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恰当的词。

____________的山羊 ____________的麦田

____________的枝条   ___________ 的野人

2、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过去,大年初一,大家都要rán fàng______biān pào______来欢庆。西城外白云观的庙会十分热闹,xiǎo fàn______们忙着摆摊儿,广场上有赛jiào chē______赛马的,据说以前还有赛luò tuo______的。

3、根据课文《三借芭蕉扇(一)》读一读,填一填。

孙悟空________,说:“嫂(sǎo)子,请您把________借给我用用。”

4、读《秋词》,回答下列问题。

1.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wǔ dǎo______  fán zào______  mà zha______

gǔ suì______  qiū yǐn______  yóu nì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看拼音,写词语。

bái rì   huánɡ hé

( )  ( )

ɡāo shān dà hǎi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人(   ) 尽(   ) 衣(   ) 欢(   )

入(   ) 近(   ) 依(   ) 欲(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楼   一( )河 一( )红日 一( )绿叶

一( )山   一( )人 一( )诗人 一( )老虎

4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白日山尽 (   )

A. 依靠   B. 同意   C. 按照

5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黄河海流 (   )

A. 进来或出去   B. 收入

6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穷千里目 (   )

A. 需要   B. 将要   C. 想要

7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代的_____

2“独”的意思是_____,“倍”的意思是____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 是农历__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片段阅读。

十八年过去了。有一天,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有人的脚印。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之后,有一天,鲁滨逊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了岸。他们拖出两个倒霉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另外两个野人。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很多葡萄干。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养(quān juàn)( )扎(zhēng zhèng)( )

【2】给选文第二段选择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

A.畜牧种植

B.救“星期五”

C.流落荒岛

【3】“‘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这句话中“星期五”加引号,其作用是( )

A.表示重点强调。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讽刺或否定。

【4】从这个片段中,你感受到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什么?这三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回放。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1这段话属于____  描写。

2为什么一名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 )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 )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1】给文中加点标上拼音,写在括号里。

【2】这段话选自_______写的《_______》。

【3】这段文字起笔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腊八粥的喜爱,让我们感受到腊八粥的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写了_______,从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透出了“_______” 味道。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1)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2)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3)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1)第一段中说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守望一词有什么样的含义?文中说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急速地又说明了什么?

 

 

(2第二段中,江姐在遇到危险时又怎样的表现?表现了革命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3)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体现了讲解怎样的内心世界?

 

 

14、课外阅读。

兴味盎然吃“汤锅”

侗家人算得上是真正的美食家。他们吃东西不仅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更追求吃的情趣。

龙溪口乃湘黔边境有名的商埠,每逢四九赶场,集市上万头攒动,热闹非凡。而在龙市对岸那宽阔平坦的沙滩上,则又别有风光:河滩上空炊烟袅袅,笑语飞扬,人们这里一堆,那里一伙,围在一-起痛痛快快地吃“汤锅”。

每到赶场天的清早,那些做汤锅生意的人便带着锅碗瓢盆来到这空旷的河滩上,随手拾三块大岩石架起来,就成了简易灶,把锅子往上面一放,用枞树柴烧起火,再在锅子里盛满水,然后就动身到下游不远的牛场坝去买肠肝肚肺等内杂。买来后,拿到河边,将它洗涤干净提.上岸来,在砧板上把这些肠肝肚肺细细切成条状,一起放进滚开的水锅里煮,还拌入茴香、八角、桂皮等香料,满满一锅,不盖锅盖让它猛炖。霎时,河滩上香气弥漫,令人馋涎欲滴!吃的时候再佐以辣椒粉、生姜、葱蒜、花椒、柑桔叶之类,味道鲜美极了,又不腻人,吃了还想吃。

汤锅的品种很多,有牛内杂汤锅、羊内杂汤锅、马内杂汤锅、猪内杂汤锅、狗内杂汤锅等。其中最受青睐的是牛内杂汤锅。人们把牛肚马肺狗肠子视为汤锅中之上品,可凭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

那些赶场的人们之所以喜欢到河滩上来吃汤锅,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汤锅的味道鲜美,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则因为吃汤锅富有情趣,能够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 ( )   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2) ( ) 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

【2】用“_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短文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比大拇指复杂。(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脸上显现出神色。(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依恋长江。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懒狮子说:我爸爸妈妈是森林里的大王。靠他们,我就能生活得很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老师对吴明说,请吴明明天陪他去一趟图书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难道肚子不会长虫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会想起少年。

扩句)

(2)一位 从后台    白发老者  灯光下  矮小结实  走到。

(连词成句)

(3)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缩句)

 

19、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20、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与表达。

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请回忆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以“家乡的 节”(“春节”除外)为题作文。把家乡的风俗推荐给朋友们,注意把节日的气氛描述得具体详细,突出家乡传统节日的特点。

2.小学六年,我们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相信大家有了许多熟悉的朋友——令人尊敬的老师,亲密无间的同学……分别在即,请选取一个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人,自命题目作文,注意结合我们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写清楚。

提示:以上题目二选一,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可用“王××”或“××学校”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