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

(1)在家千日好,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外行看热闹。

(3)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4)冬天麦盖三层被,______________

(5)三百六十行,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司马迁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___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__

2.古诗词浸润着我们:从韩愈的“_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中,我们感受到春光的美好:从苏轼的“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中,我们领悟到要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不要因时光流逝而悲叹: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中,我们体会到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于谦的“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我们感受到他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李贺的“何当金络脑,_________”借马来抒发自己热切期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感: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思乡之情。

3.《学弈》采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写了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的不同表现:其一人“____________”:另一人“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__”。学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_________

的道理。

4.阅读,是快乐的体验。读完第十二册语文书,我认识了__________的鲁滨逊,_________的张思德,________________的老班长……还读了很多中外名著,其中我最想把《________》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因为__________

3、日积月累。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2____________一岁除,_____________入屠苏。选自宋朝_________写的《元日》,写的是 _______时的情景。

3)《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填文中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小孩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是(填文中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两小儿_____   我日始出时人近_____)(_____

其日中如探_____)(_____ 孔子不能_____

为汝多_____)(_____

5、读拼音写字词。 

hú  dié mào  zi xiā  nào   chǎn  chú

(   ) (   )   (   ) ( )

mài suì pāo  qì róng  máo jiǔ  cài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⑥玉壶:比喻明月。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指盛装的妇女。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____,此夜称元夕或元夜。“青玉案”是词的________

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

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_________等。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吹落,星如雨”描写了漫天的繁星,一明一灭,好像雨一样落下来,比喻新颖奇特,而又贴切自然。

B.“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C.词的上阕极力渲染元夜繁华热闹的场面,为下阕人物的出现布置好背景。

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词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首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写出下列词的意思。

(1)等闲:________________  (2)浑:________________

(3)清白: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岩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岩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石灰岩的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体现出的石灰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精神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4《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我一声不吭,盼着”,“我”盼着_____________

【2】选文中,作者借助蹲在母亲身边看着她洗衣服,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想法,真实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当时盼的心情。

【3】选文中,词语“一声不吭”先后出现了三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

【4】下列对画“ ”的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B.“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

C.“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

D.“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明白了母亲习惯如此,总是不能兑现对自己的承诺。

10、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用“    ”画出对李大钊外貌和神态描写的句子,说明李大钊受过酷刑的词语是   ,“平静”说明   ;“慈祥”是李大钊 的态度。

2为什么父亲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B.因为他想用自己的安定、沉着影响亲人,让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C.因为法官非常严厉。

3请用“﹏﹏”画出与“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相照应的句子。

4通过对李大钊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同志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选个机器人(节选)

【美】阿西莫夫

杰夫看见角落里有个静置箱,被前面的东西挡住了。他在两个箱子中间挤过去,挪开其中的一个,查看这个静置箱里是什么。那里面的机器人似乎并不好,但看起来是他唯一能支付的东西。

事实上,里面的东西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机器人。当然,它肯定是个机器人,因为静置箱就是干这个的。所有的机器人在卖出去之前都要待在静置箱里。如果正电子脑被激活,但又让它继续等待出售,那它的大脑就会变得混乱。

让我站在这儿什么都不干,我也会混乱的,杰夫想。“这里面是什么?” 他问。

店主伸长脖子看了看杰夫说的那个箱子,脸上刹那间闪过一丝不快。“它不适合你,年轻人,你会失望的。”

“它肯定是个很破的机器人,”杰夫说。箱子里的东西像是个 60 厘米高的金属桶,上面有个金属帽子。看起来它没有胳膊和腿,也没有头,只有桶和帽子。帽子有个圆形的帽檐和凸起的圆顶。

杰夫把另一个箱子挪开,这下看得更清楚了。

那的确是个铁桶,破烂不堪,上面还有个陈旧的标签,快要剥落了。标签上写着“诺比的钉子”。杰夫还看到一个圆孔,大概里面会伸出胳膊来。

“别管它了,”店主用力摇着头说,“那是个老古董,早该进博物馆了, 如果还有博物馆要它的话。它不是卖的。”

“可这是什么?它真是个机器人吗?”

“它是个机器人。非常古老的 R2 型号。如果你确实感兴趣,关于它还有个故事。它本来是一堆碎片,后来有个老宇航员买了它,又把它修好了……”

(选自《机器人诺比》接力出版社)

【1】“破烂不堪”的意思是?你能写出多少与它意思相反的词语?试一试吧。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的内容,下面选项意思正确的是(          )(可多选)

A.杰夫想要选一个便宜的机器人,因为他的钱不够多;

B.杰夫想要选一个古董机器人,因为会升值;

C.店主不想把这个机器人卖给杰夫,因为它是坏的;

D.店主巴不得把这个机器人卖给杰夫,因为没人买它。

【3】通过这段描写,你感觉杰夫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桶上的标签上写着“诺比的钉子”,由此你可以推断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来续写的话,你会让店主将这个机器人卖给杰夫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个苹果,  大哥哥  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我知道里面是什么   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大哥哥,看哪,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说,里面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规规矩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很少为人知道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们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给选文中画线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子(zhuō zuō   案(tú tū 苹果(qiē qiě

不多(chā  chà  chāi 奇(hǎo hào

往小说(chǔ chù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晰——________  生疏——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在线。(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出去,再走进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1理解词语。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存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4我窃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习题。

材料一:

我国成年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时间

内容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电子阅读率(%)

51.9

62.4

73.0

76.2

 

材料二: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电子阅读的时长为22.63分钟;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电子阅读的时长为26.00分钟,比2015年增加了3.37分钟。2017年我国有45.1%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图书的阅读;2018年有38.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图书的阅读,比2017年下降了6.7个百分点。

材料三:

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喜欢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1填空。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成年国民对电子阅读_________,纸质图书的阅读人数__________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电子阅读”会不会取代“纸质阅读”,请说明你的理由。(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__________

②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20、改为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学习可以明智;学习可以开阔眼界;学习可以培养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请以《学习的乐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②主题突出,详略得当;③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