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县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词语充值卡(补充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将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1)黄河非常凶猛暴烈,像______________

(2)芦苇开花了,芦花白白的,软软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

(3)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明整天打游戏,莉莉劝说了他,他却不高兴了。此时,作为明明的朋友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选填上面的话)只有真心劝说你的人,才是你真正的好朋友。”

3、看拼音,写汉字。

zhuī   tuǒ zhǐ yū fǔ

脊( ) (  ) 脚( )   ( )泥   ( )烂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匆匆》一文紧扣“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先写日子____________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日子________。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2.《那个星期天》写出了孩子在_________________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他去玩却又___________的无奈,焦急,惶惑,这些描写让我们深受触动。

5、填写近义词

立即——________ 呈现——________ 增加——________ 拒绝——________

高兴——________ 保护——________ 请求——________ 证实——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文阅读。

春光好・天初腰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从文学体裁上看,《春光好·天初暖》是一首词,春光好是这首词的________,句末押_____________韵。

2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偎雪坞浓香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对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B.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C.十五夜:元宵节的晚上。

D.栖:鸟停在树上。

【2】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这个片段中带有的意思的字是(   ),能表示的意思的字还有:           等。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画横线的句子换个说话,基本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从两段话中感受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句子:

1)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越来越   也越来越  

2)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非常 非常。

10、名著阅读

下面是一本书的封面和对这本书的评价,请仔细阅读,完成练习。

● 海明威称其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故事之一”。

● 流行全球的儿童冒险经典小说。

● 被指定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1】从书籍封面的文字中,能获取这本书的____、译者、________等信息。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这本书和《鲁滨逊漂流记》一样,属于世界名著。( )

(2)被困在山洞里的汤姆借助风筝线向前探路,后来找到了出口。( )

(3)汤姆是因为读了一本写冒险故事的书,所以决定离家当海盗。( )

【3】从以上三个评价中任选两个,用一组恰当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写下来,可适当修改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给短文加上小标题:________

2短文写出锡林郭勒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作用。

12、阅读理解。

儿歌里的中国

自从孩子出生,儿歌就成了家里的必备品。逗孩子,哄孩子,都离不开那些或欢快或悠扬的曲调。虽说对这些歌曲耳熟能详,但“六一”儿童节那天陪孩子在商场里玩,背景音乐播放的一首首儿歌却突然触劝了我的心弦。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在我的记忆里,《卖报歌》似乎就是这么几句歌词,活泼跳跃的旋律中并没有太多凄苦悲惨之意。然而,仔细再听一下:“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还有“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一个面黄肌瘦、风餐露宿的小报童形象顿时映入脑海。一位在旧中国底层讨生活的孩子,经聂耳和安娥两位人民音乐家质朴却有力的刻画,在今天听来仍有许多感动。国家孱弱不堪,人民流离失所,生活苦难深重,但这个既天真又坚强的报童仍相信“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这一点光明是什么?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初心”吗?正是建立在对以童工为代表的被剥削和异化的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深刻同情之上,马克思才发出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疾呼,立下了“解放全人类”的宏愿。共产党人努力使每一个中国人挺直腰杆“站起来”,正是那近乎绝望的生活中的一线光明!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歌简直就是哄娃睡觉的神曲,然而我每次只会翻来覆去地唱这第一段。没想到第二段歌词的画风陡然一变:“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大工厂和新机器会让春天更美丽?但再想一想,这首歌描绘的是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场景。那时的中国人满怀一腔奋斗之志,那是一段理想昂扬、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代人的回忆,也是一代人的付出。

“地球爷爷已经很累,默默承受人类的罪。地球爷爷意冷心灰,每天流下伤心泪。地球爷爷小小心愿,还他一片纯净空间。地球爷爷深深渴望,希望地球是最美地方。我们是可爱的低碳贝贝,让爷爷心情变美不再受累。我们就是时尚的低碳贝贝,节能环保成为日常行为。我们就是热情的低碳贝贝,低碳生活人群迅速加倍。我们就是爱心的低碳贝贝,伸出双手使地球越来越美。”《低碳贝贝》的乐曲一出,美丽中国的未来似乎就在眼前。再多想一层,还不止中国,这首儿歌关心的可是地球爷爷!当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退出巴黎协定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这浅白的儿歌中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国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儿歌虽然简单易懂,却折射出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儿歌里的中国。是一个历史的中国,一个现实的中国,也是一个不断地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达到真正和谐的目标努力前进的中国。

【1】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下列哪一首儿歌中?( )

A.《卖报歌》

B.《小燕子》

C.《地球爷爷》

D.《低碳贝贝》

【2】《小燕子》描绘的是( )的场景。

A.旧中国底层孩子讨生活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美丽中国的未来

D.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

【3】这篇短文运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4】为什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请根据文本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题目为“中国的儿歌”更合适,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月的槐乡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跨  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浓白……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侵)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有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蒸的。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的时候,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  灌)清亮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俊。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往嘴里(赛 塞)上一把,甜滋滋、香喷喷的……

1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抄下来。 

ABB式:白莎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B式:山山洼洼、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文中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 

(跨  挎)________      (浸  侵)________

________(罐  灌)      (赛  塞)________上一把

3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的词语。 

①他呀,会被香气熏醉。________

②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________

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________

4照样子写句子。 

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________,就________;若________,就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诵(A.sòng B.sóng  C.sōng)________

②戒(A.jiè B.jiē C.jié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对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A.霎时:指时间很短。本文指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请求后,马上被吓呆了。

B.照例:指照平常的做法。

C.鸦雀无声:指乌鸦和麻雀都不出声了。

【3】文中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是(  

A.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

B.文章第6自然段的那句话

C.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的那句话

【4】本文可分为三段,对段落的划分及段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一段:(第1自然段) 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

B.第二段:(第2—7自然段) 段意:写了孙中山学习时壮着胆子请老师讲一讲课文的一件事。

C.第三段:(第8—9自然段) 段意: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D.第一段:(第1-2自然段)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多选)

A.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大胆提问。

B.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

C.不怕先生,不怕打戒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办法好,我们怎么会不采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朋友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

18、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告诉姐姐:我要出差了,三天后我才回家。(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日出为内容,分别写句子。(比喻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同学们都经历些有意义的事情请选择一个你觉得有收获的事情写下来,与大家分享。题目:我收获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