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四个你积累的诗词中带有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竹石》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清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竹石》和《石灰吟》一样,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________顺序,赞扬了父亲李大钊_____________的精神。

(3)《为人民服务》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_,文章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讲述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_____________以及搞好团结、克服困难等方面的内容。

3、写出反义词。

 可爱——_______            勇敢——_______ 

 收回——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学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在下面的句子里填写恰当的名言警句。

(1)俗话说:“路遥知马力,________。”时间可以检验一切,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2)虽然与他只交谈了半个小时,但我受益匪浅,真可谓“听君一席话,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当春乃发生。

,江船火独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_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作者称赞春雨为“好雨”是因为“ 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____________。”是从视觉来写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的想象。

4第三、四句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的特点;第七、八句中的个“_____”字表现了雨后花开的生机勃勃。

5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7、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采 薇(节选)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理解词语的意思。

(1)依依:___________。(2)霏霏:___________

(3)昔:____________。(4)迟迟: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_

3解释词语: 

①题:________

②缘:________

③不识: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屋里能防潮,楼下用来养牛喂猪。姥姥说,造竹楼的方法,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给傣族人的呢。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大         潮湿              

3我会填,还会仿写。

屋里能防潮是因为                                        

                      是因为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鸥乔纳森(节选)

①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恬静的海面.荡漾的微波闪着金光。

②离岸一英里的海上.一只渔船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吃早饭的信号,近千只海鸥飞来,相互追逐着争食吃。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③但在远离渔船和海岸的地方.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独自在练习飞行。在百英尺的上空.他伸下两只带蹼的脚,仰起嘴.使劲儿弯着翅膀。翅膀一弯.就可以放慢速度。而现在,他越飞越慢了,慢得几乎听不到耳边的风声,慢得连脚下的大海也仿佛静止不动了。他眯起眼睛,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使劲儿想再……弯……那么一英寸……然后.他浑身的羽毛直竖,失去平衡.摔了下来。

④要知道.海鸥飞行时决不摇晃。决不失去平衡,盔空中失去平衡,对海鸥来说是极不光彩的事。

⑤但是乔纳森并不觉得丢脸.他再一次展开双翅,依旧颤抖着使劲弯曲——一点、一点地放慢速度,又一次失去平衡——他不是只平凡的鸟。

⑥大多数海鸥只求学会最简单的飞行本领…一如何从岸上飞出去觅食.再飞回来。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飞行,而是觅食。但对这只海鸥来说.重要的不是吃而是飞。乔纳森喜爱飞行胜于一切。

⑦他发现,像他这样的想法,在同类中是吃不开的。他那么整天独自练习.成百次地作低飞滑翔,连他的双亲都替他担心呢。

⑧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只要他保持离水面不到半翅的高度作低空飞行,他就能在空中停留较久,费劲较小。他滑翔下来并不像一般乌儿那样伸下双足溅落海中,而是蜷起双足紧贴着身体掠过海面,在水面留下长长一道波纹。他蜷起双足在沙滩上滑翔着陆,然后步测着沙滩上滑翔的距离,他的父母见了,着实为他担忧。

⑨“怎么啦,乔?怎么啦?”他妈妈问。“难道学其他海鸥的样儿这么难,乔?低飞是鹈鹕和信天翁的事,你学这干什么?你干吗不吃点儿?孩子,你都瘦得皮包骨头了!”

⑩“我倒不在乎瘦得皮包骨头.妈妈。我只是想知道我在空中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

“你瞧,乔纳森,”他父亲温和地说,“冬天快到了,船只就要少了,海面上的鱼也要钻到海底去了。你要是一定要学习,那就学学怎么觅食吧。飞行当然好,可你总不能拿滑翔当饭吃啊。别忘了,你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吃。”

乔纳森顺从地点点头。以后几天,他试着学其他海鸥的样儿;他作了认真的尝试,与鸥群一道围绕着码头和渔船嘎嘎叫着争食吃,扎到海里抢点儿面包片和烂鱼。但这样做他受不了。

“这样太没意思了,”他心里想,一边故意把好不容易弄到的一条鲤鱼丢给一只追逐他的饥饿的老海鸥。

不久,乔纳森又独自一个出去了。他飞到海上远处,饿着肚子学习,很是快乐。

1自然段好像和乔纳森无关,作者写该段的目的是什么(

A. 可以让读者发现乔纳森与一般海鸥的不同。

B. 写出了鸥群的忙碌,衬托出了乔纳森的不听话。

C. 写海面上热闹的场景,反衬了乔纳森的悠闲。

D. 写出了吃对于海鸥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2读第段画线的句子,注意划线的字及标点,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A. 乔纳森飞得很开心,随心所欲。

