觉中,已长成了一颗珍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怨无悔: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入文中第四白然段中的标点正确的是( )

A.、 、 、 , , 、 、 、 。 。

B.、 、 、 、 , 、 、 、 , !

C., , , , 。 , , , 。 。

D.、 、 、 , , 、 、 、 、 。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一颗沙粒要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只有与______________,才能成为_____,不然只能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老师的腰围

①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四十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张张小脸涨得红红的,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儿。

②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说完,一位瘦个子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③教室里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或侧过身看着这个瘦男孩,然后又把目光对着老师。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静静地看着那个学生,笑道:“好啊,你来量吧。”

④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黑板前。他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翻了好几趟,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但是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

⑤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小女孩说:“我一掌是11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刚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

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教室里静悄悄的。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裤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⑦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我看到她在大笑,真正地开怀大笑。老师一边笑,一边认真地解下了裤腰带。

⑧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这位老师并不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用“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短文的结尾中,前一个“漂亮”是指______________,后一个“漂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说第⑤段中加点字“爬”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介绍了哪几种测量腰围的方法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短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说明老师和蔼可亲。

B.“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是指学生用手在老师的腰上量。

C.“好啊,你来量吧。”这句话流露出老师的豁达与乐观。

6根据短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请你写一段赞美这位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为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乐园。

1.小刚对我说:明天,我找你,我们去看电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上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起来。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里夫人是一个非常令人崇敬和敬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着我的人生。(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玉兰花开得很旺盛。(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游峰的扫路人不但热情开朗,但是乐观自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有你,真好

提示:我们即将结束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一定有令你难忘、让你感动,使你不舍的人,请通过具体事例及外貌、神态。言行等的描写,表现出人物品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