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再读一读。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只有……才…… 宁可……也不……
(1)普罗米修斯( )忍受各种痛苦,( )承认错误,归还火种。
(2)( )现在电子计算器已广泛地使用,( )算盘仍有它的重要作用。
(3)( )勤奋的人,( )有希望获取优异的成绩。
(4)( )番茄含有较多矿物质和很丰富的维生素,( )它的营养价值
很高。
(5)我国( )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有约47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6)( )全国(3)9亿户家庭都在用电后拔下插头,每年( )可节电约20.3亿度。
2、看拼音,写词语。
guāi qiǎo chōu yē liè fèng yōu yǎ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kǒng bù shū jí suàn bàn duàn lià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鼎”共(____)画,第6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用音序查字法查“鼎”字,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②借指王位,帝业。③正当,正在。④大。给下列词语中的“鼎”选择正确的解释,填上序号:一言九鼎(____)鼎力相助(____)。
4、(题文)按要求写成语
忠心耿耿(ABCC式)
大惊小怪(含有反义词)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燕子去了,有_______的时候;杨柳枯了,有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 。
(2)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______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3)在___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_________罢了,只有_________________罢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1】“好作寒江钓雪图”中“好”读为“hào”,意思是_______。
【2】诗的前两句营造了______的环境,从“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作,可以看出渔家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诗人,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和《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和(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中(____________)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写出下列词的意思。
(1)等闲:________________ (2)浑:________________
(3)清白: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岩需要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岩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石灰岩的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体现出的石灰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精神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4】《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9、课外阅读。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 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_____________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⑤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④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提示:①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上海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在我的故乡没经历过的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100元钱。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大哥哥,他的头发很短,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一个尖挺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一般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以前在老家也曾遇到过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6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______→______→疑惑→_____
【2】在第7自然段的划线部分出现了“疑惑”一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对于作者“疑惑”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鱼店的工作人员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B.我想要一条漂亮的鱼,卖鱼店工作人员了解我的心意。
C.卖鱼店的工作人员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5】品析第13 自然段画线句子,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1】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_____例子来论证。(填序号)
①谢皮罗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漩涡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
②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③奥地利医生从人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证实他正在做梦。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选文中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能力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且具有______的精神。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作多了,它会起锅巴……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罢!”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到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饭豆害水臌肿,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的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特别大得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晚饭桌边,靠到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如在热天,总免不了又要为他妈的手掌麻烦一番罢。在他身边桌上那两只筷子,很浪漫的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腊八粥》节选 沈从文)
【1】文段中对八儿设定的吃粥计划描写细腻生动,概括八儿对八碗腊八粥是如何分配的,反映了八儿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分析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和后来八儿看到的真实情况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下列语句。
①晚饭桌边,靠到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①苏莎,是一位著名的印度舞蹈家,在其事业的巅峰时期,却不幸遭遇了车祸,她的右腿被迫截肢。对于一个以舞蹈为职业的人来说,失去了一条腿,无疑也就失去了整个事业。但苏莎却并不轻言放弃。
②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苏莎邂逅了一位医生,这位医生用在硫化橡胶中填充海绵的方法改进了假肢技术,医生为苏莎量身定做了一只新型假肢,装上假肢后,苏莎重返舞台的愿望也变得日益强烈。苏莎知道,首先自己要坚信梦想一定能实现。于是,为重返舞蹈世界,她开始了艰苦的尝试,她学习平衡,弯曲,伸展,行走,转身,旋转,直到开始翩翩起舞。
③在其后的每一次公开演出中,她都( )地问父亲演出效果如何,而每一次,她得到的回答都是:“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终于,在孟买的一次演出中,苏莎实现了历史性的恢复,她以令人( )的舞姿震惊了所有的观众,让每一位在场的观众都感动得( ),苏莎也因为这次演出的巨大成功而重新夺回了原本属于她的舞蹈皇后的位置。当演出结束后,她再次向父亲征询意见,这次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充满慈爱地抚摸着她的假肢,眼里满是爱。
④苏莎奇迹般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的人们,经常不断地有人问她,在近乎绝望的逆境中,你是如何战胜自己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苏莎总是很平淡地说:“我经常告诫自己,跳舞用的是心而非脚。”
⑤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有成就事业的强烈愿望,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用你的心去实现它了。
【1】联系上下文,请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忐忑不安 欣喜若狂 不可思议 惊心动魄 热泪盈眶
【2】为什么“对于一个以舞蹈为职业的人来说,失去了一条腿,无疑也就失去了整个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子,从“艰苦的尝试”你想到怎样的画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莎遭遇车祸后每一次公开演出都问父亲演出效果如何,父亲的回答都是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父亲对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哪些感触,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给短文加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美丽的舞蹈 B. 用心跳舞 C. 舞蹈的境界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曲中的月光
我静静地听着这美妙的《春江花月夜》,仿佛置身于春江之上,看那月亮飞扬起来,从天边融进水中,像一滴离开眼眶的泪水,不能控制自己的去向。
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我踏足江岸,徜徉月光,吸纳花香,二者在静谧的夜中完美契合,使我如临仙境。花使得月色芬芳,月使得花香惆怅。
薄情而狡黠的江流水挟这月光,巧妙地绕过汀州,奔向草木丰茂的原野。原本清寂的原野因为有了月光的抚照,在夜里也撩动万种风情,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大片盛开的鲜花沁了月色,好像细密的雪珠泛出迷蒙的白光,那原本肆意尘俗的美遂变得雅洁高远。
月光变化无处不在,而它的本相却近乎永恒地悬在天上,江天融为一色,万境皆空。
【1】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16、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生长。(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王宇做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20、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21、第四部分:妙笔生花
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请以“长大后,我想成为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