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中国的象牙雕刻举世闻名。

查划线的字

部首

字音

应取得解释(在序号上面画“√”)

世闻名

_______

____

①举动②往上托,往上伸③推选、选举④提出⑤全。

 

 

2、诗词补句。

(1)昔我往矣,____                                 (2)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

(3)____一支红杏出墙来。                    (4)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

(5)其一人____,惟弈秋之为听。             (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____乎?”

3、先读关于过节的对话,再按要求填空。

中华大地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我知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特点。请你选取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其中的一个方面,来介绍一下你家乡的民风民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满分5 manfen5.com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年华感到________,提示了________的复杂心情。

(2)《那个星期天》讲述了在一个________,母亲答应带作者外出,作者从________等到________,再到天色暗下去,最终________的事,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____________,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

体裁是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__,又送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的深情。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____, 把山比喻为____________, 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____

7、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凉州词》,回答问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王昌龄《从军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安迪和外婆已经听到马蹄猛击大地发出的低沉的“隆隆”声,甚至听到野马的嘶鸣和打响鼻的声音。

“准备好套索,安迪!”外婆喊道,“你挑一挑,你想要哪一匹?我想要一匹白色的,这样我会觉得自己像一位王妃。”

安迪想要一匹黑色的,他想让自己像一个强盗王。②马群中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黑马,它的眼睛和漆黑的皮毛闪闪发光。它性情火爆,头高傲地向后昂着,因此安迪决定就选这一匹。

安迪深深吸了口气,用尽全力把套索抛了出去。套索在空中旋转,但是既套不到安迪的黑马,也套不到外婆的白马,而是“噼啪、噼啪”地打在奔马之间的草地上。马群已经发觉它们正在被人追捕,于是一场激烈的狩猎开始了。

安迪挑选的黑马受了惊,在前面飞奔起来,其他的马跟在后面奔跑,汽车在后面紧追着。一匹马只有一个马力,可一辆小汽车至少有一百马力,所以他们很快就追上了那匹黑马。

这次轮到外婆拋套索了。她挥动套索,在她的羽饰帽子上方快速地转了几个圈,大声喊道:“哎!”套索飞了出去,一下就套住了黑马的马头。惊恐的黑马后腿腾跃而起,野性大发,它向后甩着头,嘶鸣着,打着响鼻,伺机逃脱。

但是这一切都无助于黑马逃脱套索,尽管它拼命挣扎,发出怒吼,外婆还是紧握套索,把它越拉越近。

“安迪,从我的挎包里拿出一块糖来!我两只手都占着,驯服马匹没有比糖更好的东西了。”

安迪在挎包里找来找去,只找到口香糖,没有找到糖块。

口香糖或是糖块对黑马似乎都一样。它闻了闻,让外婆把口香糖塞到它的嘴里,它惊异地转动着眼珠:这种奇怪的东西它从来没吃过!它咬着,嚼着,把两只耳朵竖起来,它的牙齿再也不能正常开合了,这令它感到非常惊奇。它全神贯注地对付着嘴里这块儿不熟悉的东西,把自己已被俘获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于是顺从地跟在汽车后面小跑起来。

“哎!”外婆又喊起来,在帽子上方旋转套索。这一次绳索套住了一匹白马的脖子,它的反抗远不像安迪的黑马那么强烈,只是害怕地嘶鸣着,想跟在逐渐消失在高高草丛中的马群后面跑。安迪也用口香糖喂了这匹白马,于是它也停止了嘶鸣,跟在汽车后面驯服地慢跑起来。

他们向草原边界驶去。外婆开车,安迪攥着松散地拴着黑马和白马的绳索。

——选自[奥]米拉·洛贝《苹果树上的外婆》

1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这三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一选。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①句:____   ②句:____   ③句:____

2请填一填。

(1)选段主要描写了安迪和________这两个人物。

(2)选段主要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选自奥地利作家米拉·洛贝的《苹果树上的外婆》。______

(2)外婆想要一匹黑马,她想让自己像一个强盗王。______

(3)白马和黑马一样性情火爆,但是这两匹马都被外婆俘获了。______

(4)马吃了口香糖以后,它的牙齿依然能正常开合。______

(5)选段中的外婆是安迪在苹果树上为自己幻想出来的。______

4你认为选段中的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题。

海上生明月

四周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

看!天空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崖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然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晚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红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是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收敛( )   万顷烟波(

皓月( )   沧海一粟( )   闷葫芦(

2仔细读短文,从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似的词语。

光芒(   )   皓月(   ) 无际(   )

3按短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作用。

(1)突然间,一轮(   )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

(2)这时上面有(   )青天,下面有(   )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

(3)与晚风、(   )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   )描写的。可是(   )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   )的人!我虽然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   ),也是幸事。

4文章几处描写海上升起的明月,你最喜欢哪一处,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写出几句古今文人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

