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我会解词语

咬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掺”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意思________,能组成词语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聪明——________  空虚——________ 伶俐——________ 

狭窄——________  晦暗——________ 勇敢——_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按要求填空。

(1)爷爷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诫我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能只满足于现状。

(2)望着病床上的老父亲,他深深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在父母健在时多去陪伴孝敬他们,否则后悔莫及。

(3)读到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我不禁想起了______写《石灰吟》中的这句诗:_______________。李贺写的《马诗》将自己的远大志向和抱负,都包含在这句诗中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____

A.kūn  B.kò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____朝人。

A.唐  B.元  C.明  D.清

(3)“墨梅”的意思是_____

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____

A.流劫  B.留下

(5)“清气”的意思是_____

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

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两句描写的情 境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联系上下文,发挥想 象,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走进书屋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  )多(  )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幕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不可磨灭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荧光幕前的观赏( )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变得多彩多姿,这是现代人莫大的幸福。我们再也不必囊萤夜读”“手不释卷,而能够在欢笑里、蹦跳中增长知识。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浸浴在读书之乐,乐融融;读书之乐,乐陶陶的境界里。

1为文中的括号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选择正确答案。短文作者的主张是( ):

A. 不看电视了,只是读书

B. 大部分时间看电视,少阅读一点书。

C. 少看电视,多读书。

3短文为什么以走进书屋里去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阅读书籍和荧光屏前观赏分别比做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今后该怎样对待看电视、漫画书和阅读书籍的问题?请发表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嫦娥奔月》片段,完成练习。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 不及待地(闯 走)        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 吃)了下去。

1找出文中表现嫦娥机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字,(闯 走)________ (吞 吃)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花灯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用雄黄画个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了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是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子,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的是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1连一连。

七月 中秋节   吃月饼

八月 灯节   登高,吃花糕

九月 七夕   放莲花灯

正月 重阳节   观灯

2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端午节是“雅”的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要写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避五毒。________

2)八月节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来说最为伤感。________

3)春节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热闹的。________

4)上元佳节其实就是灯节,所有花灯中最好玩的是“气死风”。 ________

12、天使之生

天堂里有个规矩:所有的天使(   )在人间做完一百件好事,(   )能变成baby降临到世间的一个家庭,为他们带来欢乐与幸福。

有一个名叫安迪的安琪儿,他特别想做一个人间的孩子,认为那是件相当快活的事。于是他每天都要到人间巡视,竭尽所能的帮助那里的人们。(   )他知道人们根本看不到他,(   )每每看到人们在自己的帮助下露出微笑时,他(   )兴奋。很快,他已经顺利的做完了九十九件好事。

一天清晨,他在寻找第一百个需要帮助的人的途中,路过一个小镇,听到一只鹤的哀鸣,他于是很快找到这只鹤。原来是几个淘气的男孩抓住它,正狠心地拔它的羽毛,听到鹤因疼痛发出的嘶叫,他们笑得更欢了。①蓦地,鹤求助般地望了他一眼,呻吟了一声,安迪猛然间觉得自己的心被触动了,他从未想到这样一只鹤竟能看到自己,可那束可怜的目光确确实实是投向自己的呀,虽然安迪不知道帮助一只动物算不算做好事,但那一刻,他决定要救助它。

安迪朝远处扔了一枚金币(彼得常发给天使们一些金币以救助贫苦的人),男孩们放下鹤疯跑着去抢,它趁机带走鹤到了一棵大树下,可是鹤一只翅膀的羽毛已经被男孩们拔得零零落落,飞不起来了。安迪看看自己的翅膀,忍着疼痛拔下翅膀上的羽毛,把它给了鹤。凭借天使羽毛的神奇,鹤扑扑翅膀,飞起来了。临走,②它又深情地望了安迪一眼,伸长脖颈向天空久久长鸣。

鹤走了,安迪却只剩了一只翅膀,可他不后悔,它总觉自己和那只鹤有着什么相同的东西。

安迪勉强回到了天堂,上帝鉴于他做满了一百件好事将它变成一个女婴,可是天使在变成婴儿后就不能飞了,要靠翅膀化作一只鸟儿将他带到人间,而安迪的翅膀又意外地失掉一只,但如果此时再将他变回一个天使的话,那么它的一百件好事就要随之重新开始。上帝正在踌躇之时,一只鹤飞来了,变成女婴的安迪认出了它身上天使的羽毛,冲着它甜甜地笑了。上帝用襁褓包起安迪,让鹤衔起打结的地方带走了。

