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言填空。
(1)爷爷用自身的经历诠释了“____________”这句话的内涵,为我们后代树立了榜样,也证明了只要起步,任何时候都不算晚的道理。
(2)爸爸是个科学家,他整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我劝他休息几天,爸爸引用《礼记》中的话对我说:“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保持进步啊!”
(3)这一次我的书法在市里获了奖,老师不禁引用《荀子》中的语句赞叹道:“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的意思:只要政策有利于人民,就不一定要效法先人的制度;只要新制度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老规矩。
2、请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不远处有一( )可爱的小姑娘,她手里正拿着一( )钢笔和一( )书,走进一( )教室,复习功课去了。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心( )( )懒 气急( )( )
功( )( )成 万无( )( )
上蹿( )( ) 水泄( )( )
穷追( )( ) ( )( )其果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先生的女儿_____在父亲被害___周年纪念日写的一篇_____。文章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叙述了李大钊被害的全过程,表现了革命先烈______的崇高品质。
5、填空
1.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________,是19世纪________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文中记叙了主人公________和________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他们为了摆脱繁重的课业和呆板的课堂,用冒险实现自己的理想,用冒险改变自己的环境。在探险的过程中充分的表现了主人公的聪明、勇敢、正直、真诚、乐观、具有一般孩子没有的想像力和叛逆精神的形象特征。
2.马克吐温文笔犀利,既善于刻画人物的________,又善于进行________,寓讽刺于其中。
3.过后,汤姆和________从侧洞进去找到了印第安·乔伊埋藏的金币,他们发了财。之后道格拉斯寡妇收留________在自己家里生活,他虽不习惯,逃了出来,但在汤姆帮助下,他愿回到道格拉斯寡妇家里,他们并商量着结伙做强盗。
6、阅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下列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诗的题目“春夜喜雨”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_”,表示描写对象的词语是“_________”,表示作者感情的词语是“____”。
【2】诗句中“发生”的意思是( )
A.使植物萌发、生长
B.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C.出现
【3】用自己的话说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再写一句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诗句。
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虽然没有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花重锦官城”一句中,“重”读作“chóng”,表示花朵的数量多。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装点着成都。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 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对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B.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C.十五夜:元宵节的晚上。
D.栖:鸟停在树上。
【2】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自己建造的房子
①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②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细料,做出来的却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③ 这是你的房子 他说 我送给你的礼物
④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造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⑤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 )积极行动,( )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⑥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一根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 )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 )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尽最大的努力(jìn jìnɡ ) 抹平(mā mǒ)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消极应付----(____________) 粗制滥造----(____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内加上关联词语。
【4】给文中第③段的句子加上标点。
【5】“无地自容”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木匠无地自容的原因是______ 。
【6】“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造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将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但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应该怎样“建造生活”?联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让这个世界看见你
12岁的少年因患眼疾成了盲人。他整天mèn mèn bú lè( ),到最后,他甚至用绝食来抗议命运对他的不公……
母亲开导他、劝慰他,得到的却是他shēng sī lì jié( )地咆哮 这么美的世界 我却再也看不见 这一生 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 还能做什么 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这时,guǎ yán shǎo yǔ( )的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母亲没有听清楚自己的丈夫对儿子说了什么,但她惊异地发现儿子的泪水戛然而止。
第二天,她发现儿子第一次摸索着走出了家门,回到了孩子们中间。他来到了波洛尼亚盲人学校,靠“点字乐谱”重新学起音乐。他学习非常勤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比萨大学法律系。在大学的四年里,他一边学法律,一边勤练吹拉弹唱,并在课余时间到一家酒吧兼职弹琴唱歌,自己挣钱交学费。
30岁那年,他幸运地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的学生。1994年,他应邀参加帕瓦罗蒂的个人慈善音乐会,与大师同台演唱。在他获得“圣莫雷音乐节最佳新人奖”后,各种世界级音乐奖都朝他砸来。现在,他是卢卡博凯里尼音乐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仅他的CD《浪漫曲——民歌及咏叹调》就在全球售出了两千多万张。
创造奇迹的人名叫安德烈·波切利。2007年秋天,在他的49岁生日宴会上,波切利凑近父亲的耳朵,轻声说:“我要感谢您, 37年前,是你凑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话:‘ ’。后来,当我遇到困难气馁时,当我(1) ,当我(2) ,这句话就在我耳边回响了……”
【1】看拼音,写出对应的字。
【2】在短文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在安德烈·波切利绝望之时,是父亲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请你结合题目想一想父亲说了怎样的一句话,然后填入短文中。
【4】将短文中的(1)(2)处补充完整,要求句式相同。
【5】安德烈·波切利创造了哪些奇迹呢?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其中一处。
【6】写一写你对“让这个世界看见你”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感悟。
《西游记》选文
【前情提要】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她变幻为村姑,被孙悟空识破后变作一阵风逃走。然而她心有不甘,于是又摇身一变……
【正文】
①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她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②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她女儿。这个定是她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③假变一婆婆,两鬓 。走路 ,行步虚怯怯。弱体 ,脸如 。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 |