按照攻击源IP 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几个省份恶意 IP 最为集中,在全球范围内,中美两国仍然是攻击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攻击受害者的分布略有不同,从中国看,受害者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在全球范围内,除中美两个网络大国,东南亚、欧洲地区也出现了较多的受害者。经济活动越频繁,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体现出攻击者逐利、逐名的攻击诉求。

【1】下面全是恶意 IP 最为集中的省份的一项是(        

A.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

B.北京、江苏、安徽、山东、广东

C.北京、福建、浙江、山东、广东

D.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西

【2】从中国看,受害者集中于哪个地区?(        

A.南部沿海

B.华东沿海

C.东南沿海

D.西部内陆

【3】材料一漫画中的那把伞的意思是(        

A.人对网络的保护。

B.法律对网络的保护。

C.怕“@”被太阳晒着。

D.“网络安全法”和“@”关系好。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一谈你对网络攻击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三亚落日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2“-------”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他到过很多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显贵。在他八十岁时,儿子好奇地问他:“您觉得您一生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个橘子。”

在我当总医师时,有一个室友。他才开始刷牙,又离开浴室去挑上班要穿的衣服,而嘴里还满是泡沫。接着,他又忙着整理桌上的资料,还一边说今天有哪些事要办。不消说,他的日子总是过得匆忙又无趣。

在医学院教书,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上课都不看我,他们一直忙着抄笔记。他们很努力、很认真地写,但我从不认为他们是“好学生”,因为他们对考试的兴趣远超过对学习的兴趣。他们或许能从笔记中得到考试时所需要的知识,但他们无法全然地了解。片片断断地抄下来,知道的也只是片片断断,当他们把我的话写下来,我已经又讲了其他东西,他们将一再错过。你必须全心全意地融入,尽你所能地投入,仿佛此时此地世上唯有此人唯有此事……然后才会有真正的了解。这必须变成你的人生态度,变成你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在上课、吃饭、聊天、跳舞、画画……

有人问凡·高:“你的画里面哪一张最好?”他说:“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几天之后,那个人再问。凡·高说:“我已经告诉过你,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

是的,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

1托斯卡尼尼认为自己一生中做过最重要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

2“这必须变成你的人生态度,变成你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在上课、吃饭、天、跳舞、画画……”句中的“这”指的是( )。

A.加快做事的节奏 B.努力做更多的事 C.全身心投入正在做的事

3作者为什么说他的室友的日子“总是过得匆忙又无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小学生守则》就是同学们的“规矩”,学校不仅要求你背诵,更要求你遵守,即“‘背’”到做到”。你做到了,是合格学生;做不到,就要接受专门的教育,非让你做到不可。因为“守则”是“共同遵守的规则”,《中小学生守则》,就是中小学共同遵守的规则。

我们国家,1981年就颁布了《小学生守则》,1991年颁布了《中学生守则》,2004年《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守则》实施的十几年中又经过多次修订,于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全文如下:

一、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三、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四、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五、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六、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七、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八、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九、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此守则将对我们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也许你会问,其他国家是不是也有“中小学生守则”之类的规则?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我们来读一读英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吧,相信它会带给你许多思考或不一样的感受。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已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我们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吧,做一个既守规

矩又富于创新的优秀学生。

1规定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增进学习,但要控制上网时间、不上非法网站、

不玩网络游戏等,是我国《中小学生守则》第几条规定的?(  

A. 2   B. 3   C. 5   D. 7

2规定学生遇到危险时,可以自己先跑,而不管其他任何人或事,是英国《中小学生守则》第几条规定的?(

A. 4   B. 6   C. 8   D. 10

3相比较而言,英国的《中小学生守则》更强调学生成长中的哪一个方面?(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C. 认真写作业好好学习   D. 要循规蹈矩听从指挥

4下列属于低碳环保生活的例子是哪一个?(

A. 主动分担家务   B. 节粮节水节电

C. 先举手,后提问   D.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回答题。

.有同学提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没有必要。你认为

呢?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总是上课默默地听、默默地记,下课独自看书。同学们偶尔找他说话,他总是爱理不理。有同学认为他不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他不以为然。你有什么看法呢?结合本文说明理由(至少提到两处《中小学生守则》)。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谎好不好?请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至少提到两处《中小学生守则》)。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6、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缩句)

2.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   ,(A.冲垮海堤 B.毁灭沿海的城镇 

C.无情地掀翻船只)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将正确的序号填人横线上)

3.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两句合成一句)

4. 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改为被字句)

5.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不可缺少的每日的食盐。(修改病句)

 

18、改为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列文虎克磨薄放大镜的四周。(改为字句和字句)

字句________

字句________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留在记忆里的味道

提示: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饮食风俗。从舌尖上感受生活,是不是乐趣无穷?写一写你和传统节日美食之间的故事,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