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近义词。

①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是很困难的。________

②商鞅到秦国后,便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________

③这位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________

④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________

2、词语接龙。

(1)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列文言文句子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______________。弈: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以日出时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始: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

4、联系学过的课文,填空。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十六年前的回忆》

作者通过加点词语写出了李大钊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

这句话中的意思是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鸿毛用来比喻__________

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_________(国家)著名童话大师_____________写的,我还知道他的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跨越百年的美丽》盛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玛丽·居里没有被盛名宠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客家人在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__________,启后__________。”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________、勤俭持家的愿望。——《各具特色的民居》

(2)《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在1944年9月8日为追悼_________同志的会议上作的演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毛泽东引用_______的话,“或”的意思是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子说:“甘瓜苦蒂,______________。”

(4)我们做事要一气呵成,切不可半途而废,正如《左传》说“_______________。”

(5)燕子去了,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___

(6)叶挺用生命和热血写就了______一诗。他的坚贞不屈,他的革命气节是值得我们崇拜的,正如他说“人的身躯_______________!”他“应该在______________得到永生”。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为线索,从“_____”起,到“____”终。以“____”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____”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__的现象,第2句描绘_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__

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衙门里供职官居住之处。②萧萧:形容竹叶摇动声。③些小:这里指官职低微。④吾曹:我辈。

1关于这首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题于画作之上的题画诗。

B.郑板桥所作之画、所题之诗,均与风花雪月有关,是封建士大夫茶余酒后的消遣之资。

C.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同情。

2诗人在衙斋听到萧萧的竹声时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知识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

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选自《初中语文读本》)

(1)请找出文中运用了下定义这一说明方法的语句,并抄写下来。这一段中还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2)用""标出此文的结构层次。(2分)

(3)第段"科学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句中的"极其"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4)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倘若你是一名环保宣传员,你将给周围的人提出怎样的环保建议?(2分)  

 

 

10、课外阅读。

鲁滨逊做罐子

我只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搭一个地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木柴底下放上一大堆炭火,然后从四面和顶上点起火来,一直烧到里面的柴子红透为止,而且当心不让它们炸裂。我看见它们已经红透之后,又继续让它们保留五六个小时的热度。到了后来,我看见其中有一只虽然没有裂,却已经熔化了,因为我掺在陶土里的沙土已经被过大的热力烧熔了,假如再烧下去就要成为玻璃了。于是我慢慢熄灭火,让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退下去,而且整夜地守着它,不让火退得太快。到了第二天早展,我便烧出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不能说美观,却烧得再硬不过了,而且其中的一只由于沙土烧熔了,上面有一层很好的釉。

这次试验成功之后,不用说,我不缺什么陶器用了。但是我必须说,讲到它们的形状,却很不像样,这是任何人都想得到的,因为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像小孩们做泥饼,或是像一个不会和面粉的女人做馅饼那样去做。

【1】选文按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鲁滨逊做陶罐的过程。

【2】鲁滨逊在做陶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上,鲁滨逊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问题,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件毛衣的温度

①19 岁那年,我第一次去北京,为了挽救濒临死亡的爱情。事情终究还是发展到了那一步。任我在他校门口一直等着,他始终没有出现。深秋的夜静得出奇,寂寞的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我流着泪,无奈地准备打道回府。

②等我到火车站,去南京的火车已走了。幸运的是,去上海的还有一班,半夜的时候,我坐上了去上海的列车。车厢里人很少,也很冷。心急来寻男友的我,竟忘记带件外套,只穿了件薄薄的长袖。一会儿的工夫,身上的鸡皮疙瘩像好斗的士兵一样整整齐齐地站出来。我把长袖拉得紧紧的,希望能将自己尽可能多地装进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鼻子开始发痒了,喷嚏一个接着一个地喷涌而出,还带着黏黏的液体。

③我四下寻看着,抱着一丝希望看看能否找到什么东西来御寒。当头转到左前方的时候,我发现 45 角处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男生在看着我。当我俩眼神交汇的时候,他赶忙将头低下,我没再理会,继续寻找着。再看到他的时候,发现他还在看着我,眉目微蹙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觉得奇怪,便仔细打量起他来。这是个长相不错的男孩儿,挺拔的身材,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因为瘦,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外套显得空荡荡的。

④可能感觉到我一直看着他,他微微抬起头盯着我,嘴微微蠕动了一下,又没了声响。随即,又低下头去。顺着他的眼睛看下去,我发现他一直盯着手中的袋子看,从我的位置处,可以辨别出袋子里装的是衣服。是衣服又怎么样呢?难道我要向别人借衣服吗?可是,寒冷一阵阵袭来,我越来越觉得冷,身上的温度越发的低了。心里的两个念头在不停地打架,“借”还是“不借”,抗争越来越激烈。最后,还是“不借”败了!