④行者认得她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唐僧说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行者道:“她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
【1】对选文画“﹏﹏﹏”句子中的“出神”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因全神贯注于一事而显得发呆
B.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
C.出奇
【2】与选文中“咬牙切齿”构词方式不相同的是( )
A.声如巨雷
B.横眉立目
C.牵肠挂肚
D.弯腰曲背
【3】中国古典小说在人物描写上十分精妙生动,请你在文中方框内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选项。(只填序号)
A.枯菜叶 B.瘦伶仃 C.慢腾腾 D.如冰雪
【4】读了选文,故事中的孙悟空、白骨精和唐僧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填在人物诊断卡中。
人物诊断卡(性格特点) | ||
孙悟空 | 白骨精 | 唐僧 |
_____ | _____ | _____ |
【5】正文第②自然段没有用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12、课外阅读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那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⑤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回头,却被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A)
⑥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地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⑦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⑧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⑨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就没有打伞。这时电话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 。”
⑩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⑪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⑫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B)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提示将情节图补充完整。
时间:
母亲:
【2】第⑤自然段画横线句子(A)中,作者把母亲比作_______,通过_____这些动词描写,把母亲对“我”______的目光,融进“我”远去的背影之中,整个画面温情无比。
【3】在第⑨自然段的横线处写写“母亲在电话里说的话”,联系上下文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⑫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B)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心被“淋湿”,看似不合理,却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母亲对女儿的不满。
B.心被“淋湿”,看似不合理,却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疼爱。
C.心被“淋湿”,看似不合理,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愧疚。
D.心被“淋湿”,看似不合理,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关爱。
【5】如果要给文章的第⑧至⑪自然段配上插图,你认为画面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哪一组景物?结合文中的环境描写,说说这组景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A.晴朗的天空 灿烂的阳光 病房的电梯
B.阴暗的天空 蒙蒙的细雨 长长的走廊
我选(_____)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片断,完成问题。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1】朗读这一小节语气应该( )(悲愤 高兴 留恋 )
【2】这三个小节连续用了三次“再见了,亲人!” 说明了志愿军 。
【3】你是怎样理解“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句话的?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病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的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会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地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mó mú)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zháo zhāo)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sù suò)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__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__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__啪__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__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__神经病__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__继续说__真的__这个人我知道__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__精神病人__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她真是太正常了。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模________(mó mú) 样着________(zháo zhāo)急 塑________(sù suò)料
【2】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但她没有想到__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__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__啪__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__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__神经病__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__继续说__真的__这个人我知道__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__精神病人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若有所思:________。
②恍然大悟:________。
【4】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文中读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病人》为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所说的“病人”究竟指的是谁?是“她”?还是“另外的那群人”?如果你是“医生”,你能诊断“病人”身上的病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她”被电梯中其他人认为“行为不太正常”表现在哪些内容里?(用自己话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句子,
(1)高大挺拔,叶子油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都佩服敢于犯颜直谏、公正扩法的狄仁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说:“你放心吧,这里对我太重要了,我哪能轻易离开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有志气的青年。(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句子。
(1)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难忘的是毛竹。 (修改病句)
(3) 当年用自己的血汗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都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缩句)
(3) 井冈山人自豪地说:“我们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改为转述句。)
(4)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改写成陈述句)
21、对下面语段进行完善,注意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
我的愿望是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想要看长城、泰山、钱塘江大潮、天山雪莲。我要用我的眼睛去观看,用我的心灵去铭记祖国的壮丽山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