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窜”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乱跑,乱逃;②放逐,驱逐;③改动。请给下列词语中的“窜”字选择解释(填序号):流窜________窜官_______窜改________抱头鼠窜________

2、读文段,据文意,拼写汉字。

我崇拜xiá______义之士。看啊,ménɡ______lónɡ______之中,他wǎn______着缰绳,骑着jùn______马,或急或缓地向我们走来了,他kuí______伟的身______,坚______的神情,向人们昭示着他的勇敢无畏,没有哪个恶人敢______他,向他挑战,因为他不惧怕任何威xié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美________    甘甜________

纯洁________    荡涤________

哺育________    回荡________

5、查字典,填表格。 

查画线字

先查部首

再查几画

选择正确的字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①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下地移动;②摩擦、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①扰乱;②拦。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①卧听萧萧②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衙门里官员休息居住的地方。②萧萧:竹枝竹叶摇动的声音。③些小:小小的。④吾曹:我辈,我们这些,我这样的。

1(品词析句)读诗句,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疾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读诗句,完成填空。

这首诗以“________”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诗中由“_____________”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生活,寄予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____________

3(人物评价)读了这首诗,你觉得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我最棒。

七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将最后两句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三、四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嫉恨有才华的弟弟曹植。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其处死。曹植真的在七步内作成了这首诗,因而题目为《七步诗》。____

(2)《七步诗》前四句描述了煮豆燃萁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最后两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告示挂出后不久,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dū nanɡ)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小伙子扛起大木柱,大步流星地朝北门走去,后边跟随的人群汇成了一条长龙。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秦孝公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1联系上下文,大步流星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自然段中,伙子嘟囔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联系原文想一想,商鞅南门立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两句你在生活中搜集到的有关诚信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昧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来,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文中记叙了哪两件事情?请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用曲线在原文中画出来。

3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第⑨段里加点词语“花招”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第⑦段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成“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1)第②段,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神话故事,完成后面的练习。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明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儿,但却不能用太阳光来照射她,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 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她栖身于布满拓木林的发鸠山上,天天从发鸠山衔了小石子,或者小树枝,展翅高飞,直至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还是雨雪霏霏,不死鸟精卫回翔在波涛汹涌、浩瀚无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颗颗碎石、根根断枝,它不间断地悲鸣:精卫、精卫,以激励自己的斗志,它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东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  咆哮着  嘲笑她  小鸟儿  算了吧  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  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  一万万年  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  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  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  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的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之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  

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掌上明珠:

大无畏:

锲而不舍: 

2.给第五至八自然段加上标点。

3.本文是一篇中国远古神话故事。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注释:堙:堵塞。

请用自己的话译出这段古文的意思。

4.精卫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民奋勇向前,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请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类似精卫的精神?请写下来。

5.请用文中的一个成语为本文起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

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 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

④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   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 ”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

⑤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⑦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变得残旧不堪,但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____上。

【2】除了“迫在眉睫”外,你还知道哪些四字词语也是形容情况很紧急的呢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

【4】文中两次写“我”抄近路上学,但两次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因为什么?第二次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三自然段写道“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请你发挥想象把母亲此时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样理解“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这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感悟。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给短文第一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杨柳( )

A.植物失去水分B.河流变得没有水C.没有生趣:枯燥

(2)花( )

A.感谢B.认错;道歉C.辞去;拒绝D.脱落

【3】用“﹏﹏﹏”在原文画出一个排比句,然后仿写一句话。

【4】你认为这个片段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你是怎样珍惜时间的呢?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小窗口。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并写出整句话的意思。

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鸿毛。

固: 或: 于:

意思:

2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   画出来并抄写在下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17、 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题目:我尝到了________

提示:在生活中,你可能享受过助人的快乐,也可能体验过失败的痛苦;你可能品尝过母爱的甜蜜,也可能经历过劳动的艰辛;你可能……请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学习的快乐、劳动的艰辛、成功的甜头、母爱的甜蜜……),然后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