⑤打定主意后,我借着去厕所的名义,回来的途中,经过他的位置前,小心地问他一句:“袋子里的衣服可以借我穿下吗?等下车我就还你。”他猛然抬起头,瞪大了眼睛,又有些欣喜地看着我,拿出袋子里的毛衣。他红着脸说:“毛衣上有个小洞,你不介意的话,就穿上吧!”道了声谢谢,我拿着毛衣疾步回到位置上,立刻就将它套在身上。有了大大的毛衣,身子顿时暖了起来,一个个鸡皮疙瘩也像败军一样急急撤退了。

⑥等身子暖和起来,我才注意到毛衣的袖口处的确有个小洞,不大,但在一整片灰色中还是显得很扎眼,像个自卑的小孩子一声不响地躲在角落里。我看着那个手指般粗细的洞,幡然醒悟过来为什么他一直看着我又欲言又止的样子了。他一定早就觉察出我的处境,想借衣服给我,却又碍于衣服的不完美不 好意思将衣服递上。瞬间,一股热热的东西在我心里来回翻滚起来……

⑦到南京的时候,他将毛衣留给了我,我没有拒绝,因为有毛表的相伴,我不再感觉到寒意。

⑧至今,我还留着那件毛表。虽然它旧了,还有一个小洞。

⑨人生就是如此奇妙。一个陌生人与你相遇,只占你生命中短短的一寸光阴,有时却又显得如此珍贵。不知道,远方的他是否还记得自己的一件带着破洞的毛衣,给当时失恋的女孩儿带来多大的宽慰与温暖。

(选自《读者丛书》,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⑧段中那件毛衣虽然旧了,还有一个小洞,可为什么至今“我”还要留着它?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这段话中表现作者观察顺序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2表现石钟乳和石笋颜色丰富的词是________

3表现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多的词是________

4找出表明“双龙洞”名字的来历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莫  高  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  

2.用“_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本文为_________结构。重点部分是从 三个方面来介绍莫高窟的,其中介绍得最详细的是______ __________。

5.用“=====”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并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说明这个意思的。

 

 

6.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发鸠山上有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嘴,红脚爪。这岛叫精卫。它的叫声就是呼自己的名字。它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娲。女娲到东海游玩,掉到海里淹死了,所以她变成精卫鸟。她常常用嘴衔西山的木头和石头,用来填塞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太阳神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叫女娲,是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娲驾着小船,到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娲就淹死在海里,永远回不了。炎帝固然痛念他的女儿,但却不能用他的光和热来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伤悲罢了。女娲不甘心她的死,她的灵魂便化作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脚爪,大小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常常飞到西山去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海面上飞翔着,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想要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齿,凶恶地嘲笑着: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算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终尽,世界的末日,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恨我这么深?

因为你呀——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很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

傻鸟儿,那你就干吧——干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你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

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入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她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选自《神话故事新编》)

1这两篇文章均与哪个典故有关(写出典故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精卫这种做法很傻,你觉得呢?请结合实际谈谈精卫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有不少的典故、寓言故事对我们都很有励志作用,请写出你熟悉的其中两个,并对其作简单的解释。

(1)典故: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典故: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每天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清凉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阳腾空而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直伸手可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茉莉花的花蕾托着淡紫色的花苞。(缩句:保留6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我们的帮助,你不能完成这一项任务。(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布谷鸟在树枝上鸣叫,树下有一丛花。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说:“两周前我就让人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钥匙在我这里。”(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家里走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①你是最出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我们送你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 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提示:①写出真情实感,字迹要清晰工整;②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③如果要在作文中写校名、人名请用×××代替;④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