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视死如(_____) (_____)苗助长 拾金不(_____) 愁眉(_____)脸
口(_____)悬河 大惊失(_____) 狐(_____)虎威 不屈不(_____)
垂头(_____)气 亡羊补(_____) 头头是(_____) 对答如(_____)
2、补充词语。
秩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而至 ________七八碎
轻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歌________舞 惊心________ ________
3、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腊八粥》是作家________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_________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_______和对家庭亲情的_______。
2.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人物线索,从 _______到______到_____ ,再到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描写,刻画了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
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_______ 、_______两件事,其中 _____这件事写得详细, _____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2句有关儿童的古诗。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4、和妈妈一起猜一猜。
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
白天藏起来,晚上才出来。
谜底:_________
(可用拼音写出谜底)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3) 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前面的人抬起脚来,后面的跟上去,踏踏的声响,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6、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①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②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③。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1)胧月:______________
(2)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_____)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____)
(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抖擞( ) 恃风雷( ) 万马齐喑( )
【2】解释下列同语。
九州: 生气:
喑: 抖擞: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
【4】学了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禁让人想起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想起了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写出了当时社会(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局面,表现出了诗人对此的强烈不满。( )
(2)“天公”在诗中的意思是天帝、老天爷。( )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计315首。广为传诵的这首诗联想丰富、奇特,比喻形象,含意深刻,言辞恳切。( )
8、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4】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孩子们也纷纷猜测。 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向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5、6自然段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为什么说"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请你画一画,你会画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小题。
厦门地铁1号线
(材料一)厦门地铁1号线是厦门的第一条地铁,也是厦门轨道交通线路网中一条南北向线路。该线于2013年11月13日部分开工,2014年4月全面开工,2017年3月全线贯通,并于2017年12月31日开始试运营。全长30.3千米,共设24座车站,其中一般车站17座,换乘站5座。起自厦门思明区南部镇海路站,连接了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终于集美区后溪镇岩内站。跨海段的集美学村为高架车站,可以观看海景,其余均为地下车站。
厦门地铁将致力于为厦门市民提供“安全、准点、便捷、舒适”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为缔造“美丽厦门”做出积极贡献。
(材料二)优惠政策
持易通卡刷卡的,按票价的9折优惠。厦门本市学生持学生卡刷卡的,按票价的5折优惠。厦门本市65周岁以上老人持专用易通卡、本省70周岁以上老人持《福建省老人优待证》每日高峰时段(早上7:0——9:00,晚上5:00——7:00)按票价的5折优惠,其余时段免费。本市的劳模、烈属、高休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持专用易通卡刷卡的,给予免费。每名成年乘客可免费携带1名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乘车。
(材料三)乘车基本安全常识
无烟车站勿嬉戏,严禁擅闯警示区。紧急情况请求助,切勿携带违禁品。
易燃易爆易腐蚀,宠物刀枪皆禁止。安全乘车守规则,文明地铁共维系。
(材料四)厦门地铁吉祥物“爱萌”
厦门地铁吉祥物“爱萌”是厦门地铁原创形象。“爱萌”的造型色彩以厦门地铁LOGO红蓝色调为主,身上的蓝色代表厦门的天空与海洋,其头部以大海水滴为元素进行设计,象征着汇聚包容:“爱萌”头部与地铁造型有机结合,突出厦门地铁行业特征,头上的耳麦代表厦门地铁的咨询与服务职能。红色的披风体现了厦门人民的热诚、溫暖、好客。整体造型显得吉祥、喜庆,突显了科技感,与品牌标志色彩呼应,强调厦门地铁的品牌性,突出呈现拼搏进取的厦门地铁精神。
(材料五)(台海网6月1日讯据厦门晚报报道)吹泡泡、跳房子、跳跳糖、俄罗斯方块……今天上午,厦门地铁1号线上线了一辆“童年号”主题列车,车身和车厢上的怀旧元素,一下子把人拉回了童年时光。记者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了解到,“童年号”主题列车是厦门地铁送给市民的一份儿童节礼物,将持续上线一个月,让市民在这里找到童年专属记忆。
【1】厦门地铁1号线试运营时间是( )
A.2013年11月13日
B.2014年4月
C.2017年3月
D.2017年12月31日
【2】厦门地铁1号线共有车站( )
A.5座
B.17座
C.22座
D.24座
【3】厦门地铁1号线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 )
A.岩内和镇海路
B.厦门北站和中山公园
C.镇海路和岩内
D.中山公园和厦门北站
【4】厦门地铁1号线未连接的区是( )
A.海沧区
B.集美区
C.湖里区
D.思明区
【5】材料一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6】翔安66岁的李奶奶用易通卡在上午8点乘坐地铁,可以享受的优惠是( )
A.9折
B.8折
C.5折
D.免费
【7】可以观看海景的车站是( )
A.集美学村
B.高崎
C.园博苑
D.文灶
【8】厦门地铁吉祥物“爱萌”头部以大海水滴为元素进行设计,象征着( )
A.科技创新
B.汇聚包容
C.拼搏进取
D.吉祥喜庆
【9】鹭鹭很想体验“童年号”主题列车,不应该选择的时间是( )
A.6月9日
B.6月16日
C.6月28日
D.7月6日
【10】鹭鹭在杏林村姥姥家玩到了23:00,才兴冲冲地带着表哥送的小狗和烟花准备去乘坐地铁1号线回吕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假如你是设计师,除了“童年号”主题列车,你还想设计什么主题列车?请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这篇习作,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①下了一天一夜的雪,房子、树上、地上一片白。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兔一起玩。
②看着可爱的雪孩子,小兔真高兴,她和雪孩子又唱又跳,正玩得很高兴!小兔玩累了,就回家休息了。屋子里很冷,她往火里加了一些柴,就上床休息了。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兔睡得正香,一点儿也不知道着火了。雪孩子看见小兔家着火了,就飞快地跑了过去。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小兔,自已却融化了。
③雪孩子去哪儿了呢?原来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云……
【1】旁评:根据提示把你的评价补在A、B两处的横线上。
A.开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②自然段是否说清楚了故事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评:这是一篇较好的故事梗概。基本保留了原故事的情节,用概括性的语言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
我也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菜种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就是了。我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1】选文中的“我”是____。
【2】选文主要提到了 、 、 、 等几件事,其中 写得最详细。
【3】用“ ”画出概括选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4】从“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语段阅读。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 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以上这段课文选自 《_________》 一文,作者是_________,是为悼念烈士_______而写的。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为什们要采用“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呢?(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腊八粥
①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②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果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给邻居和亲友。
③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一一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去世的,那时我只有14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毎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④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⑤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毎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⑥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围绕在一起……”他一面说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⑦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这篇散文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有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一句填入第⑤段的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
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D.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
【3】文中画线语句写出了什么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文,分析作者“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结尾段相照应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按照合理的顺序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
(1)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2)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3)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改写成陈述句:
20、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造句。
慈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