B. 乔纳森练得很辛苦,用尽力气。

C. 乔纳森练得很偷懒,断断续续。

D. 乔纳森练得很长久,一刻不停。

3乔纳森的双亲担心什么(

A. 乔纳森不好好飞行,丢了他们的脸。

B. 乔纳森整天和其他海鸥追逐争食。

C. 乔纳森整天独自练习低飞和滑翔。

D. 乔纳森飞行时总是摔跟头。

4段中但这样做他受不了。什么是乔纳森受不了的(

A. 父母对它的劝说 B. 每天练习飞行 C. 与鸥群一道争食 D. 把抢到的鲤鱼给老海鸥

11、阅读《匆匆》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去的尽(jǐn jìn)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zhuàn zhuǎn)。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盘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biàn pián)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jué jiào)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垮 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 留)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 映)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把括号里的不正确的字和读音用“/”画掉。

【2】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然后仿照这样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请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的壮举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窜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他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无别的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乎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冲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小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它们临危不惧   团结一心   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精神是否给予人们一些启示呢

(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蚁国英雄》有改动)

1把最后一段缺漏的标点补上。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分散——________

缓慢——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惊心动魄:________

绝处逢生:________

4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蚂蚁的壮举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球确实得天独厚。它是大自然妙手偶得的杰作。幸运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的人类,当他们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拥有光明前途和希望的物种。

1.用字组成词语填空。 .

(   )的人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   )地生活。

2.联系上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地球?

3.这是课文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有 关系,起 作用。

4.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  

 

 

 

14、阅读说明文《猛虎雄风》,回答下列问题。

猛虎雄风

人们一提到虎,就会想到它那健壮的身体、锋利的爪牙和威风的样子。的确,虎被称为“百兽之王”,它是胜利和力量的象征。在生活中,虎的数量很少。在九种虎中,有四种已经灭绝了。在仅剩的五种虎中,也有几种数量仅剩两位数了。但美洲虎、东北虎的踪迹,还是可以在森林中找到,它们还是一样的威风。

东北虎的毛色非常美丽,额前有一个“王”字形的斑纹,一身淡黄色的长毛上夹杂着黑色条纹,显得十分漂亮;它那强健、粗壮的四肢和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又使它显得威风凛凛。东北虎是肉食性动物,它身上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锋利的爪和犬齿。它的爪长达十多厘米,伸缩自如,比钢刀还利,就是牛皮也禁不住它一抓;犬齿长6厘米,是撕碎猎物不可缺少的“餐刀”;虎的舌头上有很多尖锐的刺,适于撕咬;趾垫和掌心的肉垫,像海绵似的柔软,使东北虎走起路来像猫一样,无声无息。老虎几乎都有这些特点,这是它们身体条件上的优势,而它们的捕食本领也比狮子高明,常采取静伏、潜行,好搞突然袭击,它的一声长啸,会吓得许多动物伏地不动,然后使用扑、掀和剪等方法来捕捉。

虎的一扑很厉害,能远扑7米之外,跃高2米,一掌可以击倒一只鹿。它的尾巴就像一条铁棍,“一剪”可以打断动物的腰和腿。它还有尖牙利爪,遇上牛这样的大家伙,就从后面跃上牛背,抓住头颈,前顶后扯;如果从正面袭击,就会抓住咽喉,连咬带撕,再壮的牛也只能任它宰割了。它耐寒超过耐热,喜欢洗澡,常常出没在离水较近的草丛之间,在饱餐之后,它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在安静的地方休息。虎与狮不同,一般都在晨昏时才出来觅食,但是行动却十分隐蔽。除母虎带仔外,绝大多数的虎都是单独栖居,并有明显的巢域。母虎一般两三年一胎,一胎一般二仔。由于森林日趋减少,素有“森林的保护者”美誉的老虎不但保护不了被人类不断吞噬的森林,连自身的生存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虎类总共只有3000多只。由于虎的价值大,数量又少,这“森林之王”的雄姿已很难见到。目前东北虎和华南虎均已被列为我们国家的一类保护动物,相信经过社会各界人士不懈的努力,一定会使子孙后代们可以永远见到这“百兽之王”的雄姿。

1下列称呼中,不是老虎的美称的一项是(   )

A.百兽之王 B.森林之王

C.威猛之王 D.森林的保护者

2老虎的“餐刀”指的是(   )

A.犬齿 B.舌头上尖锐的刺

C. D.像铁棍一样有力的尾巴

3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一般是(   )

A.中午 B.凌晨 C.晨昏 D.黄昏

4为什么说老虎会越来越少?(概括两个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企业老总在办公室挂了一幅名家的《猛虎下山》画,你认为选择这样的画装饰办公室合适吗?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说明理由。(概括两个要点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改成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 穿过的那双球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展示厅。

1.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改变顺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鲁滨孙一点儿也不畏惧。(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题

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请你以“未来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大胆地发挥你的奇思妙想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