在飞行中,安迪注视着鹤的胸膛,终于想到了自己和鹤之间的相同的东西:一颗善良的心以及对美好生命的追求。

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有两处写到鹤望了安迪一眼,你能读懂鹤的眼神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踌躇是什么意思?上帝为何事而踌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有没有打动你?选择一处,用你的手写你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童话,你能谈谈你对文题天使之生的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朴素的朱德

  

作为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朱德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从不铺张浪费。

有一次,朱德的军装实在太破旧了,补丁加补丁,确实需要重新做一件新衣服了。当被服厂的厂长来给他量尺寸后,又问他要用什么布料,朱总司令反问他:“你们有什么布呢?”厂长回答说:“有洋布和毛料。”朱老总又和蔼地问:“你穿的是什么布啊?”厂长随口答道:“小土布。”当时小土布是军民自己生产的,干部战士穿的都是它。朱德不假思索地说:“就要这种小土布吧。”厂长心里想:①“你是百万军队的总司令,穿体面的军服,又有什么过分的?”他还没来得及反对,朱老总早就猜透了他的心思,边笑边说:“土布很好嘛。②我穿衣服只要结实些,尺寸大些,穿着舒服方便就行了,又不要好看,要好料子干啥?”厂长拗不过他,只好给他做了土布制服,连衬衣也是土布做的。

就这样,朱老总一直保持着朴素的作风,从不铺张浪费要体面。他用的东西,能省就省,即使该换新的,也挑最实用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朴素—_____ 铺张浪费—______

和蔼—_____ 不假思索—______

2把短文中画“____”的两个句子改为陈述句,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普通劳动者(节选)

王愿坚

林部长走下公共汽车,解下脖子上的毛巾,把脸上的汗擦了擦,便急急忙忙的扛起行李往工地上走。

走在后面的刘处长紧走了几步赶上来,把手里的零碎东西往将军面前一递,喘吁吁的说“部长,把背包换给我。”

“算了吧,你也不是小伙子。”将军看了刘处长一眼,笑了笑说,“咱两彼此彼此。”

他们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就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的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被这劳动场景深深的激动了。对于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就是十三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的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是已被山洪冲采,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头、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的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

他俩找到了要去的单位的劳动地点。人们正在紧张的劳动着。在一道一米多深的土洼下面,平躺着一列斗车,战士们把砂土挑到崖边,在由另一部分人把它倒进车里去。他俩悄悄的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一个尖细的声音在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

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他不过有20岁,一张圆脸,厚厚的嘴唇上抹着一层淡淡的茸毛,一绺头发从软胎的帽舌底下露出来,被汗水牢牢的贴在前额上,显出一股调皮劲。他正挑了担砂土颤悠颤悠的走过将军的身边,调皮的笑了笑,露出一对白白的小虎牙。将军笑了笑回答:“我是个新兵嘛!”

“那……你等等。”青年战士连忙把筐里的土倒下,然后拔腿跑到滤沙架子底下拖来了一只大抬筐,往将军身边一搁,说道:“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

“好。”将军高兴的回答,说着就连忙蹲下帮他整理抬筐的绳子。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气喘吁(xū yǔ) 一(liǔ lǚ)

【2】劳动者”指的是_____。文中的找出文中相对应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

【3】选文描写了一个巨大的_____场面。用“﹏﹏”画出相关的语句。在这个巨大的场面描写中,作者又抓住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人物的描写。

【4】画“______”的句子对年轻的战士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林将军的形象是我国老一辈革命者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以功臣自居,时刻严于律己。

B.这些老革命者,即使在和平建设下年代依然挺身而出,继续带领群众一同前进,争取新的胜利。

C.林将军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老一辈革命者,他们“普通”中含着不普通、平凡中包含着伟大,正表现了这个时代的美。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17、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1)冯至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玛琪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来教我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修改病句。(6分)

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

 

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电脑对王强很感兴趣。

 

王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厉。 

 

我们学校的校园里既整洁、干净又美丽。

 

这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